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失守,日軍取得了製高點,繼續向中華門進攻。至1日,守軍74軍51師0團團長程智殉國。但中華門守軍依然死戰不退。下午5時許,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召集各軍師長開會,司令長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達後,各軍師長大多未回部隊,隻是打電話將命令下達後就各自跑掉。失去了指揮的撤退轉瞬間就成了潰退。守軍各部紛紛退向挹江門,形勢大亂。

清涼山憲兵指揮部,憲兵副司令兼首都警察廳廳長肖山令少將命令分散在各處的憲兵、警察部隊集結撤退,身邊隻留下憲兵教導團的兩個營維持撤退秩序。等到肖山令完成撤退的善後工作到達江邊時已是深夜。此時,還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在望江興歎。肖山令果斷命令大家尋找一切可利用的東西,迅速過江。在他的指揮下,散兵們紮起木筏開始渡江。突然,中山大道上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日軍已追了上來。肖山令見敵軍來勢凶猛,便指揮未過江的散兵向兩側撤退,自己親率憲兵掩護。最終殉國。年45歲。

戰鬥結束

在大多數部隊潰退之時,紫金山教導總隊陣地依然戰鬥激烈,光華門上第二團仍然在竭力反擊。當撤退令下達到第二團時已是1日淩晨。教導總隊立即奉命轉移。傷病交加的謝承瑞團長就在此時犧牲在陣地上。年歲。

此戰,中國軍隊以10萬之眾浴血奮戰,英勇地反擊了日本侵略軍。但日軍以8個師的兵力分兵進逼,使守軍處於三麵被圍。背水一戰的不利地位,再加上軍事當局在組織指揮上采取消極防禦,使守軍處處設防被動挨打,最後決定突圍又未擬定周密計劃,致使大量部隊困於城內,慘遭日軍殺戮。

作戰中,中國軍隊傷亡約5萬餘人。

影響

日軍於197年1月1日攻陷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平民和戰俘進行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國際法庭認定至少0萬以上,中國學者考證為0萬以上。分析南京保衛戰的資料可以發現,國民黨軍隊真正在戰鬥中陣亡的不多。多數死於混亂的撤退中以及日軍的大屠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