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逐愛之歌(2 / 3)

襄成君。

那個等船的少年。

還會覺得和他握手是越禮麼。

(二)趙津女娟《河激歌》

升彼河兮而觀清,水楊波兮杳冥冥。

禱求福兮醉不醒,誅將加兮妾心驚。

罰既釋兮瀆乃清,妾持檝兮操其維。

蛟龍助兮主將歸,呼來櫂兮行勿疑。

——《河激歌》

道德經裏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禍福相生。

國之將傾。

若得良臣力挽狂瀾。

便可度過劫難。

大禍臨頭。

隻能機智躲過。

因禍得福。

事雖少見。

但也還是有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生便如船行水上。

大風大浪時有。

風頭上躲過。

浪平時起。

起起落落。

終能否極泰來。

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天意弄人。

幾多磨難。

曆經曲折坎坷。

九死一生。

能否逃得過。

都憑個人造化。

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

男子得遇明君。

便可作賢臣良將。

國運昌隆。

千秋萬代。

女子若嫁良人。

當為賢內助。

家和萬事興。

門當戶對自是好。

灰姑娘也常有。

能讓名門貴胄青眼有加。

定不是尋常女子。

美貌。

青春能幾時。

以色侍君豈能長久。

色衰愛弛。

若得盛寵。

當有幫夫運。

機智過人。

才能長長久久。

趙津女娟便是這樣的奇女子。

她本是渡口小吏之女。

得嫁趙鞅。

誰說不是一樁奇緣呢。

趙鞅是晉國趙族貴族。

位列六卿。

國之棟梁。

趙武之孫。

祖上趙奢為名將。

功勳卓著。

世代忠臣。

一門賢良。

隻怪趙家娶了公主莊姬。

這位公主給趙家帶來滅門慘禍。

丈夫病亡。

莊姬便與人私通。

被趙家抓住了。

驅逐她的情.夫。

她便跑到宮裏。

向國君訴苦。

誣告趙家謀反。

國君下令將趙氏滅族。

趙武是莊姬在宮中所生的遺腹子。

得免此難。

他便是趙氏孤兒。

因國君念及趙家功勞。

他重獲爵位。

父死子繼。

傳到趙鞅這一代。

越發勤勉。

想要重振門楣。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隻有為國立功。

爭光。

也爭權奪勢。

他效仿祖上立戰功。

出兵伐楚。

渡河。

他派人告知渡口小吏。

待到了渡口。

小吏喝得爛醉如泥。

這怎麼能撐船呢。

誤我大事。

趙鞅氣得要拔劍處死小吏。

小吏的女兒娟見狀,害怕極了。

她抱著船槳就要逃。

趙鞅一眼瞥見,便說:你走什麼。

娟停住了腳,轉回頭,鎮定自若,說:父親大人他知曉將軍要渡河,擔心掀起風波,驚了水神,便備酒祈神護佑,卻不勝酒力,才致酒醉,將軍若要殺他,小女子願代父死。

這和你無關,趙鞅說。

看來,父親必死無疑了。

娟歎了口氣,說:我爹爹他還醉著,將軍若是把他處死了,他也不覺得痛,自然不知道自己犯了罪,就如同殺了無罪的人,將軍不如等他酒醒認罪後再處死不遲。

趙鞅聽了娟的一番話,氣消了,便把那小吏放了。

河還是要渡的。

誰來撐船呢。

娟舉起船槳,說:我來吧。

趙鞅神色凝重地說:行軍打仗乃是大事,不可兒戲,我怎麼能與女子同舟而渡呢。

娟答:戰馬有雌雄,將軍若要渡河,與妾同舟,又何傷乎。

趙鞅心悅誠服。

兩人一起渡河。

船到中流,娟唱起了歌。

河水清清水波漾。

爹爹祈福醉不醒。

小女擔心爹喪命。

將軍人好饒爹爹。

我持船槳送將軍。

水中蛟龍來相助。

早日凱旋我再迎。

趙鞅很高興,心裏說:我曾做夢娶妻,就是她了。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何必去往天邊苦苦找尋。

不若珍惜眼前良緣。

他拉住娟的手。

想和她行禮,結為夫婦。

娟卻不肯。

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怎麼能私自出嫁呢,她說。

她說不嫁。

趙鞅就不娶了麼。

他親自登門求娶。

送了彩禮。

三媒六聘。

明媒正娶。

迎娟過門。

立為夫人。

這位小小女子娟果然有幫夫運。

她進門後。

趙家一門榮昌。

幾代之後。

便是趙國。

(三)秦琴女《扊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