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盼盼
兒童不識衝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關盼盼
李商隱有個兒子叫白老。
一個小孩子怎麼會取這個名字呢。
說來話長。
大唐情聖李商隱情場得意,官場失意。
一生襟抱未曾開。
但他情聖稱號並不是浪得虛名。
他年少時喜歡鄰家女子柳枝。
約好相見。
隻因他急赴長安而失約。
再相逢。
柳枝別嫁他人。
他上山學道。
遇到多情女道士宋華陽。
又無疾而終。
一襲白衣下山博功名。
屢試不第。
幸有好友令狐綯暗中相助。
他才得中。
也不知麼腦子一熱就娶了好友政敵之女。
幾番鄙薄打壓。
生活貧苦。
他硬著頭皮去找高居相位的令狐綯。
這才安穩下來。
他生了個兒子。
聽聞白居易說來生願投胎做他的兒子。
便將兒子取名白老。
一了所願。
白居易為什麼對李商隱崇拜得五體投地。
甚至要當他的兒子呢。
原因很簡單,李商隱是大情聖啊。
白居易很喜歡他的詩,也羨慕他的敢愛敢深情。
才子惜才子,惺惺相惜。
白居易少年時就名動京城。
十六歲時,他拜見顧況,顧況看了他的拜帖大笑:長安米貴,居不易。
待他以草賦詩一首。
顧況不笑了,大為讚賞:才如此,居也易。
他便從此聲名大振。
十九歲時,他愛上了美麗的鄰家女。
那個十五歲的少女,貌美勝天仙,眉目如姮娥潔如蓮。
他癡癡地看著佳人站在碧紗窗下繡床前教鸚鵡唱歌的倩影。
願作比肩獸,願作連理枝。
門不當戶不對。
任憑白居易苦苦哀求。
白母執意棒打鴛鴦。
事出有因。
白母與白父本是舅甥。
原就備受爭議的白家。
不能再有差錯。
成為眾矢之的。
白居易無奈,遠赴長安,發誓終身不娶。
縱使相逢,脈脈不得語,阿母在側不敢啼。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鎖鳥,利劍斬斷連理枝。
潛別離,暗相思,苦在心兮酸在肝,隻恐後會無期。
長夜寒衾,一對獨眠人。
離憂惆悵,兩情千裏同。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無由。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坐看落葉,滿眼愁。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他把這滿腔的情與恨化作傳唱千古的《長恨歌》。
熬到三十六歲時,白母並未回心轉意,而是逼迫兒子娶妻。
婚後的白居易很落寞。
夫妻本同命,安貧樂道,偕老同欣欣。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無奈妻子楊氏不讀書,性驕奢。
新婚便吵鬧不休。
他越發感念舊人。
時常拿起戀人所贈銅鏡。
隻覺憔悴。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秋雨孤燈,宿空堂。
相思入愁腸。
他的母親悍妒成疾,賞花墜井而亡。
而他卻寫了賞花詩,被彈劾,貶江州。
在江州,他卻意外地與舊日戀人相遇。
這十年後的重逢,兩人都懷疑是夢中。
白發添恨,娥眉減容。
歡會苦短,轉眼成空。
潯陽江頭夜送客。
舟裏琵琶女弦上訴苦。
江州司馬青衫濕。
等他再回首尋覓時,戀人已不知所蹤。
年近垂暮。
他不再牽掛舊情離殤,也拋卻黎庶悲哉。
甩袖赴蘇杭。
馬蹄的的。
縱覽江南好風景。
江花紅,江水藍。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春飲竹葉酒,吳娃帶醉舞。
高官厚祿。
他過起了滿耳絲竹的生活。
小蠻腰,樊素口。
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
玉管聲裏,翠釵紅袖圍。
十聽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朱顏不再,及時行樂。
醉生夢死。
不知今夕何夕。
也無端扯進一樁韻事。
白居易幼時曾往來徐泗間。
因此與守帥張愔頗有交情。
張愔有一美妾名關盼盼。
能唱長恨歌,善跳霓裳羽衣舞。
張愔還給她建了燕子樓。
白居易成名後,四處閑逛。
張愔素慕白居易詩才,便設宴相邀。
還叫出關盼盼於席間獻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