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顱麵部骨折(五)(3 / 3)

彌漫性軸索損傷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仍以治療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防止繼發性損害等綜合治療為主。亞低溫技術具有顯著的腦保護作用,並能抑製損傷後某些損傷因子的生成及釋放,有利於防治繼發損害,阻斷損傷後的惡性循環,目前已廣泛應用於DAI病人的早期治療。此外尚有一些觀點值得注意:①Lee對36例病人的臨床研究發現,沒有占位病變時,一般不伴顱內壓升高。由於顱內壓監測的並發症發生率為4%~10%,因此對於DAI病人,並不強調進行顱內壓監測。②由於多數報告的否定,美國神經外科學會已建議在腦外傷的治療中不再使用糖皮質激素。③由於高血糖可加劇腦水腫,目前強調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④目前多主張對早期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癲GFDA1藥物。對於恢複期病人,如無癲GFDA1發作,則不必用藥。⑤DAI病人的營養問題。由於傷後機體處於負氮平衡狀態,可引發感染等並發症,對生存和預後產生嚴重的影響。美國神經外科學會建議,對重型顱腦損傷病人,未用肌鬆劑的應按正常人代謝量的140%補充,已用肌鬆劑的按100%補充。其中15%~20%來源於蛋白質。靜脈營養和鼻飼營養無明顯差異。⑥對於長期昏迷病人,各種催醒療法中,隻有高壓氧治療的作用比較肯定,盡管其確切機製尚不清楚,但一般認為它可以使腦損傷後處於缺氧狀態,但尚未死亡的細胞得到氧供,有利於腦生理功能的恢複;同時使椎-基底動脈係統血流增加,有利於激活上行性網狀激活係統,恢複腦幹功能。

【展望】

8.對針灸治療顱腦損傷的展望

針灸對顱腦損傷急性期和後遺症都有肯定的治療作用。實驗研究也作了一些初探,但還不夠深入。臨床上往往憑經驗選取穴位,針刺操作手法繁多,沒有統一標準,應該通過科學分析選取幾種最佳組合治療方案。有資料表明,損傷的腦細胞在適當的條件下是可以再生的。顱腦損傷後,根據反射弧的原理,神經通路在適當的刺激作用下可以重新構建,進而促進人體新的功能聯係的形成。針灸作為一種體外刺激法,以激發機體生理潛能,通過機體內源性生理調節而發揮作用。因此可以通過針灸促進新的組合盡快建立。顱腦損傷的病理生理改變複雜,其中有些機製尚未認識清楚,針灸學作為一門生命科學,其中隱含著人們尚未認識的新的生命現象,因此有必要通過針灸來研究顱腦傷後人體生理病理變化,來發現一些新的東西以充實現代醫學。隨著人們對腦的認識日益深入,對經絡實質與神經的關係也會有更加肯定的結論,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基礎理論——經絡學說也將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

配合針灸治療具有廣泛的研究、應用前景。近年來對針刺治療顱腦損傷後昏迷的報道逐漸增多,顱腦損傷後昏迷的治療醫學界至今尚無確切療效的方案;從文獻研究來看我們應向以下幾個方麵發展。第一,深入挖掘中醫古典文獻,結合臨床研究,加深對顱腦損傷後昏迷的病機,病理及辨證分型的認識,製定出相應可行的治療方案。第二,現代醫學對昏迷的認識較為完善,臨床一般采用GCS昏迷計分法,我們在臨床研究中應嚴格按此計分法評分,以提高研究的客觀化和可信度。第三,針刺治療顱腦損傷昏迷的報道僅見於小樣本其為個案報道,鮮有設立對照,使研究的說服力降低,應加強協作,大樣本、對照觀察,得出較為成熟的結論。第四,對治療機製的研究應更加深入,在臨床研究中應應用對治療前後生理電的變化,激素水平的變化甚至某些神經介質的測定來闡明針刺治療的機製。

二、關注細胞凋亡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腦缺血後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的研究中,人們開始重視凋亡與遲發性神經元死亡的關係。某些學者采用電鏡和原位末端標記技術研究發現傷後存在著明顯的神經元凋亡,表明神經元凋亡是腦震蕩腦損害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其機製可能與血液循環障礙、凋亡相關基因和生長因子表達、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激活等有關,此方麵尚待深入研究。

【提示】

1.依據頭部受傷史和症狀、體征,一般可作出腦震蕩、腦挫裂傷和腦幹損傷的臨床診斷。腰穿腦脊液檢查有助於診斷是否腦器質性損傷。CT掃描能顯示有無腦損傷灶和損傷部位的大小,以及腦水腫的程度。

2.在臨床上,有時腦震蕩與腦挫裂傷不易區分。如傷後還不到半小就已經送到醫院,病人尚未清醒,難以馬上診斷是腦震蕩抑或腦挫裂傷,這時隻能先診斷為腦損傷。觀察一段時間,根據病人清醒與否,再作出腦震蕩與腦挫裂傷的診斷。較重的腦震蕩與較輕的非功能區腦挫裂傷也不易區分,可通過腦脊液檢查和CT掃描幫助診斷。雖然昏迷在半小時以內,但有明顯的腦功能區局灶體征,或CT掃描顯示有腦挫裂傷灶,或腰穿為血性腦脊液,應診斷為腦挫裂傷。

3.臨床上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級判斷顱腦損傷程度。

13~15分為輕型顱腦損傷,9~12分為中型顱腦損傷,3~8分為重型顱腦損傷。

4.在治療過程中,應特別強調觀察病情。經常觀察意識、瞳孔、呼吸、脈搏、血壓和肢體活動情況。在傷後24~48小時內,視病情需要每15分鍾、半小時、1小時或2小時或更長時間觀察並記錄一次,以後隨病情更改。注意有無新症狀和體征出現。病情加重時,要區分繼發腦水腫還是顱內血腫,分別采取加強脫水和清除血腫治療。

5.重型腦挫裂傷與腦幹損傷的早期治療,重點是積極控製腦水腫,防治呼吸循環功能紊亂。靜脈應用脫水藥應定時,每次的間隔時間均等。對昏迷病人要加強護理,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和痰液造成窒息。

6.在臨床上,傷後早期病情尚短時,不少病人舌象未發生變化,且病人意識障礙,不能準確訴說症狀,故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辨證分型有一定困難,可將CT掃描結果作為早期辨證分型的重要依據。

7.腦震蕩和輕型腦挫裂傷可以單純中醫治療,療效良好。中、重型腦挫裂傷與腦幹損傷,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佳,加強中藥開竅醒神,以促進病人清醒,縮短病程。

8.腦損傷恢複期,采用中醫藥治療效果好。如氣血不足,腦髓失充,記憶力下降,智力低下,用益腦湯補益氣血,養髓益腦。如瘀血停留,鬱阻經脈,偏癱失語,用通竅消瘀湯活血祛瘀通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