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看誰說謊,戳破對方的謊言搞定對方的心理(2 / 3)

比如當一個人收到喜歡的禮物時,他會開心地說“我很喜歡”;但如果是撒謊者,他會在說了“我很喜歡”之後才露出一絲高興的表情,然後可能這個高興的表情會很僵硬,並且在某一刻突然停止,很不自然。

6.情緒過於激烈

有時候,說謊者為了說服自己以及指控者,他們會用過於誇張的表情來捍衛自己所說的話,來表明自己說的話是非常可信的,是不應該被懷疑的。

雖然他們看似理直氣壯的樣子,其實,心裏在不斷地打鼓,以至於沒有發現,自己自信或者激烈的表情,有些過度。

7.情緒異常平靜

有些說謊者在說謊的時候,不會表現出任何表情,他們唯恐自己的一顰一笑,一個小小的肢體或者表情動作泄露出自己說謊的信息。

所以,他們會保持高度的防備狀態,你說任何讓人興高采烈的事情,他們應該給你的總是情緒稍遜一籌,總是那樣不溫不火的樣子。其實,他們哪裏高興得起來,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謊言包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當你要問他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回答總是非常的簡短,這也可能表明他們在隱瞞什麼,或者在撒謊,害怕自己再多說一字會泄露謊言,所以,他們能少說會盡量少說。

總之,一個極細微的表情,常常是我們識別謊言的關鍵。一個更為複雜也更為普遍的現象是:說大話唬人。當一個人感到他那偽裝的表情失敗了,通常情況下,他還會用微笑迅速將其掩蓋。

當我們發現對方有上麵這些舉動的時候,我們不要當麵指出對方的謊言,要先想一想說謊的動機,如果是對方出於保護自己的麵子等,最好不必戳穿;如果對方是在給你下圈套,有時候就可以直接指出,讓其知道你的厲害。

從身體語言中發現說謊線索

當人們出於某種原因沒有表達出自己心中真實意思的時候,為了掩飾自己真實想法會做出一些假動作,但一些假動作經過我們自己觀察就會容易識別出來。

比如,我們的手指、手掌、手臂、腿以及它們的動作,都會泄露我們內心真正的情感。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身體會說話,當他們試圖用語言欺騙別人的時候,真相於身體動作中已經悄無聲息地顯現出來了。

通常假動作有以下幾種。

1.掩嘴

這是一種很明顯的還沒有成熟、略帶孩子氣的動作。通常是用拇指觸在麵頰上,把手遮住嘴的部位稱作掩嘴,也許說謊者大腦潛意識中並不想說出那些騙人的話,所以才出現掩嘴這個動作。

也有的人在說完謊後,假裝咳嗽來掩飾其捂嘴的動作,分散別人的注意力。如果一個同你談話的人經常伴有掩嘴的手勢,則說明他也許正在說謊話。

但如果在你講話的時候,聽者掩著嘴,也許說明聽者覺察到你在說的話令他感到不滿意。

有時候,這種掩嘴的動作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形式,比如用指尖輕輕觸摸一下嘴唇;把手握成拳頭狀,將嘴遮住。

總之,發現他們說謊了,就要提醒他們不要繼續說下去或立刻轉換話題,否則繼續談話將毫無意義,甚至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2.觸摸鼻子

當一個人在說完謊後,會有一種不好的想法進入大腦,並且人在說謊時鼻子的海綿結構會膨脹數毫米,說謊者感覺鼻子發癢,於是他會下意識地讓大腦指示手去觸摸鼻子,但是,到了最後的關頭,又害怕別人看出他說了謊話,所以,隻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馬上就會把手放下來。

如果一個人不是在說謊,那麼,他在觸摸鼻子的時候,一般是要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會兒,或者搔抓一下,而不是隻輕輕地觸摸一下就離開。

這是一種比較世故的做法,說謊者借這個動作轉移注意力,掩飾內心的慌亂。

3.摩擦眼睛

人們在說謊的時候,往往會去摩擦眼睛以避免與人的目光接觸。如果男人說了謊話,在摩擦眼睛的時候通常較用力,如果是說大謊時,他會選擇轉移視線,比如用眼睛看著地板。如果女人說了謊,他們通常會在眼睛的下方輕輕地揉。這樣做一是為了避免動作粗魯,二是怕弄壞了自己的妝容。為了避開對方注視,她們常常眼看天花板。

4.拉衣領

專家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說謊時,往往會引起敏感地感覺到麵部和頸部的組織有刺痛感,必須用手來揉或搔抓才可以。說謊的人在說完謊後,感到對方懷疑他時,就會感覺脖子好像都會冒汗,這時他會下意識地拉一拉衣領。

5.搓耳朵

這種手勢常暗示著聽者沒有聽出謊言。搓耳朵的變化形式還包括拉耳朵,這種手勢是小孩子雙手掩耳動作在成人動作中的一種重現。搓耳的說謊者還會用手拉耳垂或者把整個耳朵朝前彎曲在耳孔上,後一種手勢也是聽者表示厭煩的標誌。

6.撓脖子

說謊者講話時常用寫字的那隻手的食指撓耳垂下方部位。並且這種動作通常是要撓上五次左右才停止。

這種動作也代表了懷疑或不能確定的意思,說話者也許正在想“我無法確定自己說的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

7.視線和手指方向相反

當一個人正在絞盡腦汁捏造事實的時候,肢體的反應往往沒有辦法與視線同步。所以,當你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暗示他在捏造事實。

8.舔嘴唇

這個動作是一種安慰行為,能讓超級緊張的說謊人鎮定,也是說謊者在發慌時的常用表情。

9.抓撓耳朵

小孩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罵會用兩隻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成年人則會用抓撓耳朵的手勢。抓撓耳朵的手勢也有多種變化,包括摩擦耳廓背後,把指尖伸進耳道裏麵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個耳廓折向前方蓋住耳洞,等等。

當人們覺得自己聽得夠多了,或想要開口說話時,也可能會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

抓撓耳朵也意味著當事人正處在焦慮的狀態中。查爾斯王子在步入賓客滿堂的房間,或者經過熙攘的人群時,常常做出抓撓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勢。這些動作顯示出他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然而我們從未看到查爾斯王子在相對安全私密的車內做出這些手勢。

10.東張西望

通常說謊者在說完謊話後,會東張西望,躲避聽者的視線。說謊的時候東張西望的人通常比較膽小怕事,其實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會說謊,對於說謊感覺像做了虧心事似的,而且心中受到了譴責,心中已經考慮到如果謊言被揭穿就準備接受對方的懲罰。

這樣的人通常都是善良老實,為人處世以誠相待的人,他們一般不會說謊,說謊必定有一定的原因,所以他們不是不可以原諒的。在發現他們說謊時,可以詳細了解他們說謊的原因,然後盡量原諒他們,告訴他們以後不要說謊,這樣他們對你會產生極大的好感。

11.認認真真做其他事情

有些人在說完謊話後會裝作若無其事地去做其他事情,這是非常高明的說謊者,需要我們結合其他方法,進行仔細辨別。通常這樣的人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說謊經曆,在他看來,說謊就像是家常便飯。他們不一定有很大的年齡,他們能夠鎮靜地對待說謊,說明他們的外部環境相當惡劣,所以,他們選擇說謊,這也是他們適應環境的一種方式和謀生手段。

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心地很壞,可能是處於環境原因而迫不得已說謊的,他們也有心地善良的一麵,但這往往被他們的桀驁不馴所掩蓋,所以,如果發現這樣的人要改變其周圍的環境,讓其重拾信任和樂觀。

從說話方式捕捉說謊跡象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說話特點,即使是同一件事,讓兩個人來敘述,可能都會聽出不一樣的感覺來。許多說謊者之所以穿幫,不是他們掉以輕心,也不是他們謊言編得太馬虎,而就在於他們的說話方式無形之中就出賣了他。一個識謊高手,完全可以從不同的說話方式中辨別出說謊者的真偽。

1.聲音或過高或過低,且不流暢

如果一個人說了謊話後,因為心虛說話聲音會不自覺地降低,為了讓自己看上去很正常,他會主動把聲音提高,但他提高後聲音往往不會和平日裏說話的聲音一樣,所以當你發現他說話的聲音突然變得很高時就要該思考一下他說的話了。比如如果某位女士在問老公剛剛是誰打來的電話時候,他突然開始像喜鵲一樣說話,這位女士就要警惕了。

出於恐懼,說謊者還可能講起話來會不清不楚、囁囁嚅嚅的,而且講話聲音較小,一點也不熱切,那些話好像是硬擠出來的。並且說出的話丟三落四,一點句法結構也沒有,還可能會結巴、說錯話。

2.語速過慢

一家公司在招聘一些員工的時候,使用了一個“回應計時測驗”。他們詢問前來麵試的應聘者是否能夠接受加班,或與某些人共事,為某些人服務是否會感到不自在。當應聘者一一回答完後,公司並不會注意其回答的內容,而是看應聘者回答問題時所花時間長短,花越長的時間回答“沒有”,“不會”,所獲得的評分就越低。

其實,這家公司就知道從語速上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說謊。這家公司提出的這些問題關乎工作態度,並需要內在的運作程序。工作態度積極的人,很快就做出回答。存有偏見的人則需要較長的時間考慮問題之後才說出答案,他們試圖說出“正確”的答案,因此,與單單給出一個誠實的回答所需的時間相比,他需要更長的時間。

3.語言中剔除自己

說實話的人則會無所顧忌地強調句子中的人稱代詞。但是騙子很少或根本不使用“我”或“我們”之類的人稱代詞。

他們在說謊的時候,會本能地把自己從謊言中剔除出去。比如,會用“車壞了”代替“我的車壞了”,因為他們認為總是反複地強調“我”,會讓人懷疑。然而如果一個人反複地省略“我”,就值得懷疑了。

說謊者也不強調語氣的表達。常會說一些不痛不癢、曖昧不明的句子。例如,他不會說“我們玩得很開心哦”,而是說“很不錯”“還行”。

誠實的人表示同意或否認某件事時,他會拉長句子頭一兩個字的音調來強調,例如“不——是”,“是——的”。而說謊的人不會這樣說話。

4.複述中有停頓,有漏洞

高明的說謊者都會在事先排練好自己想要說的話,所以,在他人麵前能夠準確複述先前講過的謊言,然而當他們本以為再重複一遍就可以萬事大吉的時候,你卻讓其再重複一遍的時候,他因為沒有心理準備,頭腦已經鬆弛下來,說出的話就會和之前的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