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
X線檢查的臨床作用X線檢查不僅能顯示病變的範圍和程度,而且還有可能作出定性診斷。但也應指出,不少骨、關節疾病,X線表現比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出現晚,因此,初次診斷結果陰性,不能排除早期病變的存在。例如炎症的早期和腫瘤在骨髓內浸潤就可能無重要發現,診斷中不可不加以注意,並應根據臨床擬診,依不同疾病的發展規律,安排定期複查,才可能發現病變,並作出可靠的結論。
如經定期複查仍為陰性,則可較有把握地排除疾病。也有初次X線檢查能發現病變而不能明確診斷,經過複查後才能作出定性診斷。
還需指出,不少骨、關節疾病缺乏典型或特殊的X線表現,需結合臨床資料,如發病急緩、症狀輕重和體征特點等,才能明確診斷。此外,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實驗室資料對X線診斷某些疾病也相當重要,不可忽視。
X線檢查雖有不少優點及重要的使用價值,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由於X線檢查從影像的變化來判斷病情,而不完全是傷病的實質變化情況,有不少病變的X線征象往往比臨床症狀出現得遲,如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早期破壞的是骨內軟組織而不是骨小梁結構,所以早期X線檢查可無明確的骨質變化;又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病變均在滑膜韌帶,還未影響骨質,所以早期X線檢查亦難看出變化;還有外傷性關節積血、血友病性關節積血和炎症性關節積液或積膿,在X線檢查的影像上早期也無法分辨;此外,當X線投照時未對準病變部位或X線投照的影像質量不好看不清病變,所以X線檢查要醫生很好掌握,根據臨床病變,按最需要的部位申請X線檢查,若獲得的X線片符合臨床病變者,也可促使進一步檢查。總之,對X線檢查不可單純依賴,它僅是輔助診斷手段之一而已。
X線片的閱讀
1.骨結構
(1)骨膜:在X線下不顯影、隻有過度生長時出現骨膜陰影。惡性腫瘤可先有骨膜陰影,雅司病、青枝骨折或疲勞骨折後也會出現陰影。若在骨皮質外有骨膜陰影,應考慮上述病變。
(2)骨皮質:是致密骨,呈透亮白色,骨幹中部厚,兩端較薄,表麵光滑,但肌肉韌帶附著處可有局限性隆起或凹陷,是解剖上的骨溝或骨脊,不要誤認為是骨膜反應。
(3)骨鬆質:長管狀骨的內層或兩端、扁平骨如髂骨、椎體、跟骨等均係骨鬆質。良好X線片上可以看到按力線排列的骨小梁;若排列紊亂可能有炎症或新生物。若骨小梁透明皮質變薄,可能是骨質疏鬆。有時在骨鬆質內看到有局限的疏鬆區或致密區,可能為無臨床意義的軟骨島或骨島,但要注意隨訪,以免遺漏了新生物。還有,在幹骺端看到有一條或數條橫行的白色骨致密陰影,這是發育中發生疾病或營養不良等原因產生的發育障礙線,也無臨床意義。
2.關節及關節周圍軟組織
(1)關節麵透明軟骨不顯影,故X線片上可看到關節間隙,過寬可能有積液,關節間隙變窄,表示關節軟骨有退變或破壞。
(2)骨關節周圍軟組織如肌腱、肌肉、脂肪更顯影不明顯,但它們的密度不一樣,若X線片質選好,可以看到關節周圍脂肪陰影,並可判斷關節囊是否腫脹等,對診斷關節內疾患有幫助。
(3)兒童骨骺X線片:在長管狀骨兩端為骨髓,幼兒未骨化時為軟骨,X線不顯影;出現骨化後,骨化核由小逐漸長大,此時X線片上隻看到關節間隙較大,在骨化核和幹骺端也有透明的骺板,當幼兒發生軟骨病或維生素A中毒時,骺板會出現增寬或杯狀等異常形態。
(4)脊椎X線片的閱讀:
上頸椎開口位片:要看齒狀突和側塊兩側是否對稱,齒狀突有無骨折線,側位寰椎的位置。寰椎前弓和齒突前緣的距離,成人不超過3mm,幼兒不超過5mm,若超過可能有脫位。寰椎後弓結節前緣和頸2棘突根前緣相平,否則是脫位。齒突後緣和頸2椎體後緣相平,若不,可能是骨折脫位。其他頸椎正位呈兩側稍突起,此是鉤椎關節;若此突起較尖而高,甚或呈雞嘴樣向側方突出,這在臨床上可壓迫神經根或椎動脈,故應重視。
頸椎側位片:先看椎體,小關節的排列,全頸椎生理弧度是否正常,有無中斷現象,還要看椎間隙有無狹窄,椎體緣有無增生,運動照片上頸椎弧度有無異常,椎體間有無前後錯動形成台階狀。還要測量椎管的前後徑,椎弓根的橫徑,過大可能是椎管內腫瘤,過小可能是椎管狹窄。後縱韌帶骨化隻有側位X線片上能看到。頸椎前方為食管、氣管,側位片上椎體和氣管間軟組織陰影有一定厚度,若增厚應懷疑有血腫或炎症。
胸腰椎正位片:要注意椎體形態,椎弓根的厚度,椎弓根的距離。若椎弓根變狹窄,椎弓根距離增大,可能椎管內有新生物。正位片上要注意全長脊柱是否正側,椎體是否正方或有無異常的半椎體,還要注意兩側軟組織陰影,寒性膿瘍常使椎旁出現陰影或腰大肌腫脹。下腰椎正位片還要注意有無先天異常,如隱性骶腰椎裂、鉤棘、浮棘、腰5橫突不對稱、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等。椎間隙有無狹窄,側位片較清晰。
側位片先看排列弧度,常見下胸椎後凸較大,是青年性骨軟骨炎的後果。下腰椎有時會看到過度前凸,這是腰痛的原因,這種病人仔細觀察常發現並有滑脫或反滑脫,可能是椎間盤退變的後果。看椎體有無變形,下胸椎二、三個楔狀或扁平椎體可能是青年性骨軟骨炎的後果。單個的變形以外傷多見,但轉移病變也不能除外。椎體的骨小梁在質量良好的X線片應當看得清楚,若看不見或呈透明樣,可能有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的厚度應當上下一致,而且愈到腰3、4、5,其厚度愈大,對比之下若某一節段狹窄,可能是病變。下腰部看到有滑脫,則還要進一步檢查有無崩裂或先天發育異常。斜位腰椎片可以幫助診斷。斜位片上可以看到小關節和關節對合情況,小關節麵致密或不整齊,可能是小關節有創傷性關節炎或小關節綜合征。腰椎運動側位X線片,可發現椎體間某一節段有過度運動或不穩情況,以決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