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往秋來年華去,唯有宮中月仍圓。
空寂寞。
到白頭。
閑憶舊時。
縱然僥幸出宮。
不知家中還有誰認得。
宮女也不是向來逆來順受,她們也懂得反抗。
曆史上就發生過好幾起宮人殺死皇帝的事件,比如嘉靖時的壬寅宮變。
就算慘遭一身剮,也要把皇帝拉下馬。
當然,她們無法忍受深宮生活,逮到出逃的時機,就會逃走。
某年正月望日,唐中宗和韋皇後帶了一班宮人微服出宮。
街市人多,宮人們便趁此悄悄溜走了。
這樣出逃的機會不多,大多宮女還是在宮裏困守一生。
情似乎離她們很遠。
倒也不是沒有。
唐玄宗天寶年間,詔令宮人裁製軍衣,賜給邊塞軍卒。
某個守卒在短袍裏發現一首詩:
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
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
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
今生已過也,重取後身緣。
守卒上報主帥,奏明朝廷。
唐玄宗拿著這詩遍示六宮,問是何人所為。
一個宮女戰戰兢兢地出列,承認詩是自己所作,懇請皇上饒恕大逆不道之罪。
唐玄宗並沒有覺得她膽大妄為,降罪於她,倒覺得詩寫得不錯,動了惻隱之心,降旨將她許配給守卒,說:“我給你結今生緣。”
皇宮內苑並不是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宮人為了自己的愛情甚至不惜鋌而走險。
唐德宗建中年間,有個灑掃皇陵的宮人十分思念她的戀人,便吃下假死藥,她的戀人聞訊趕來,用百匹絲絹贖身,待出宮後,宮人複活,兩人得以重聚。
世上究竟有沒有假死藥,還未可知,又要遇到一個情深且富的,不是勝過大海撈針麼。
也許隻是杜撰。
縱難亦有法。
紅葉題詩就應運而生了。
晚秋時節,層林盡染。
宮苑裏紅紅的楓葉,牽動了宮女的情思,也惹來無端相思。
唐玄宗天寶年間,詩人顧況與人相約同遊東都洛陽。
影醉夕陽。
霜紅霧紫。
攜小舟吟賞。
他在禁苑旁的禦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有題詩:
一入深宮裏,年年不見春。
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顧況手裏拿著紅葉,吟詠再三,夜不能寐,輾轉反側。
披衣起身,遍尋紅葉。
月夜相對,朝煙凝望。
露濕紅新,秋色憐人。
西風過,紅葉落滿身。
他輕撫紅葉,心中漾起少年情,泛起相思意。
翌日,顧況題詩紅葉箋: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
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
臨風擲水,泛泛隨流。
葉逐水流,流進宮中,不知哪位宮娥拾起。
數天後,他到禁苑尋春,竟又得紅葉詩,居然與他唱和:
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顧況將紅葉揣進袖子裏,心裏想著宮裏娥眉婉轉的深情模樣,對著高高的宮牆長歎了一聲。
隨著他去長安遊學,他的故事戛然而止。
和他相比,詩人盧渥的故事就浪漫多了,堪稱豔遇。
唐宣宗時,盧渥到長安趕考,走到禁苑外柳林中,不經意間發現禦溝裏的紅葉似有墨跡。
他撿起一片紅葉,隻見葉上題詩一首: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又一個深宮裏幽怨的女子,紅葉題詩,願得到真情。
盧渥覺得新奇有趣,說:不知是寄給誰的呢,竟被我拾到了。
他將紅葉放進隨身背著的竹書簍裏。
不久,宮裏有批宮女被遣出,準其擇配。
盧渥便得以娶了一名宮女為妻。
成婚後,他和妻子說起自己曾在禦溝拾到紅葉之事。
妻子要看一眼紅葉。
紅葉取出,葉已枯,墨猶存。
妻子拿過紅葉一看,大吃一驚,潸然淚下,“這是妾身所寫,不想被夫君拾得。”
深宮有恨,紅葉有情。
這正是:
金殿風微拾墜紅,題詩聊寄玉溝東。
芳情有意隨流水,細字無心學斷鴻。
別館乍涼霜透幕,長門深夜月移宮。
才情偶爾成佳配,不道周南有國風。
(三)並蒂蓮開
儂既剪雲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晁采《子夜歌》
宮崎駿很有名,也許很多人都是看著他的動漫長大的。
可是長期以來,我卻對他的作品欣賞無能。
起初我知道他的大名,就是那部獲得奧斯卡獎的《千與千尋》。
我還特意找來看了看。
真的很抱歉,我實在看不下去。
隻因我無法懂得裏麵的人變來變去,還要變成愚蠢的豬,被不停抽打。
還有那些怪物。
忍了又忍,想看下去,不得已,還是放棄了。
但有一部與他相關的動漫,我竟然從頭到尾地看了一遍。
《竹取物語》。
雖然拍得不怎麼好,畫麵不夠精美,甚至有點粗製濫造。
尤其是竹子在成人禮上,聽到客人罵她醜,衝破道道門,掙脫身上的層層衣服,在鄉間奔跑的場麵。
但我仍然看得津津有味的。
它講的是一對鄉下夫婦在竹林裏撿到一個小女孩,把她養大,並用意外得到的財寶,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富庶生活。
在女侍的悉心教引下,她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但她一直都不快樂,心裏仍然對鄉野念念不忘的。
待她長大成人,有好事者吹噓她的花容月貌,引得王孫公子競相追逐。
他們為她不惜傾家蕩產,拋棄妻子,甚或殞命。
但所有這些都不能得到她的愛。
她拒絕了他們的求婚,也為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惑,不知道自己為何來到人世。
苦惱的她隻身回到年幼時的鄉村。
偶遇幼時的夥伴。
無奈他已娶妻生子。
她也滿懷感傷地告別親人,去往月亮了。
竹子是個單純並向往著愛的女子。
隻可惜她沒有得到屬於自己的愛情。
也許不隻她,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小小缺憾。
沒有愛的人生。
總是讓人在不經意間想起,皺起眉頭。
人海之中。
能遇到一個對的人。
幾率很小。
大概有幾萬分之一。
與你擦肩而過的人。
能成為伴侶的幾乎沒有。
可是有人卻遇到了。
而且還發生了奇異的事。
種下蓮子。
居然蓮開並蒂。
這才是真正的天賜良緣呢。
晁采就是這個幸運的女子。
煙雨迷蒙的江南吳郡,滿卷的詩情畫意,最不缺的就是書香門第,詩禮之家。
晁采便生活於此,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那日,適逢炎夏,她在庭院納涼,手拿絹扇,倚著修竹,看池中遊魚嬉戲。
百無聊賴,哼起了紫竹調。
歌喉婉轉,如黃鶯出穀初啼。
這讓門前化緣的尼姑聽到了,直呼妙音,待她見了晁采真人,便驚為天人。
尼姑到處亂走,逢人便誇晁采是世間少有的女子。
晁采芳名遠播,吳郡一帶的男子都爭相前往,想要一睹她的風采。
晁采卻誰也不見。
隻因她的心裏裝了一個人,便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那人便是與她青梅竹馬的鄰家少年文茂。
雖一牆之隔,卻不能見麵,仿似隔著千山萬水。
她隔牆扔了幾顆蓮子。
包裹著她濃濃思念的蓮子散落在心上人家中水池。
過了不久,文茂發現他家池中長出一叢蓮,待花開,竟是並蒂蓮。
他捧著那株蓮興衝衝地跑到晁采家,告訴她這件奇事。
晁采瞥了一眼蓮,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說:那蓮子是我扔的呢。
是麼,我原也猜到是你,看到花開,便來告知,文茂說,眼裏也含著濃濃的情。
晚風習習。
吹亂了姑娘鬢角的青絲,也吹動了少年的衣衫。
最情濃是年少時。
當心裏的小草長出綠芽。
晁采遇到真愛。
她默默剪下一綹頭發遞給文茂,從此後見物如見人,兩相不離棄。
此夜一別,又終日不得見,度日如年。
滴漏聲殘,輾轉反側,夜不成寐,擁被啼,枕上淚痕不知濕幾遍。
隻在夢中又見並蒂蓮,還是那般鮮妍。
一顆等愛的心卻蒙上了思念的塵。
秋末寒霜至,閨中愁濃時。
晁采坐在窗前,細細剪下水晶指甲,想送給心上人。
良會如春蠶吐絲,須耐心等待。
醉夢逢郎,私會繡房。
夢裏仍慌張,唯恐他人窺,四窗設屏障。
相思無解,相見無期,褰裳摘藕花,聊寄思情。
夜聽寒風響枯木,不知情郎今宵何以過。
玉杯挹起花池水,悄藏袖裏欲贈郎,濕卻素羅裳。
焚香禱願,來生與郎為一身。
花箋製詩寄情郎,書來字字苦。
郎贈金針玉鉤,儂報巾衣素縷。
郎欲係儂心,儂思著郎體。
這對苦苦相戀的小情侶,終於用他們的真情感動了雙方父母。
才子佳人,自應有此嗬,大人們歎道。
毫不猶豫的,擇良辰吉日行聘娶之禮。
婚後二人越發濃情蜜意,相敬相愛,過著神仙眷侶般的日子。
男兒誌在四方,文茂也不例外,縱有嬌妻相伴,他也沒有失掉男兒之誌,打算赴京趕考。
夕陽下送別,畫舟畔,君難舍,妾心愁,千叮嚀萬囑咐,一步三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