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上肢骨折(五)(3 / 3)

第十七節指骨骨折

指骨共有14節,拇指有兩節指骨,其餘各指均有3節。由近側至遠側依次為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遠節指骨。指骨近端為底,中部為體,遠端為滑車。遠節指骨遠側端無滑車,其掌側麵有粗糙隆起,為遠節指骨粗隆。握拳時,滑車即顯露於皮下。

【病因病理】

指骨骨折可按骨折部位分為近節、中節、遠節、末節指骨骨折。

1.近節指骨骨折骨折近端受骨間肌的牽拉,向掌側移位,遠端受指總伸肌腱牽拉而向背側移位,形成向掌側成角畸形。骨端正好頂在屈肌腱上,如不複位將阻礙屈肌腱滑動並形成粘連。

2.中節指骨骨折中節指骨基部骨折,骨折線在指淺屈肌腱附著點的近側,因受指淺屈肌腱牽拉,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骨折近端向背側移位。指淺屈肌附著點以遠骨折,因受淺肌腱的牽拉,骨折處往往向掌側成角。

3.遠節指骨骨折多為直接暴力所傷,如擠壓、砸傷等,造成橫行或粉碎骨折,較少移位。

4.末節指骨基底部背側撕脫骨折伸指肌腱附著於末節指骨的背側,強力伸指時,在暴力打擊下猛然屈曲可引起伸腱斷裂,或連同基底小片骨呈撕脫性骨折。患指末節下垂,不能伸直,陳舊病例畸形明顯,稱錘狀指。

【診斷要點】

指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易引起開放性骨折。有橫斷、斜行、螺旋、粉碎或波及關節的骨折。骨折可發生於近節、中節或末節,而以近節骨幹骨折最多見,指骨均在皮下,隻要注意檢查,不易漏診。骨折時有明顯腫脹,疼痛和骨擦音。

【治療】

1.近節指骨骨折手法複位後固定該指於屈曲位4~6周。不穩定斜行骨折或手法不成功時,可用持續牽引或開放複位克氏針固定或微型鋼板固定。陳舊性骨折畸形連接,可采用開放複位克氏針斜行或交叉固定。

2.中節指骨骨折手法複位後屈曲患指固定4~6周。必要時開放複位克氏針固定。

3.遠節指骨骨折僅需夾板固定或軟固定。如為閉合性骨折,甲下血腫,病人有劇痛,可將針端燒紅,穿透指甲,使血流出減壓即可止痛。

4.末節指骨基底背側撕脫骨折無論肌腱斷裂或撕脫骨折,在新鮮病例均將近側指間關節屈曲60°,遠側指間關節過伸,使肌腱鬆弛,消除對骨片的牽拉,外用匙形石膏或金屬夾板固定6周。如為遠側指間關節脫位或骨片超過關節麵的1/3,應切開複位克氏針固定。

【研究現狀】

指骨骨折的治療方法很多,有單純外固定,閉合穿針,以及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以鋼板和張力帶內固定為多見。王常啟等用繃帶卷加膠布條屈曲固定治療94例,98個指骨骨折,84個指骨解剖對位,15個指骨近解剖對位,1例手術治療,隨訪最短3個月,最長1年7個月,手指功能恢複良好。

高輝等采用指骨牽引掌指骨骨折35例,結果優28例,良7例,該治療優點為①注重了筋骨並重;②內部充分暴露利於外敷中藥;③牽引方向、力度調整方便。

胡金朋等鋁板固定治療指骨骨折252例,其307指,355節指骨;治療結果優283節,占79.7%,良46節,占13%,中15節,占4.2%,差11節,占3.1%。其中差26例均為開放骨折,粉碎骨折、波及關節麵骨折,優良率達92.7%。

林文等采用X線透視機對16例指骨骨折,作閉合複位及內固定,療效滿意。閉合複位及內固定,可避免骨斷端的缺血性損傷及對血腫的清除,有利於骨結構的修複和愈合。

薑永衝等采用掌背動脈蒂逆行掌背瓣移位治療指骨折不連接63例,治療結果為優1指,良3指,可1指。提出該治療的特點是:掌骨瓣為骨鬆質,帶血管移植,即可提供血運,又可提供新的活骨,促進骨再生,改善麵部血運,加速骨折愈合,替代傳統的遊離植骨。掌背動脈位置表淺,恒定有足夠的長度,供區多,1~5指骨不連接均可采用。依受區的需要,可同時逆行島狀皮瓣,掌骨瓣,伸指肌腱複合組織轉移,一次修複手指多種組織缺損減少並發症,降低致殘率。

史亞民等設計微型外固定器治療掌骨骨折63例,療效滿意。治療方法,於骨折兩端,指背伸肌腱兩側各固定2根交叉半螺紋骨針並於外固定架連接,通過調節螺杆中央方向軸使骨折端複位,所有患者輔助其他外固定。研究表明該固定器穩定性好,臨床能滿足術後早期手指鍛煉要求。

呂德成等采用張力帶法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其治療8例,優4例,良2例,可2例。

【展望】

若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指骨骨折一般恢複較好。但若失去早期治療機會,易有關節粘連,肌腱短縮等不良反應,影響傷指功能不能充分伸直。視其具體情況可行關節融合術或不予特殊治療。

【提示】

指骨骨折像其他管狀骨骨折一樣,它的成角與錯位決定於兩個主要因素;損傷機製及肌力作用。如直接外力多致橫形或粉碎骨折。扭轉外力致斜形或螺旋骨折。成角的方向則決定於肌肉的作用力。

若有遠節指骨基底關節內骨折,破壞關節麵,常合並脫位,需開放複位,使骨折端解剖對位,用克氏針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