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骨折概論(二)(3 / 3)

2.內服藥

初期:由於筋骨脈絡的損傷,血離經脈,瘀積不散,氣血凝滯,經絡受阻,故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可選用活血止痛湯、和營止痛湯、新傷續斷湯、複元活血湯、奪命丹、八厘散、肢傷一方等藥,如有傷口者可吞服玉真散。

如損傷較重,瘀血較多,應防其瘀血流注髒腑而出現昏沉不醒等症,則可用大成湯通利之。

中期:此期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明顯減輕,但瘀腫雖消而未盡,骨尚未連接,故治宜接骨續筋為主,可選用新傷續斷湯、續骨活血湯,或桃紅四物湯、肢傷二方、接骨丹、接骨紫金丹等,接骨藥有自然銅、血竭、地鱉蟲、骨碎補、續斷等。

後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長,治宜壯筋骨、養氣血、補肝腎為主,可選用壯筋養血湯、生血補髓湯、六味地黃湯、八珍湯、肢傷三方和續斷紫金丹等。

骨折後期,尚應適當注意補益脾胃,可用健脾養胃湯、補中益氣湯、歸脾丸等加減。

【骨折畸形愈合、遲緩愈合、不愈合的處理原則】

由於存在著影響骨折愈合的不利因素,可造成畸形愈合、遲緩愈合或不愈合,內治法應加強使用養氣血、補肝腎、壯筋骨藥物,外治法應按具體情況予以處理。

1.骨折畸形愈合

骨折發生重疊、旋轉、成角而愈合,稱骨折畸形愈合。隻要在整複後,給予有效的固定、合理的功能鍛煉,並密切觀察或作X線複查,發現骨折斷端再移位及時給予矯正,骨折畸形愈合是可以防止發生的。若骨折後僅2~3個月,因骨痂尚未堅硬,可在麻醉下,用手法折骨,再行整複,給予正確的局部固定,使骨折在良好的位置中愈合。但鄰近關節與小兒骨骺附近的畸形愈合,不宜作手法折骨,以免損傷關節周圍韌帶和骨骺。畸形愈合如較堅固,手法折骨不能進行時,可手術切開,將骨折處鑿斷,並清除妨礙複位的骨痂,按新鮮骨折處理矯正畸形,選用適當的外、內固定。對肢體功能無影響的輕度畸形,則不必行手術矯正。

2.骨折遲緩愈合

骨折經處理後,愈合速度緩慢,已超出該類骨折正常臨床愈合時間較多,骨折端尚未連接,且患處仍有疼痛、壓痛、縱軸叩擊痛、異常活動現象,X線片上顯示骨折端所產生的骨痂較少,骨折線不消失,骨折斷端無硬化現象,而有輕度脫鈣。但骨痂仍有繼續生長的能力,隻要找出發生的原因,作針對性的治療,骨折還是可以連接起來的,稱骨折遲緩愈合。因固定不恰當引起者,常見於股骨頸囊內骨折後,骨折斷端往往存在剪力和旋轉力,一般的外固定,尚不能控製這兩種傷力,比較理想的治療是應用動力髖內固定或鋼針閉合內固定。腕舟狀骨骨折,常存在剪式傷力,而局部血液供應也較差,應作較大範圍和較長時間的固定。感染引起者,隻要保持傷口的引流通暢和良好的製動,經過有效抗菌藥物的應用,還是可以愈合的。如果感染傷口中,有死骨形成或其他異物存留,應給予清除。過度牽引引起者,應立即減輕重量,使骨折斷端回縮,鼓勵患者進行肌肉舒縮活動。如骨折斷端牽開的距離較大,骨折愈合十分困難者,可考慮植骨手術治療。

3.骨折不愈合

骨折所需愈合時間再三延長後,骨折仍沒有愈合,斷端仍有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斷端互相分離、骨痂稀少,兩斷端萎縮光滑,骨髓腔封閉,骨端硬化者,稱骨折不愈合。臨床上常由於骨折端夾有較多的軟組織,或開放性骨折清創中過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損,多次的手術整複破壞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對造成骨折遲緩愈合的因素沒有及時去除,發展下去也可造成骨不愈合。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為植骨術。

附:中藥促進骨折愈合的概述

祖國醫學認為骨折愈合過程是一個瘀去、新生、骨合的過程,其實質就是機體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加骨與周圍組織損傷修複的過程。中藥促進骨折愈合起到獨特作用,中藥促進骨折愈合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中藥影響了某些骨誘導因子的表達和釋放的結果。

按骨折愈合過程,在血腫機化期,丹參、鬱金、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可以加快微循環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網的通透性,這樣就可以改善骨折斷端局部血液循環,清除血凝塊及代謝產物;在骨痂形成期,適時轉向續損接骨藥為主,虎骨、自然銅等含有豐富膠原、鈣鹽、微量元素,參與蛋白合成酶代謝等,有利於骨質修複;在骨痂改造期,選擇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鹿茸、人參、骨碎補等中藥,可明顯改善蛋白及糖代謝,促進蛋白多糖合成及鈣化,以順利完成新骨的爬行替代過程。丹參、川芎、紅花、人參、桃仁、三七等活血化瘀藥不僅具有改善骨折斷端局部血液供應狀態,還可加快軟組織的損傷修複和水腫的吸收,從而促進了骨折的愈合。

另外,也應注意到由於軟組織損傷造成的開放性骨折感染是對骨折愈合的一種威脅和幹擾。丹參、人參、烏藥、烏梅、木香、鹿茸、當歸等中藥都能在調節機體整體性反應的基礎上,直接或間接地起到抗菌抗感染的作用。

骨折後,損傷組織呈現局部炎性反應,進行著劇烈的氧化還原變化,這些反應離不開一係列氧化酶的作用,而各種元素又是構成酶的活性物質。如中藥虎骨中有大量膠原及磷酸鈣、磷酸鎂,自然銅、磁石含有Cu、Fe元素,烏藥、七葉蓮有枸櫞酸鹽。

某些中草藥具有生長代謝的有效成分,有些具有促進骨生成的藥理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骨折愈合。骨碎補可以提高堿性磷酸酶的活性,促進蛋白多糖的合成。山楂、五味子、烏梅、益母草、五靈脂、熟地黃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A在治療骨折中發揮作用。

人體內分泌生長激素、甲狀腺素、促甲狀腺素、雄激素等對骨折愈合有促進作用,而皮質酮則可影響骨折愈合。人參、鹿茸、淫羊藿、骨碎補、三七、海藻、自然銅、血竭、麝香等眾多藥物多可影響垂體-腎上腺係統發揮作用,有促進激素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