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的就是這樣的生活。
這是她接受的教育告訴她應該追求這樣的生活。
說她名媛交際花也罷,太太的客廳也好,她那個階層的定的就是這個調,追求的就是這樣的生活。
你可以說她裝腔作勢擺譜,看不慣。
她會心平氣和地送你一壇醋。
你可以挖苦她虛榮虛偽,虛張聲勢。
她不加理會。
這就是這個階層的人的一種處世態度。
徐誌摩,論家世才學都不差,富商公子,金庸、瓊瑤、錢學森的表哥。
說是百裏挑一也不為過。
可要是想娶林徽因還是差了點。
他是喜歡她的,她就是他所追求的洋派女子。
有著新思想和美貌。
讓他匍匐在地。
但他不能給她想要的生活。
他家裏有舊式婚姻的妻子,還有孩子。
他是掙不脫的。
就像困在籠中的鳥。
跳得再高,也摘不到天邊的星星。
隻能仰望。
張幼儀其實也不差啦,她祖父是知縣,父親是富商,她是師範肄業生。
她和徐誌摩是差著一截兒,但也差不了多少。
說高攀也高攀不到哪兒去。
倒也算門當戶對。
如果真要挑毛病的話,就是張幼儀沒有留過洋,不是洋學生。
這就是徐誌摩的痛處。
他是留洋的高材生,新時代的青年,理應走在時代前列,引領風潮,穿西裝,說洋文,傳播新思想。
不想卻被家庭束縛,拖後腿,成了笑話。
他不想要封建的婚姻,不想要保守的妻子。
他想要自由戀愛新式婚姻,洋派的妻子。
雖然陸小曼沒有留過洋,可她自幼受洋式教育,讀教會學校,有英國外教,還給顧維鈞當過翻譯。
這和留過洋也沒什麼區別。
所以他能容忍陸小曼的種種,因她作風洋派,會跳舞懂交際。
就連她吃飯的時候,腳要放在凳子上也是美的。
但他不能容忍張幼儀,對她的一切都看不慣,百般嫌棄。
連她懷孕了,他都要逼著她打掉。
嫌棄到骨子裏。
殘忍至極。
他和張幼儀離婚了,中國第一樁西式離婚案。
他娶了洋派的陸小曼。
這讓他覺得很有麵子。
從此可以活在他夢寐以求的天堂裏了。
可他掏空口袋也養不起她。
日子窘迫。
沒有麵包的愛情,心也會死。
他不喜歡她跑舞廳,花錢如流水。
她嫌棄他沒有足夠的錢,不能讓她過富足的生活。
他就算和林徽因結婚了,也會是這樣的結局。
這是林徽因早就想到的。
她才沒有選他。
隻有他還那麼傻傻地一輩子都癡癡的戀著。
為了趕去聽她的演講,墜機而亡。
張幼儀說來真的不差。
她很懂得與人打交道,也很會賺錢。
離婚後,她打理徐家的產業,擔任銀行總裁,時裝公司經理,炒股置產,成了女富商。
她移居國外,過著舒適的生活。
她對兒孫都用中式教育,並沒有被真正洋化過。
林徽因病重,要見張幼儀。
張幼儀帶著兒孫去見林徽因,說: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要見我,是不是要看我醜還不懂講話。
失敗的婚姻帶給她沉重的打擊,很多外國人追求她,她都覺得自己沒有魅力,不值得被愛。
她一直都沒有原諒徐誌摩,但她說她是最愛他的。
很多年後,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她原來的鄰居,一個香港中醫,一起重遊康橋,感歎自己也曾年輕過。
那段時光留給她的創傷已被歲月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