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爭議的《夜巡》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繪製這幅作品時,倫勃朗把巡警處理成以柯克隊長為中心,正同他的副手邊走邊交談著,其餘的人顯得異常散亂,左邊有人在舉旗,也有人在擦槍;右邊有擊鼓的人,也有的正在準備武器。這幅畫通過明暗變化強烈的對比,把眾多的人物、不同的情緒、動態等進行了恰當的處理,讓他們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可以說,這不是一幅簡單的肖像畫,而是一幅有意義的風俗畫。然而這幅藝術佳作卻沒有得到射擊手們的認同,原因是他們出了同樣的錢,但卻沒有在畫中得到同樣的表現。他們拒絕接收這件作品,為了索回畫金,公會隻好將這件事訴諸法庭,並對畫家進行指責、攻擊。倫勃朗的生活因此發生了重大轉折,以後很少收到別人的訂單,又因為他不善理財,平時不惜錢財收集名畫,所以很快變得窮困潦倒。當倫勃朗1669年去世時,除了幾件舊衣服和畫具外,沒有留下任何財產。
名畫的命運
這幅畫原名並不叫“夜巡”,畫作表現的是白天,後因長期掛在廚房受煙熏導致整幅畫顏色變黑,人們便誤認為是夜間而稱為《夜巡》。1715年,阿姆斯特丹市展出這幅名作,可由於牆麵不夠,畫作被割去不少,甚至切掉了兩個人。原畫高359厘米,寬435厘米,現收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割掉左耳的凡· 高
1853年3月的一天,在荷蘭一位牧師家裏,到處是忙亂的景象。原來,牧師的妻子即將生產,許多人都在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個還沒有出生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位大藝術家。這個人就是凡?高。
凡· 高是現代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熱愛生活,但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備嚐艱辛,不過這也給他的藝術增加了更多的元素。1888年,凡· 高開始以色彩為基礎表達強烈的感情,後來神經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院。在經曆多次感情上的崩潰之後,凡· 高於1890年選擇了自殺。
為什麼割掉耳朵
高更是凡· 高的一位朋友,他總是喜歡嘲諷凡高的繪畫,同時又妒忌凡· 高的藝術天分。但生性淳樸憨厚的凡· 高總對朋友寬宥容忍,主動要求和解。
有一次,高更又慫恿凡· 高,並預先買通了一名妓女羞辱凡· 高。1888年聖誕節前夜,凡· 高和自己的朋友高更爭吵之後感到身心俱疲,精神崩潰,割掉了自己左耳的一部分,因失血過多被送進醫院。從此,凡· 高陷入了日益嚴重的瘋狂狀況,隨瘋狂而來的還有澎湃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使凡· 高成為繼倫勃朗之後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後來,他曾畫了許多自畫像,其中割了耳朵的自畫像最為著名。
最後的作品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凡· 高畫了兩幅女孩草圖,其中一幅畫的是一個身穿淺色長外衣、戴黃草帽、坐在綠油油麥地上的年輕女子,地上草叢中點綴著罌粟,鮮紅如血。整幅畫有一種強烈的神秘色彩。
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裏,凡· 高給家人寫了8封信,但從這些信中無法找到線索說明哪一幅是他生命中最後的作品。一直以來,人們推斷他的最後一幅畫是《有烏鴉的麥田》。這幅畫中暗藍色的天空、盤旋的烏鴉群、混亂的透視法,無不體現出不祥的預示色彩。
凡· 高在給弟弟的信中說,他剛剛畫完《有烏鴉的麥田》和其他兩幅作品。1890年7月29日,就在他畫過的那片田地上,凡· 高把畫架靠在一個幹草堆旁,用左輪手槍結束了自己37歲的生命,一代藝術大師訣別人世。
象征生命的《向日葵》
凡· 高的畫是用他的生命完成的,傾注了他全身心的感受。他的畫有不少顏色深沉,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悲慘生活。《向日葵》是凡· 高的代表作之一,他一生畫過幾幅《向日葵》,目前不得而知。早先凡· 高畫過4幅油畫《向日葵》,畫麵上的向日葵數目不一,其中一幅畫麵上隻有3 朵向日葵,另一幅畫麵中有5 朵向日葵,另兩 幅畫麵中分別有12 朵和14 朵。
凡· 高生前的作品幾乎無人問津,直到死後人們才競相高價拍賣,其中一幅《向日葵》居然賣到2250英鎊,是當時最昂貴的畫;後來《加歇醫生肖像》竟賣到了8250萬美元的天價。可惜,這一切凡· 高永遠不會知道了。《悲慘的自畫像》真實表現了他對現實生活的不適應,寂寞、傷感的內心世界。
《有烏鴉的麥田》
在這幅畫上,有著凡· 高所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淩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蕩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麵極度躁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的情緒,這種畫麵處處流露出的緊張和不祥的預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言絕命書。就在第二天,他又來到這塊麥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總是畫雞蛋的達· 芬奇
一個人要想獲得偉大的成就,沒有艱辛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的畫家達· 芬奇就很好地驗證了這句話。
1452年,達· 芬奇誕生在佛羅倫薩附近一個殷實的家庭。孩提時代的他就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琵琶,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歎。尤為突出的是,他喜愛繪畫,常為鄰裏們作畫,也因此有了“繪畫神童”的美稱。後來,父親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讓兒子離開家鄉,來到佛羅倫薩一家工廠學藝,他的老師是著名的雕塑家、畫家維羅齊奧。
從學畫雞蛋開始
維羅齊奧對學生要求很多,異常嚴格。開始的時候,他不會讓學生臨摹名人的畫作,也不講授繪畫理論,隻是給學生一個雞蛋,讓他們來寫生。
剛剛學畫的達· 芬奇,對畫雞蛋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他每天都仔細觀察,認真地畫好每一幅畫,並讓老師指點,找出自己的不足。可是,時間長了,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這讓達· 芬奇有點不耐煩。
這樣想的時候,達· 芬奇是又氣又恨,情緒也受到了影響。他心不在焉,開始馬虎起來,甚至在紙上胡亂畫幾個圓圈搪塞老師。
細微處見功夫
老師維羅齊奧對達· 芬奇最近的畫感到奇怪。有一天,他把達· 芬奇找來,神情嚴肅地說:“你近來怎麼了,畫得極不認真,這是為什麼? ”達· 芬奇不假思索地回答:“整天畫一個雞蛋,太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