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憂國雙姝(2 / 3)

原來就是他啊。

怪不得眼生。

她還以為宮裏來了刺客呢。

齊君襄公遇刺,眼下大亂,公子小白是出來避難的吧。

逃難還這麼囂張,居然拿箭射我。

草菅人命。

我可尊貴著呢。

季姬心裏抱怨著。

這是你落下的魚竿,我剛在後山練箭,不想嚇到你了,小白道著歉,遞過魚竿。

哦,原來如此。

真是有驚無險。

也算是奇遇了。

我要處理政務,不能多陪公子,你帶他四處轉轉吧,姬朔說。

季姬點頭應允。

小白人生地不熟。

還好有季姬陪他。

二人朝夕以對。

他陪她釣魚賞花。

她陪他射箭。

互生情愫。

淇水春遊,紅男綠女,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人真多啊,她感歎著。

雖有女如雲,我心隻存一人,他說。

他摘了一支芍藥給她。

她贈之以木瓜。

我會好好收著的,他說。

不是木瓜好,隻因美人之貽。

芍藥為證,木瓜為盟,永以為好!

齊宮生變,他匆匆回宮繼位。

她遍尋不到他。

吃不下,睡不著。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思念蔓延。

懶梳妝。

不是沒有脂粉。

隻是不知為誰容。

難道你不喜歡我了麼。

你不喜歡我,自然有別人喜歡我,她賭氣地說。

後來她才知道,他是回國登基了。

她替他高興。

等著他。

衛國的國君也由姬朔換成了姬赤。

姬赤最喜歡鶴了。

他封鶴為將軍。

出入乘軒。

季姬卻不小心衝撞了他的鶴,便惹惱了他。

他急著要把她嫁出去。

眼不見為淨。

許國的君主薑新臣來求親。

姬赤允婚。

小白知曉,也急急趕來。

季姬約他見於城隅。

風雨中,二人相見。

我不想嫁到許國,你要相信我啊,她說。

都怪我,沒有早點來迎娶你,他自責著。

她遞給他一件紫袍,說:你走後,我給你做的,不知道合不合身呢。

一針一線,都是思念。

她幫他披在身。

我們不會再分開的,他說。

她點了點頭。

他到衛宮求婚。

她也向母親宣薑哭訴:那人乘船來見我,他也是我喜歡的人,今生除了他,我誰也不嫁。

母也天隻!不諒人隻!

她哭得像個淚人。

宣薑被打動了,便叫來姬赤,對他說:許小而遠,齊大而近。當今之世,國大者為雄。季姬要是嫁到齊國,一旦有難,赴齊求援,有季姬在,便可無憂。

姬赤不聽,說:凡事都有先來後到,我已經答應許國了,一女怎可二嫁,季姬嫁到許國,我把妹妹共姬嫁到齊國不就好了。

許國來迎親,小白也把共姬帶回齊宮。

(三)國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詩經·衛風·河廣》

過了十年。

臘月。

姬赤正和他的鶴將軍們出遊,突然聽到城外喊殺聲震天。

戎狄入侵。

姬赤大驚,趕緊讓軍士披甲迎戰。

人心渙散,無人應戰。

國人紛紛逃亡。

姬赤派人抓住一個逃兵,問他為什麼不出戰。

逃兵說:國君讓您的鶴將軍出戰不就好了!

姬赤放了鶴,收攏人心。

他把繡衣留給夫人,又把玉佩和箭給了寵臣,讓他們留守城內。

一切都安排妥當。

他親自率兵出城迎戰。

馬嘶鳴,旗獵獵,刀劍閃著寒光。

姬赤的戰車被他的親從前後左右護衛著,殺向敵軍。

可衛軍鬆散已久。

軍士們根本就不會打仗。

不過是花架子。

一擊即潰。

兩軍一交戰。

衛軍立即扔下姬赤,四散逃亡。

姬赤不肯扔下國君的旗子,棄車逃走。

敵軍把他的戰車團團圍住。

無人護衛。

瞬間,姬赤被砍成肉泥。

薑尚有言: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故天命無常,惟眷有德。

姬赤身為一國之君,不勵精圖治,振興基業,竟置江山社稷於不顧,不務正業,玩物喪誌。

終致滅國之災。

眾叛親離。

葬送了衛國江山。

保不住妻子兒女。

死無葬身之地。

自釀苦果。

又怪得了誰。

殺了國君,戎狄就要進朝歌城。

他們抓了兩個俘虜帶路。

這兩個俘虜對朝歌城的守城士兵說:快走吧,這城不能呆了。

守城士兵聞言,沒做任何抵抗,連夜棄城而逃。

不廢一兵一卒,戎狄攻下朝歌。

衛人早已逃散。

朝歌儼然一座空城。

狄人大老遠跑來。

打了一場戰,什麼都沒落著。

真是貪婪。

殺了國君,又奪了城,仍不停手。

戎狄的大軍沿路追殺。

衛人都拖家帶口的,沒跑多遠,就被敵軍追上了。

屠殺。

手無寸鐵的平民死傷無數。

黃河水都被衛人的血染紅了。

國破家亡。

哀嚎遍野。

隻有衛國公子申和他帶著的難民七百餘人被宋桓公救下。

渡過黃河。

公子申在姐夫的扶持下,繼位為君。

宋桓公做了他力所能及的。

他的夫人眼看著衛國的慘狀,一心想回衛國,幫衛抗敵救國。

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有了家室,也不能隨意出門。

宋桓公是一國之君,當然不允許自己的夫人做這樣有失分寸的事,就算他應允了,宋國的大臣也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