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逐愛之歌(3 / 3)

百裏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

百裏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今適富貴忘我為。

百裏奚,百裏奚,母已死,葬南溪。墳以瓦,覆以柴,舂黃黎。

搤伏雞。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貴捐我為。

——《扊扅歌》

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露。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

人生亦有四愁。

寡.婦攜兒泣。

將軍被敵擒。

失寵宮女麵。

落第舉人心。

是誰說世上男子多薄幸。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曲水宴。

簪花郎。

挑婿忙。

休怪薄情郎。

念他平生最快意事。

無非升官發財死老婆。

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

隻當了皇後十八天。

秦香蓮帶著兒子去尋夫。

差點被殺死在破廟中。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哭訴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情濃時,千般好。

一心想要他成人中龍鳳。

臨行前不忘叮嚀耳語。

勿念家裏。

男兒誌在四方。

前程最重要。

待到失去時。

才知道什麼最重要。

當年悔教夫婿覓封侯。

即便你能作莫愁。

躍入江中隨他去。

即便你能哭倒萬裏長城。

化作望夫石。

他不是柳下惠。

能坐懷不亂。

也不是守信的尾生。

能抱柱而亡。

倒也有例外。

像《琵琶記》裏的蔡伯喈和趙五娘。

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不久。

便分離。

蔡伯喈進京趕考。

趙五娘留在家中,侍奉公婆。

蔡伯喈應試及第,中了狀元,迎娶丞相之女。

而家中連年受災,爹娘因饑而亡。

趙五娘賣發葬公婆。

身背琵琶。

一路彈唱乞食。

京城尋夫。

相府彈唱。

夫妻得以相認。

幸福圓滿。

這故事純屬虛構。

蔡伯喈是漢時人。

何來科舉。

又怎能應試。

雖說這故事假托蔡伯喈不可信。

倒也真有其事。

隻不過故事裏的人換了。

不是蔡伯喈。

而是一個叫做百裏奚的人。

百裏奚家裏很窮。

可他是個很有才學的人。

他的妻子一心盼著丈夫出人頭地。

便讓他出去碰運氣。

臨走那天。

妻子殺了家裏的下蛋雞,用門閂當柴,煮了米飯。

給他吃。

百裏奚含淚吃下這頓飯。

若不封侯拜相。

誓不歸。

他周遊列國。

四處碰壁。

隻好給別人養牛。

秦穆公聽說百裏奚是個很有才學的人。

便用五張黑公羊皮換了他。

一見麵。

百裏奚侃侃而談。

果真很有見識。

便被拜為上卿。

富貴驕人。

卻平易近人。

行不坐車,熱不打傘。

從不帶護衛。

深得民心。

但他也忙得忘了妻子。

他忘了。

妻子卻沒有忘。

一天,他在府中宴會賓客。

觥籌交錯。

笑語喧然。

很是熱鬧。

歌伴舞起。

連府裏的浣衣婦都來湊熱鬧。

說要獻上一曲。

春風得意。

諸事順心。

百裏奚欣然應允。

浣衣婦在眾人麵前落座,撫琴而歌。

百裏奚。

五張羊皮換了你。

西入秦,為丞相。

還記得初娶我時麼。

家裏窮得隻有下蛋雞。

百裏奚。

五張羊皮換了你。

西入秦,為丞相。

憶別離。

我殺了小雞,煮小米。

君行而我啼。

百裏奚。

五張羊皮換了你。

西入秦,為丞相。

公婆死了,葬南溪。

墳以瓦,覆以柴。

百裏奚。

五張羊皮換了你。

西入秦,為丞相。

你吃肉,兒腹饑。

你衣錦繡,我洗衣。

難道你今日富貴就把我忘麼。

忘我實多!

歌聲幽怨。

一字一句都戳痛了百裏奚的心。

你是誰,他向浣衣婦問道。

難道你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認得麼,浣衣婦說。

原來這浣衣婦竟是他的妻子。

妻子聽說他當了秦國的丞相。

便尋了來。

別離幾十年。

妻子因生活困苦,已變了模樣。

他竟認不出了。

無限感慨。

淚漣漣。

他當下認了妻兒。

國君也送來厚禮。

此事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