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必須從善如流,聽得進逆耳忠言
常懷律己之心者,身邊總有幾個敢捋虎須的諍友,這些諍友有正義之心,敢講真話、直話。俗話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隻有諍友的真話直言才能幫助自己在道德選擇時不逾矩。
從善如流,曆來就是一種美德。曆史上凡有所作為的人物,無不從善如流,虛心納諫,誠摯地聽取他人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說過:“我們黨是為人民服務的,不論誰提出的意見,隻要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辦。”在現今,多數公務員具備了兼聽則明的睿智,虛心納諫的誠意和聞過則喜、自我批評的胸懷,真正做到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度量。這樣的公務員,在尊重群眾、貼近群眾、依靠群眾的同時,也獲得了群眾的擁護和愛戴。但還有少數公務員在潛意識裏總以為比群眾高明,比下級高明,難以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難以容忍質疑和反對聲音。這些公務員難以從善如流,從而隔絕了自己,最終使自己跌了跟頭,犯了錯誤,於人於己有害無益。
聽得進真話、直話,特別是聽得進刺耳的話,是律己的重要前提。一個領導不可能事事當諸葛,也有決斷錯誤卻自以為正確的時候,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有從善如流的雅量,聽得進不同意見,能夠及時中止自己的錯誤決策,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可惜的是,人往往很難做到從善如流——因為這裏的“善”很多時候是一種難以發現的好處,是對自己過失的指摘,所以許多人經常會“聞過則怒”,不樂意或者討厭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致使自己不能夠知道自己的過失,也沒辦法改正自己的過失,最後損人害己。所以,人們常常把“從善如流”與“聞過則喜”連在一起運用,來讚美那些善於接受別人意見並迅速克服不足的人。
從善如流與剛愎自用是對立的。不能從善如流者往往剛愎自用。紙上談兵的趙括,驕妄自大,就是因為沒有“從善如流”這樣的胸懷、這樣的品德,而剛愎自用,最後在長平之戰中被亂箭射死,損失趙國四十萬官兵。三國時期的蜀國言過其實的大將馬謖,也是由於沒有“從善如流”這樣的品德,剛愎自用,而痛失街亭。當一個人變得剛愎自用,就無法從善如流,也不再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了。
(4)必須注意律己之親,管好身邊人
律己,其實應該包括自己親近之人。很多時候,公務員不是自己失德,而是與自己親近之人的失德,並因他們的失德,把自己也拉進了失德的泥淖。
建國時期的老幹部,大都對自己家裏人約法三章。陳毅在擔任上海市第一任市長時,就對家人和子女“約法三章”:一、穿土布衣,大孩子穿了再輪給小的孩子穿;二、不坐公家的小汽車;三、辦任何事都要嚴格按製度來。後來他寫的《示兒女》一詩,更是廣為流傳,詩中既寄托其殷切希望,也有諄諄告誡,在教育子女方麵樹立了一個良好典範。當代人並非不重視子女教育,但在對待子女教育的問題上,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普遍盼望子女成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許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將來能做大官,發大財。已經很少再有人向子女灌輸“為人民服務”的“革命”思想了。更有一些當官的子弟,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長大後又借著父母的政治資源,占據了平民百姓家子女所缺乏的優勢地位。有的雖為“紈絝子弟”,不學無術,但卻是神通廣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財源滾滾。那些做父母的,身為高官,手握重權,對子女或疏於管教、或溺愛縱容。對他們的種種劣跡,有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幹脆同謀作案,合夥撈錢。
身邊人包括自己的愛人及親友,公務員也要注意管好他們,不讓他們拉大旗做虎皮,打著自己的牌子四處做有損其形象的事情。這其中,尤其不能被“枕頭風”刮倒。揭開某些男性貪官們的家庭內幕和貪汙腐化的曆史,大都與“貪內助”有幹係。她們中,有的直接插手丈夫手中的職權,大肆撈取好處;有的則是強吹“枕頭風”,促使自己的丈夫背棄了“宗旨觀念”,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思想統統拋到九霄雲外。於是,妻唱夫隨,狼狽為奸,貪贓枉法,最終落了個身敗名裂,成為人民的罪人。因此,公務員對於來自身邊的枕頭風,必須明辨是正風還是歪風,正確把握好自己:正風促己廉,當常聽常悟倍加珍惜;歪風害己貪,須拒聽拒行勿受左右。
我們應該看到,社會上不少人千方百計和公務員套近乎、交朋友,想成為領導的身邊人。這些人並不是想和領導建立什麼真正的情誼,也不是想和領導們切磋學問、交流思想,而是看中了領導們手中的權力。所謂“沒權鬧市無人問、有權朋友擠破門”是也。為了使公務員手中的權力為其所用,那麼人會想方設法通過“公子路線”、“夫人路線”、“老鄉路線”、“戰友路線”、“同學路線”和公務員拉關係、套近乎,想其所想,送其所需,對其進行感情投資,從而成其領導身邊人。往往,一旦那些手握一定的權力的人因為不能克己自律,讓這些人近身,就會可能被這些人點中穴道,成為這些人的俘虜,最終就必定沉淪。
13.不以權謀私
公務員不應以權謀私,認真治理公務員以權謀私問題,應該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堅決斬斷以權謀私的利益鏈條
一要著力解決招投標方麵的突出問題。政府機關幹部、公務員家屬及其身邊工作人員、國有企業、國有金融機構、高等院校負責人不許以任何形式幹預、操縱招投標活動。這要作為一條“高壓線”,誰碰就依法處理誰。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招投標有形市場。加強招投標活動和標後監督管理。對借用資質投標和出借資質收取費用、違法違規轉包分包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二要依法治理土地和房屋征收征用中侵害群眾權益問題。認真貫徹落實《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收房屋、搬遷、臨時安置、停產停業的補償,要切實保護群眾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允許行政強製拆遷,不得采取暴力和威脅等手段強迫搬遷。抓緊研究修改《土地管理法》有關集體土地征收和補償的規定。三要深化行政體製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減少一些政府部門過於集中的權力。繼續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製度,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重,清理和壓縮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加快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又相互製約的運行機製。完善政府部門內部機構設置,決策、執行、監督職能要相對分離、相互製約。加強對“一把手”權力行使的監督製約。完善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製,加大決策過程和結果公開力度,防止個人獨斷專行。進一步健全和加強決策責任製度和問責製度。
(2)切實加強公務員廉潔自律
一是認真落實公務員個人事項報告製度。公務員必須按要求如實報告本人收入、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事項和配偶子女移居國外境外的情況。加強對製度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真正使這項製度在反腐倡廉、幹部作風建設和幹部考核使用方麵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堅決整治收送禮金問題。嚴肅查處公務員以各種名義收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的行為。對收送各類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商業預付卡的,以收送同等數額現金查處。要盡快研究提出治理措施,完善管理製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利用商業預付卡行賄受賄。三是加強國有企業負責人廉潔自律。嚴格規範國有企業負責人職務消費行為,堅決製止與企業經營管理無關的職務消費行為和奢侈消費風氣。禁止國有企業負責人通過同業經營或關聯交易為本人、親屬或特定關係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合理確定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製,接受公眾監督。
(3)堅決遏製奢侈浪費和形式主義
一是繼續嚴格控製和壓縮行政經費。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三公”支出要進一步削減。因公出國出境團組數和人數也要減少。開展公務用車專項治理,抓緊研究推進中央國家機關公車管理使用改革。公務出差、公務接待要嚴格控製經費,嚴格執行標準,嚴禁贈送禮品,一律吃工作餐。二是進一步減少會議和文件。政府領導原則上不參加部門會議,要自上而下形成製度。會議經費預算要單列,並嚴加控製。未經批準,不得以政府或部門名義和使用財政資金舉辦各類論壇、研討會。嚴格控製以政府或部門名義舉辦或參與舉辦國際會議。進一步清理壓縮各類節慶活動。要大力減少發文數量。今後凡是不涉密的文件,都要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發布,不再另行發文。三是繼續深化行政經費管理改革。全麵推進國庫集中收付製度和“公務卡”改革。兩年內將這兩項改革覆蓋到各級政府及所屬預算單位,做到部門行政經費由部門財務審批記賬,國庫集中支付和動態監控。要進一步清理部門銀行賬戶,任何部門不得讓下屬單位代存代管資金,否則按違反財經紀律處理。四是大力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各級政府財政總預算和總決算、部門預算和決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等預算和決算,都要向社會公開。特別是行政經費,包括出國出境、出差、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會議等支出要詳細公開。各類預算執行和決算的審計報告也要向社會公開。
14.勇於同腐敗現象作鬥爭
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部門和單位執紀不嚴、查處不力,有的怕查了案子亂了班子,影響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穩定;有的怕查出問題後“家醜外揚”,影響自己的政績;有的怕“拔出蘿卜帶出泥”;也有的怕得罪別人,遭到打擊報複,影響自己的前程,等等。因而對案件的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助長了不正之風的蔓延,以至於一些人頂風違紀、胡作非為,置黨紀國法於不顧,把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當成了謀取一己私利的資本。
作為一名公務員,要敢於同腐敗現象做鬥爭,必須敢於動真格的,碰硬的。公務員要帶頭克服明哲保身、怕得罪人的好人主義庸俗作風,要盡職盡責地抓好本地區、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敢於堅持原則,勇於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發現不良苗頭,要及時提醒及時糾正。
作為組織上來講,要建立健全教育、製度和監督並重的反腐敗體係。一定要克服畏難情緒,排除來自各方麵的阻力,對腐敗現象,不管涉及什麼單位、什麼人,都要一查到底。對所作出的錯誤的用人決定要堅決撤銷,對當事人要嚴厲處罰,決不姑息遷就。對買官賣官者尤其要從嚴查處,並堅決繩之以黨紀國法。同時,要嚴格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的規定,對問題嚴重的有關單位主要領導人追究領導責任,給予必要的處分,以切實改變一些地方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
15.弘揚傳統美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經濟實力進一步提高,但自身的道德水平卻相對滯後,令人擔憂。在經濟利益的追求競爭中,傳統美德正在逐步淪喪,人性冷漠迅速蔓延,社會矛盾因素與日俱增,構建和諧社會正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現階段和諧社會的建設,重在弘揚傳統美德。
弘揚傳統美德有利於提高公務員的自律意識,加強自身道德建設。當下,公民自律是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是每個公務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弘揚傳統美德,能夠使人們在追名逐利的競爭中,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放鬆;在仁、義、禮、智、信的熏陶下,人們的內心會重新建立規範的道德標準,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自覺維護社會道德風氣。弘揚傳統美德也有利於提高社會的他律意識,形成社會監督合力。在現階段道德鬆弛、管理乏力的社會背景下,他律的作用不可忽視。弘揚傳統美德,通過道德教化,能夠使人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道主義等情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形成良好的公德體係,從而科學地指導公民的他律行為,群眾、媒體及政府能夠有效對道德失範的行為進行嚴格監督、打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