“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曉海,祝賀你在沒有圍牆的大學裏畢業,大學夢終於讓你圓上了。”張淑華從曉海手中接過《畢業證書》翻開過目,然後和上證書交還對方。曉海詢問張淑華來這兒做什麼。她告訴他:“到朝陽區教師進修學校學習……”接著詢問曉海:單位調給的房屋住著怎麼樣。
“蠻好,老百姓有間房子居住就滿足,雖然破舊點兒,但是畢竟有了自己安身的小窩,咱和人家紅梅不能相比,紅梅的公公解放前是國民黨軍官,如今是小辮拴秤砣——既打腰又提氣,分房待遇遠遠優先於貧下中農。”對國民黨殘渣餘孽耿耿於懷的曉海,攻擊開敵人。張淑華嘴角翹出笑意邀請曉海:“恰好碰見你了,中午到我家吃飯,老家來人了,東榮也在家。”
“雙鳳屯誰來啦?”
“大喜子和咱們集體戶‘小百靈’黃穎,如今他們倆既是舞台上的搭檔,又是生活中的伴侶,還找你和東榮有事兒商量呢。”
在東榮家裏,‘小百靈’和大喜子見到昔日的集體戶知青,親切話語沒說幾句,黃穎便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將上曉海一軍:“曉海哥,我說話算數吧,當知青的時候,我打算與你處朋友,遭到你的婉言謝絕,我表示:如果你拒絕我,我這輩子就會紮根在雙鳳屯。怎麼樣?實踐證明我的諾言恪守不渝吧。而你將來把集體戶知青生活寫成一本兒書的諾言,依然遙遙無期。”黃穎的一番話,把曉海逗得哈哈大笑:“黃穎啊,你可別糊弄我啦,你和喜子哥結合,紮根在雙鳳屯,純屬歪打正鑿;至於我寫小說的諾言嗎,今天《畢業證書》才拿到手中,你放心,也許三五年,也許十年八年,也許二十年後,一部描寫集體戶知青生活的長篇小說,我會鄭重其事地遞入你的手裏,那時候在事實麵前,我讓你心服口服。噯,不過有一個條件,你可得請我喝酒。”
“嗬嗬。”黃穎爽朗的笑聲和她臉上呈現出的少許奸詐,告訴曉海和其他人:自己諾言與現實生活中的兌現,的確是巧合。同時對一名集體戶同學許下的諾言,也持有懷疑,擔心曉海理想落空。
美味佳肴擺滿一桌子,大家端起酒杯飲酒吃菜,大喜子向城裏知青講述農村生活變化的時候,曉海插句話問他:“喜子哥,我問你個問題:你說依然按照過去生產隊那個管理體製,農民現在生活會怎麼樣。”
“我告訴你,兄弟,要是接著再按生產隊那條道走下去,說句扯懸的話,農民得窮得穿不上褲子。”
“別的不說,人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東榮發表自己觀點。
“噯,東榮說對啦。”
大喜子讚同完東榮的觀點,向東榮曉海說明來意:“你們可能也知道,我跟黃穎組織個小劇團,主要是演唱二人轉,在縣城裏鼓搗一陣子,經濟效益雖說不那麼理想還算將就,我倆合計著,打算進城裏打拚打拚,當然啦,得找個距離農村近的地方,最好是城鄉交界,二人轉主要是麵向農民,請你們幫忙租個場地。”曉海考慮到一分廠最近時期任務量有所減少,分廠領導曾經打算,把臨近馬路的車間做為場地對外出租。便對大喜子說:“我們工廠地處城鄉交界,我回去同領導商量商量,如果決定對外出租場地,有出租給你們可能。”
“那就讓你費心啦,價錢嗎,咱們好商量。”
“你放心,有我在那兒工作,保證給你們最低價。”
“那可就太感謝你啦,如果這事兒辦妥了,小劇團開業那天,我把咱向陽堡知識青年全都請去當觀眾,像你這樣有演出能力的,還備不住上台唱上幾口呢。來,為了咱們演出成功,幹一杯!”
一塊藍底兒紅字牌匾懸掛上方,兩掛鞭炮同時響起。大喜子和黃穎的二人轉小劇團開張了,屋裏屋外人聲鼎沸,歡樂和笑聲,與樂隊隊員調試樂器音響交織在一起,傳出去半條街,那場麵和結婚典禮別無二致。雙鳳屯集體戶知青多數到場,向陽堡不少知青也大駕光臨,他們之間互致問候,不時與大喜子黃穎夫婦親切交談。人潮中,曉海拉住張國慶和於亞琴的手詢問他倆:“日子過得怎麼樣,幾個小孩。”於亞琴回答:“日子過得還中,兩個小孩。”
“你這屬於超生啊,若是紅梅主管計劃生育工作,還不得收拾你們……嫂子,戶口早就落到城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