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工業循環經濟測度指標體係(SICEMIS)分為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三個層次。目標層由準則層加以反映,準則層由指標層加以表達,處在最底層的基本指標與指標體係的目標層和準則層密切相關。

(B5)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I1)t標煤/萬元工業能源消耗量工業增加值-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I2)t/萬元工業新鮮水耗量/工業增加值-單位工業用地產出(I3)億元/km2工業增加值/工業用地麵積+工業能源消費彈性係數(I4)無量綱工業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工業廢水排放強度(I5)m3/萬元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增加值-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I6)%排放達標量/排放總量+工業廢氣排放強度(I7)萬標m3/萬元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增加值-工業固體廢物排放強度(I8)t/萬元工業固廢產生量/工業增加值-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I9)%工業重複用水量/工業總用水量+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I10)%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工業固廢產生量+"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I11)%"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工業總產值+循環型企業所占比例(I12)%已實施過資源循環利用的企業數/總企業數+企業ISO140000認證率(I13)%ISO140000認證企業數/總企業數+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率(I14)%清潔生產審核企業數/總企業數+工業汙染治理項目完成投資占工業總產值比重(I15)%工業汙染治理項目完成投資/工業總產值+工業區綠地覆蓋率(I16)%工業區綠地麵積/工業區麵積+高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I17)%高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工業總產值+工業總資產貢獻率(I18)%(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金總額+企業年均從業人員數(I19)人/個企業年從業人員總數/企業數量+農產品加工總產值/農業總產值(I20)%以初始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總產值/農業總產值+22.1.3.1目標層

目標層從總體目標上綜合表達研究區的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代表著區域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總體運行效果。本書采用石河子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指數作為目標層,並通過準則層5個子係統對SICEDI進行綜合度量。

準則層將工業循環經濟測度指標體係的目標層解析為內部具有相互聯係的若幹子係統。本書中準則層由資源消耗強度(B1)環境汙染程度(B2)資源循環利用(B3)環境保護力度(B4)工業發展程度(B5)5個子係統構成。

1.資源消耗強度(B1):用於測度循環經濟係統輸入端物質消耗水平和資源減量投入的程度。分別由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I1)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I2)單位工業用地產出(I3)工業能源消費彈性係數(I4)4個指標來度量。

2.環境汙染程度(B2):用於反映循環經濟係統輸出端汙染減量排放水平和環境汙染發展趨勢。分別由工業廢水排放強度(I5)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I6)工業廢氣排放強度(I7)工業固體廢物排放強度(I8)4個指標加以測度。

3.資源循環利用(B3):用於評價循環經濟係統資源再循環再利用的水平和程度。分別由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I9)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I10)"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I11)循環型企業所占比例(I12)4個指標加以反映。

4.環境保護力度(B4):用於反映循環經濟係統的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和保護效果。分別由企業ISO140000認證率(I13)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率(I14)工業汙染治理項目完成投資占工業總產值比重(I15)工業區綠地覆蓋率(I16)4個指標加以度量。

5.工業發展程度(B5):用於反映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狀況。分別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I17)工業總資產貢獻率(I18)企業年均從業人員數(I19)農產品加工總產值/農業總產值(I20)4個指標加以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