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對方的說謊動機
可以說,無論是善意的謊言還是惡意的欺騙,世界上沒有人沒有說過謊。謊言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目的,而這些目的可能對我們有害,有的可能對我們有利,無論利弊,我們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所以,我們要留意對方是否說謊。那麼,通常人們在什麼情況下容易說謊呢?也就是人們通常出於什麼樣的動機才會說謊呢?
1.為推卸責任而說謊
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不!這不是我幹的。”
“就因為他,我才會犯這個錯誤。”
“我本來是想讓你得到更多好處。”
“你別聽他瞎說,我沒說過那樣的話。”
這就是我們為撒謊常用的辯解語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為辯解而撒謊,當我們不想上學的時候,我們常常謊稱自己生病了;當我們因為睡過了頭而上班遲到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辯解為堵車了或車半路壞了;本來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卻沒有完成,我們常會這樣辯解:“其實不單單是我一個人犯了這樣的過錯,公司的其他人也都會犯同樣的錯誤。”
誰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這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事情。人們在犯錯後,出於為自己推卸責任,便會撒謊,他們常常這樣替自己辯解。
有些人犯了錯承認事情是自己幹的,但卻極力主張這種行為是正當的,自己不應該承擔不良後果。當說“這完全是為了您的利益考慮”的話時,雖然也承認自己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但卻隱含主要的錯誤在你的身上。
最為典型的事例當屬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拿越戰為伊拉克戰爭的爭辯。布什是這樣說:“那時(越戰)與現在一樣。人們爭論說,真正的問題是美國(在那裏)的存在,隻要我們撤出,屠殺就結束了。”接著,他就以美軍從越南撤退為例,指出美軍的撤離隻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性後果,會讓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付出慘痛的代價。
布什真是用心良苦,他是想為堅持伊拉克戰爭做出辯解,為不肯早些撤軍尋找借口,試圖讓反戰意識越來越強烈的美國選民們安靜下來,認同他的觀點。
還有些人拒不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及應當承擔的責任。比如一些重犯,在公安機關沒有掌握確鑿證據之前,他們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罪行。因為他們心裏清楚,自己的罪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隻有在鐵證麵前,他們才會俯首認罪。他們的典型言行就是:“那不是我幹的!”
另外還有些人也承認自己的責任,但卻認為這種行為給對方造成的傷害不是自己有意的。
比如,他們在約會遲到從而迫使別人等待後,會這樣替自己辯解:“實在不好意思,車晚點了。”
酒醉時對異性實施了性騷擾行為,酒醒時說:“我當時爛醉如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都不記得了。”
總之,一個人如果極力地為自己辯解的話,不是他被冤枉了,就是他想推卸責任,保護自己。在他的辯解詞中,會加入很多真真假假的說辭來混淆視聽。
2.為了保護自尊和利益而說謊
人人都希望盡可能收集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規避對自己有害的信息,為達此目的,有人甚至為此而撒謊,把自己保護起來。
有些人是出於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才去用謊言替自己辯解。比如,當老板交代的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的時候,有人會這樣認為:“像這樣的任務,我做不好,別人也不一定做好。”
還有某先生在麵試失敗後說:“那家公司看起來就不怎麼樣,即使錄取我,我也不會去!”
還有被精英培訓課程淘汰出來的職員謊稱:“從那裏培訓出來的人將來要擔負很重的責任,工作壓力又大,沒什麼意思。”這些都是出於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才那樣說的。
還有的人是出於保護自己的利益而說謊。這種為了和對方爭奪利益而說謊的人,把撒謊當作一種能力來有意識地加以鍛煉和研究。他們說謊能力很高,往往於無形中讓對方上當,受騙者還感覺很舒服,認為對方說得有理。
又如,為了得到上司的賞識,並對自己建立起良好評價,就一定要同上司搞好關係。他們在傾聽上司講話的時候,雖然心裏沒一點熱情,還可能抱怨“又是老生常談”,但口頭上還要對上司的講話加以附和:“您說得太對了!”
此類讚揚認同的話,雖然有些老套,但還是很能討人歡心的,而且至少不會叫人討厭。人們受到表揚後自尊心通常就會增強,而且也會對表揚自己的人產生好感和信賴心理。
3.為了掩飾而說謊
有人說:“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正因為有人害怕事實真相被揭露出來,所以極力地掩飾,用一個謊言來掩蓋另一個謊言。
法國思想家拉羅什富科說:“任何場合中的任何人都想給別人留下自認為較為合適的印象,於是人人都偽裝自己的麵貌和外表,故此社會就是一個被偽裝過的東西。”
比如,在私人空間中,同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與同鄰居在一起的時候,當著眾人麵前講話與僅同三兩個人交談的時候,人們談話所使用的語言和所采取的行動都是有所不同的。
在公司中也是一樣,中層領導人士,對上司同對下屬的說話方式和態度完全不一樣,在公司內部的時候同在公司外部的時候其行事方式也大相徑庭。
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行為舉止,就是因為他們想掩飾自己不足的一麵,希望把最完美的一麵展現給他人。
4.為虛榮而說謊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愛慕虛榮,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不留神謊話就溜了出來。虛榮看似美麗,其實一捅就破。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很多人因虛榮而扯謊的場景。比如,本來一個女同事花200塊錢買的鞋子,別人問的時候就成了500塊錢。本來某男同事以前從來沒有女朋友,卻說自己以前的女朋友非常漂亮,等等。
愛說謊的人時常以謊言吹噓事實或表達願望,對自己的不實言語無法自察,或是有不認輸、愛攀比的心理傾向。
愛慕虛榮隻能給人生戴上一副色彩斑斕同時卻又異常沉重的枷鎖,使人生的步伐走得更為艱難和緩慢,正如曹操所言:“慕虛榮而處實禍。”
追逐虛榮永遠不會給人帶來真正的榮譽,貪圖一時風光和榮耀的人,不但會本末倒置自己的生活意義,得不償失,甚至還會落個身敗名裂的悲慘下場。有強烈虛榮心的人也隻能生活在不幸之中,因為這類人為了在各方麵勝過他人,就要以假象昭示於人,以提高自己的價值,得到別人的讚許,他們慣用的手段就是欺瞞、撒謊。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人們都會或多或少地去撒謊,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我們發現其出於某種動機才撒謊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解開對方的心結,讓彼此和睦相處。
從情緒變化察覺對方是否說謊
謊言並非全都與情緒有關,但隻要涉及情緒,都會對說謊者造成困擾。說謊者即使一直掩飾情緒,也往往擺脫不了情緒,而情緒一旦介入,謊言穿幫的可能性就大很多,隻要你夠細心,任何情緒都可能使謊言泄底。
1.表情動作不一致
如果一個女人蹙著眉頭對男友說“我愛你”時,其表情動作與所說的話明顯不一致,這傳達了矛盾的信息,也暗示了對方在撒謊。
還比如:男人一邊搖晃著拳頭,一邊開口對女友說:“我愛你。”再比如,一些人嘴上講一些好聽、令人愉悅的話,兩隻手卻握得很緊,這也是一種言行矛盾不一的表現,也傳遞了撒謊的信號。
這時,當對方緊握拳頭對你說愉快事情的時候,他們可能對你有什麼意見,此時,你可以主動去打開對方緊握的拳頭,並直接說出“你握著拳頭幹什麼呢?”
對方情緒會被你這個舉動緩解下來,然後你就要想一想自己是否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人家。如果有就在此時表示一下道歉;如果沒有發現,可以說一聲“我如果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請您多包涵。”並且無論從態度還是動作上都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此時,如果對方的確有意見的時候,會說出來,即便不說出來,他們也不會對你有太大敵意了,會包容你一些。
2.情緒持續過久
情緒出現的時間快慢是很難作假的。隻要仔細觀察,你就不會被愚弄。因為作假的情緒反應不是自然發生的,所以它出現的時間會稍微延後,持續的時間也會比真誠的情緒反應要久,然後“突然”就消失了。
比如,有些人說謊後會表現出非常憤怒的樣子,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真的很生氣,往往會再加上手和手臂的動作來進一步強調。但這些強調的動作就像是事後的“追加”或“彌補”,不但“慢半拍”,而且顯得機械化,還和說話的語氣不一致。捕捉到這些信號,基本可以判定,他(她)在說謊。
還比如“驚駭、驚訝”的情緒反應正常情況下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突然表情持續過久,則表示這種反應極有可能是裝出來的。當我們假裝很驚駭、驚訝的時候,我們通常會保持一副害怕、恐懼的表情,這種伎倆是瞞不過精明的識謊人的。
3.麵帶恐懼
如果撒謊者隻是說了一個小謊的話,那麼他的麵部表情中可能沒有太多恐懼。因為他心裏有底,即使被識謊者抓住了,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但是,如果一個人撒得謊比較大的話,即使他極力地掩藏,一些高明的識謊者,也能從他細微的表情中看見恐懼的信號。
說謊者恐懼表情的多寡,取決於說謊者的心理素質,更取決於麵對的是怎樣的一個識謊者。如果對方是個軟腳蝦,是個嫩角色,擔心被識破的表情當然就不會多。如果對方是一個精明的識謊者,那種時刻害怕被看穿的恐懼就會讓一切暴露得更快。
4.敏感害羞
有些人對說謊特別敏感,說謊之後非常害羞,最常見的表情就是,說完謊後,一下臉就紅了。這些人大多是從小就被教導“說謊是罪大惡極的”。要不有人曾說,如果一個人臉紅起來,不是天真的純情少女的話,那可能就是做了不該做的事。
5.皮笑肉不笑
欺騙的表情常常出現在嘴部。任何表情都可以作為偽裝以掩飾其他的表情,而笑容是其中最常用的。
一個真誠自然的微笑是均勻的,在麵部的兩邊是對稱的,這樣的微笑會讓整張臉亮起來。
但如果隻是硬擠出來的笑容,則臉上的笑容有些不均衡,嘴巴應該是緊閉的,眼睛和前額也不會因笑容而牽動。此時,即便你聽到他再好的讚美和積極的話都隻是敷衍,其實他心裏是不樂意或者是不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