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舍得舍得,要能舍才能得。我把一個終身有保障的工作辭了,到澳洲去學習,希望能夠遇到好的國學老師來教導我。確實這一份心真切了,好的老師就到你的麵前。我在澳洲學習的時候,楊淑芬老師就坐在台上講解《德育故事》。《德育故事》是中國幾千年來七百多個聖賢人用他們的德行演出來的曆史。這些故事分成八個綱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隻楊老師指導我,我的身旁也有一位長者非常提攜我,他姓盧,我叫他盧叔叔。他曾經擔任雅馬哈的總裁,底下的員工八萬人。諸位同學,希不希望這樣的長輩指導你?那怎麼辦?是不是趕快花點兒錢去攀攀關係?花錢攀的都不是真正好的因緣。
人生的規劃,首先從我們這一念心開始修正起。當我們這一念心出來的時候,人生的因緣,所遇到的朋友、老師變化都會非常快。經由這幾位長輩的指導,我省去了很多摸索和冤枉路。
我在澳洲待了半年,之後又回台灣半年。而我在台灣的那一段時間,有機會去台中。台中是中國文化講學最興盛的地方,從1949年就開始講,已經講了五十多年。在講學的老師當中,有一位老師叫徐醒民,他已經將近八十歲了,老人家非常慈祥。我有心要學中國文化,這位老人家很高興,他說:一個三十來歲的人要學中國文化,很少見。隔天我去拜見這位長者,去的時候他剛吃完飯,我一進去,這位老師就一直盯著我看,然後很關心地問我:多大年紀啦?家在哪兒?就一直問。言語之間流露出他們這些人時時都想著要把好的中國文化承傳下去,但現在受教的人太少了。
所以相同的,體會到中國醫術精髓的長者也一定時刻想著:我有責任把這麼好的東西傳下去,但是就怕沒有肯學的晚輩。所以今天我們走在弘揚中國文化的路上,能夠印證自己的善心可以感來善人的指導。諸位同學在中醫的領域裏,一定也能透過自己的願心,感來很多的好老師跟同學來指導、來協助我們。所以今天一定要有這個誌向,我們往後的人生才能夠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