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構建孩子起飛的動力係統(3 / 3)

2.得到賞識的地方--閃光點,會被孩子自己放大,讓自己的優勢更加突出、明顯。

3.孩子會以時常得到賞識的優勢為中心,發展其他方麵的長處,形成個人心理上的優勢擴展效應。

4.賞識和讚美孩子,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他取得成績時,多給他讚美和掌聲;在遇到困難時,則要進行鼓勵,讓他勇敢麵對困難。父母的一句鼓勵會讓孩子獲得無窮的力量和勇氣,父母的一句讚美也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5.當孩子在得到鼓勵、讚美和賞識的時候,孩子內心的感恩心理開始起作用,“你欣賞我,我一定要好好表現,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這種心理除了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之外,每個人都有,而且是一種積極的、正常的正麵心理現象。這種心理現象會讓個人把以後的事做得更好。因此,在日本教育界提倡培養孩子強烈的“不辜負他人對自己的期望”的意識就是以這種心理現象為根據。而父母隻要做到了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為其閃光點提供充足的證據,並讚賞它,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這種心理現象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孩子會回報父母、不辜負父母,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既融洽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又增強了孩子的感恩心理、孝心和責任心,還為孩子提供了自我發展的強大動力。

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希望

希望就是未來,就是目標,就是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就是心中最關切的盼望,就是自己長久以來的期望,就是自己一心想實現的願望。

有一句話這麼說:“哀莫大於心死。”隻要心還沒有死,就會有希望。讓孩子心中充滿希望,孩子就會為自己的目標去奮鬥,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如果孩子都感覺到沒有希望了,那麼孩子就沒有繼續前進的動力了,沒有了動力,自然會停下來。

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動力,就要讓孩子心中充滿希望。保持希望的最簡單辦法是:設定目標,為目標製訂一份可行的計劃,然後堅持不懈地去做。

目標的力量非常巨大,無數的成功事例和研究結果一致表明,堅持為自己設定目標的人,比那些從不設定目標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設定目標至少有以下幾點作用:

1.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2.更容易集中精力。

3.表現出更多的自信。

4.效率更高。

5.壓力更小,焦慮更少。

6.目標讓注意力和行動得以聚集。

7.目標可以動員起發奮的精神和精力,可以讓孩子從無精打采的狀態中恢複生氣。

8.目標能夠讓人堅持。

9.目標可以促進孩子去尋求實現目標的方法。目標的確立讓孩子有了“方向感”,不管做什麼事都有目的性,感覺到生活有奔頭,注意力被集中到結果和成果上,可以減少其他因素的幹擾。

有了目標之後,製訂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詳細的計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避免浪費更多的時間。

有了目標,有了計劃,不去實施,不過就是一張廢紙。空想家與行動者之間的對比似乎既簡單又淺顯,但是卻蘊含著極高的智慧,預示著一個人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命運。太多的人在坐等機會的自動降臨,在期待某個時刻、以某種方式、在某一天自己一覺醒來便會夢想成真,結果是糊裏糊塗地時間就悄悄地消失了。智者和愚者的區別就是:智者目標明確,愚者糊塗度日;智者善於製訂計劃,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智者與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歡單打

獨鬥;智者挖掘自身潛能,愚者隻會埋頭苦幹;智者付諸行動,愚者耽於幻想;智者雷厲風行,愚者拖遝懶惰;智者標新立異,愚者盲目從眾;智者未雨綢繆,愚者亡羊補牢。

目標明確,並且能夠持之以恒地去行動,這是最好的習慣,它能夠讓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取得巨大的成就。

經過不斷的訓練,從今天就付諸實際行動,然後把它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將會伴隨孩子一生!

為孩子提供恰當的方法指導

唐代韓愈在《師說》中講:“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孟母三遷”是為了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環境,“擇師而教”則是尋找好的教育方法。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對世界的了解比較少,父母和老師的指導是他學習的基本途徑,而所謂“名師出高徒”,則是說“名師”的教育方法好。

對名師的理解應該是:首先,名師“通人性、懂人理”,即名師知道“人”是從小孩子成長為成年人的基本規律,懂得人對知識的吸收和學習不是外力作用的結果,而是由孩子自身的需求形成的內在動力在起作用。名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對孩子的啟發教育,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即所謂“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學習才可能產生效果。其次,名師注重教育方法,在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的基礎上,主要對孩子進行啟發和引導,讓孩子經過對知識的吸收、思考、轉化過程,把現有的知識轉化為孩子自身的知識,形成孩子自己的知識背景,可以隨時隨地運用。學習知識的目的全在於運用,而名師則是教育學生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當中。第三,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點到為止。

當然,這裏講的名師絕對不是現在中小學裏用強迫和補課等方法以磨滅孩子的天性和消磨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為代價的老師。獲得優秀考試成績的學生,高考結束後以撕書、燒書來發泄心中的憤懣就是典型的例子,還能夠指望這樣的孩子會終身學習嗎?

在中小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最差勁的老師是那些隻會敘述課本知識的老師,就是學生所說的“照本宣科”。最普通的老師是會講解的老師,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解給學生,學生最“喜歡”的就是那種不厭其煩地講解的老師,上課講、下課講、補課講,經常下課十分鍾也不放過,因為這樣學生就可以不用自己再思考了,隻需要聽、背就可以了,這種老師在學校肯定每年都是“優秀教師”。在學校能夠為學生作示範、能夠啟發性教育學生、能夠啟迪學生智慧的老師簡直就是偉大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在中小學校不多,而且都是經常受到排擠的極其普通的老師,可是他們才是真是的教書育人的人。

為孩子提供恰當的方法指導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教育和指導孩子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引導、教育孩子。這種情況下可以請教老師,在請教老師或求教於專業機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老師的基本素質,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啟迪孩子的智慧,讓孩子終生受益,一個不好的老師則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為孩子提供方法指導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指導孩子正常生活,培養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技巧和方法。

2.指導孩子如何與其他孩子交流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3.指導孩子學習文明禮貌,提高個人修養的技巧和方法。

4.指導孩子提高個人能力的技巧和方法。

5.指導孩子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6.指導孩子學習,快速掌握知識,提高掌握知識的效率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