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情竇初開(1 / 3)

(一)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韓翃柳氏

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合演過兩部很著名的電影。

都是亂世的故事。

一部是《亂世佳人》,另一部是《魂斷藍橋》。

每部都很有名。

成就了兩人的演藝事業。

也賺盡了世人的眼淚。

相同的演員,相同的題材,卻演繹了不同的亂世情懷。

亂世悲情。

戰火連天的年代。

家園被毀。

妻離子散。

人如浮萍。

笑也是過,哭也是過。

有人在亂世裏存活,有人在亂世裏失去了音信。

男人如此,女人更是如此。

堅強如郝思嘉的,能活下去。

脆弱如瑪拉的,就此沉淪。

雖然兩部影片講述的都是亂世裏的愛情。

可都有些淒慘。

隻因參雜著戰亂。

人心惶惶。

沒人有心思真正談戀愛。

而愛情的浪漫也被戰爭的殘酷淹沒了。

郝思嘉喜歡氣質優雅的衛希禮。

可衛希禮已和梅蘭妮訂婚,便拒絕了她。

她一氣之下,成了梅蘭妮的弟媳。

這次婚姻完全是賭氣。

虛無縹緲,毫無意義,可笑的犧牲。

唯一幸運的是她成了寡婦,重獲自由。

所以,她穿著黑紗跳舞,絲毫也不別扭。

這是她的本性使然。

她的再婚和第三次婚姻便顯得成熟多了。

戰爭使她看到現實的殘酷,也變得理智。

把情感拋在一邊,生活才是頭等大事。

她霸道地奪了自己的妹夫。

又利用白瑞德的情感。

一個十足的市儈女人。

粗魯,野蠻,凶殘,貪婪。

還有愛爾蘭後裔對土地的熱忱。

一直都如此。

從未優雅過。

即便是戰前的受寵如交際花。

那也是登不得台麵的。

為優雅人所鄙夷。

她就親耳聽到過別人在背後說她的壞話。

就是她與白瑞德初遇時。

連最懂她的白瑞德也無法容忍她的種種咄咄逼人。

憤怒地離她而去。

而她似乎也不怎麼留戀他。

如果白瑞德回頭找她。

也許他們還能走下去。

指望她去找白瑞德求和。

那種事絕對不會發生的。

除非她是走投無路了。

才落魄得披了窗簾去找他。

她所能做的就是盡快找個能利用的人嫁了。

這叫物有所值。

她是個聰明女人。

懂得利用自己的資本去和男人交易,做等價交換。

才不會虧待自己呢。

尤其是在亂世中。

女人更應善用自己的這種資本。

為自己謀求更好的生活。

努力的活下去。

和郝思嘉相比,瑪拉就弱得多。

她同樣是個漂亮的女人。

也有過一段浪漫的愛情。

為了這份很快便消逝的愛情,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失去了工作。

重病。

淪落為流鶯。

戰亂為她的悲劇多添了幾份傷感。

可不管怎麼看。

她都不如郝思嘉潑辣有心計。

就算再貧瘠的土壤都能重建家園,重塑希望,活得很好。

一路披荊斬棘,風風火火,無人能擋。

她隻是個纖弱的女子。

失去應有的庇護。

就變得一錢不值。

就算遇到了真愛羅伊。

她也不能把握。

戰前錯過。

戰後也錯過。

隻有錯過再錯過。

相逢也是離散。

到手的幸福化成泡影。

是戰爭摧毀了她的幸福生活。

還是本質使然。

這似乎驗證了那句話: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她活得就是這麼不爭氣。

令人唏噓不已。

流出傷心淚。

郝思嘉和瑪拉就是女人在戰亂的年代活出的兩種不同態度。

無論郝思嘉和白瑞德,還是瑪拉和羅伊。

他們的愛情都沒有很好的歸宿。

與他們不同的是,就算是在戰亂的年代,中國唐代的一對戀人卻有完滿的結局。

情感撼動天地,更動人心弦

他們最終得以重聚。

這是個感人的亂世戀情。

唐玄宗天寶年間,當時名震京都的十大才子之一的韓翃,還沒有功名,羈留長安,僅靠與人交遊唱和維生。

他有一次去別人家做客,宴席間,他身為才子,自是談吐不凡,不同於眾人,惹人注目。

席上還有一幫姬妾作陪,給客人斟酒,歌舞助興。

那群姬妾裏有個柳氏長得很出挑,又善打趣作詩,聰明機靈,很得客人喜歡。

柳氏早就聽聞才子韓翃的大名,對他很是愛慕。

便多斟了幾杯酒,多說幾句俏皮話。

韓翃也很喜歡她。

二人在席間眉來眼去的。

醉眼朦朧間,韓翃便借著醉意拉了柳氏的手。

這動靜鬧大了,驚動了主人。

昔日司馬相如到卓家作客,琴挑卓文君,兩相愛慕,遂至私奔。

前朝也有李靖到楊素府中拜見,拐走紅拂的故事。

那家主人倒是很慷慨,有意成人之美,就把柳氏送給韓翃了,還資助他三十萬,讓二人得以成婚。

不久,韓翃登第,回家省親,把妻子柳氏留在長安。

誰料,竟發生了安史之亂這樣的事。

舉國紛亂。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國破日便是家亡時。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韓翃心係妻子,是他把她拋下,留她一人在長安的,他要找到她。

他四處派人查訪,這才得知妻子柳氏剪發為尼,寄居寺內。

隻要人還在就好,他也就安心了。

托人給妻子捎去一袋碎金,還有一封私信。

我離長安已久。

不知昔日章台上的柳樹,是否青翠依舊。

就算柳條低垂如舊日,也早被人折斷了吧。

柳氏是個聰慧的女子,她回了封信給丈夫。

年年芳菲節,折柳贈離別。

人離別,便遇秋風吹落葉。

葉落更有何人折?

韓翃收到妻子的信,心裏的石頭落了地,滿心歡喜。

他正打算動身去長安接妻子團聚。

沒想到發生了變故。

柳氏棲身的寺廟被查了,她被番將沙吒利劫到府裏,當了妾室,寵之專房。

韓翃很著急,卻也無可奈何,他人不在長安城裏,鞭長莫及。

很快,事情有了轉機。

唐肅宗收複兩京,韓翃也得到了一個進京的機會。

他入京麵聖,痛陳夫妻離散之苦。

肅宗對此深表同情,當即下詔,將柳氏判歸韓翃。

這對飽嚐戰亂流離之苦的夫妻終得破鏡重圓。

(二)紅葉傳書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盧渥妻

韓劇《大長今》裏長今的媽媽原是個宮女,因為知道秘密就被謀殺了,為了複仇,她也進宮當了一名地位卑微的宮女,曆經磨難。

宮廷裏除了皇帝後妃,還有為數眾多的宮女。

曆朝曆代的宮女都不下數萬。

隋煬帝時,宮女十萬。

唐玄宗時,宮女六萬。

唐朝的宮女是終身製的,一旦入了宮門,便不能出宮。

這些宮女大都是從民間海選而來,出身良家或有刺繡技藝,也有家人犯法被抓進宮中罰做勞役,還有一些宮女是由附屬國、官吏、公主進獻的。

宮女的使命就是服侍皇帝後妃,或是獻歌舞雜耍,以供宮中娛樂。

就是進獻歌舞的宮女也很不易。

舞來汗濕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

每一夜停燈熨禦衣。

最淒苦的便是守陵宮女。

陵園妾,顏色如花命如葉。

憶昔宮中被妒猜,因讒得罪配陵來。

漢成帝時,班婕妤失寵後便自請守陵,漢成帝死後,皇後趙飛燕被發配守陵,她便不堪受辱自盡。

宮中等級森嚴,隻有深得後妃信賴的宮女才有職位,普通宮女不識君王到去世時,去世後葬在野狐落亂葬崗,更沒有墓誌。

如果得罪了後妃,便落得很慘。

隋文帝時,獨孤皇後不許皇帝納妃。

皇帝寵幸了一個宮女。

獨孤皇後得知後,趁皇帝出獵,處死了宮女。

唐宣宗時,越地官吏進獻了一批歌舞伎,中有絕色女子,深受皇帝寵愛,賞賜無數。

伴君如伴虎。

皇帝說翻臉就翻臉。

一天早晨,皇帝突然不樂,說:明皇以一楊貴妃,天下怨之,我豈敢忘。

便召來美人,對她說:朕不能留你了。

左右侍從請放還。

皇帝說:放還,我必思之。

令宮女飲鴆而死。

宮女命如草介,被任意踩踏,真是苦命。

她們的一生從入宮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是一出悲劇。

少小離家別爺娘。

一入深宮不得還。

三宮六院,佳麗三千。

得寵為尊,失寵為卑。

相爭為誰。

宮苑寥落。

臉似芙蓉胸似玉。

春暖鳥聲碎,日照花影人獨立。

因愁厭鶯啼,又妒梁上雙棲燕。

獨宿空房,綿綿秋夜長,一夜無寐到天明。

爍爍殘燈照孤影,窗外雨打芭蕉添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