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怎樣成就靈性世界的成功——覺醒解脫(2 / 3)

善知識,禪的機鋒像打仗一樣,像高手過招一樣,間不容發,電光石火之間,勝了或者敗了,就顯出來了。

我們來看:仰山參溈山,就是仰山慧寂還是一個沙彌,還沒有受大戒的時候,他就跑去溈山(湖南那個寧鄉大溈山),去參溈山靈佑禪師,頂禮師父。

溈山靈佑禪師就問他,說:你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就是有主沙彌是什麼?就是你有師父給你剃頭,不是自己剃的頭。無主沙彌就是沒有人給你剃頭,你自己覺悟了,你想出家,你自己把自己頭刮光,這叫無主沙彌。

其實要知道,你看這個“師曰:‘有主。’”就是我是有主沙彌,其實這個就是第一個回合了,師徒兩個的交鋒,第一個回合。

其實這裏麵有兩重意思,他是雙意的。表麵上是問你到底有沒有師父給你剃度,其實他內在問的是什麼?就是問的你的心到底覺醒了沒有?你的心能不能夠隨處作主?這個很關鍵。

你的心要能隨處作主,任何時空裏麵你都能覺醒。就像我們今天講的“紅塵禪心”一樣,這個就是“有主”。那麼這個仰山慧寂這個徒弟也很巧妙,他馬上就回答:有主,其實也是雙關回答。

第一個回答是很乖巧的回答,世俗諦的回答,就說我有師父啦。和尚您在座上,就是講他當下的師父了,就是恭維他當下的師父了,溈山靈佑了。說:師父,您看,您不是坐在我麵前嗎?我給您頂禮嗎,所以你就是我的主,你就是我的老師。

這是表麵意思。你就是我的師父。其實還有更深的意思是說什麼呢?就是說我的心已經得個入處了,我的心已經領悟佛法了,我隨時隨地我都能夠隨處作主了,我的心都不會迷失了,不會迷茫了,在痛苦裏麵也能穿越過去,成就功德了。所以是有主,也是雙關回答。

這個是第一個回合。但是高手過招不會讓你輕易這麼滑過去。所以接下來師徒之間就有第二個回合的機鋒。

師問:主在甚麼處?就是說你是有主,那你的主在哪兒呢?

怎麼回答?如果你用語言回答你就會被卡住了,知道嗎?如果仰山慧寂沒有開悟,他一定會用手指著師父說:師父,您就是我的主,您就是我的師父。那麼你就錯了,為什麼錯了?因為你就不能作主了,你的心不能隨處作主了,你的心是跟著師父轉了。你就隻講了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就沒有了。你的內心覺醒就失去了,那怎麼辦?語言不能回答了怎麼辦?所以他一步一步逼,把這個徒弟逼到牆角。但是徒弟是有見性的人,所以當然他很輕巧就轉過來了,就把這個難題破掉了。你又不能回答,一回答就錯。你要不回答又失禮,怎麼辦呢?兩難困境。

但是見性的人是有智慧的,他怎麼辦?他很巧妙地用行動表示他是有主,他真正領悟了。用什麼行動呢?他在師父麵前,從師父的右手邊繞到後麵,繞佛一匝,繞著師父又從左邊又轉過去,然後站著,不說一句話,就表示他回答了師父的問題了。

這樣兩個意思都表達出來了:一方麵我繞著師父一匝,繞佛一匝,這個表示是師父您就是我的主。我用行動來表達,表示我的心識現行流注是夠清醒的,我的心什麼時候都不會迷,我的心什麼時候都有智慧,所以我能夠支配我自己的行動。我的心任何時候都是覺醒的,所以我用行動來表達我對佛法的領悟、我內心的覺醒。

這個溈山一看了就很歡喜,“溈異之”,“師從西過東立”,就是行為就回答了。

你要參禪宗的公案,溈仰宗的公案是最容易入的,為什麼?溈仰宗出現得最早,他用行動來表達,你稍微對佛法有領悟,你就很容易體悟到了,越往後的你越難領悟,因為那些善巧方便都用盡了,你透不過去的。所以如果你說溈仰宗的公案你都不懂,你懂曹洞宗,你懂臨濟宗,那你騙人,你肯定不是真懂。

那麼“溈異之”,這個師父就很讚歎、很驚異。這個徒弟是個法器,了不起!你看,兩個回合下來,他就沒有輸,就可見這個徒弟還真是個法器,就很高興。

很高興以後,雖然是有個入處,但是還並沒有真正透徹,還並沒有真正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後麵怎麼辦呢?徒弟就主動來問了“如何是真佛住處?”“溈曰”(溈山靈佑就給他有一長段的開示)。但是今天我們不講了,為什麼?因為這個裏麵就牽涉到禪的實修功夫,現在全部講破了,就害了你了,將來這個公案就破掉了,你再來參你就參不過去了。如果你有領悟的話,可以作小參,那都是可以的。

行了,我們今天基本上把《紅塵禪心》就講圓滿了。

總而言之,我們歸納起來看,在紅塵裏麵來修禪心。財富自在是在物質世界的成功:幸福快樂是在精神世界的成功:覺醒解脫是在靈性世界的成功。

這個是我們今天《紅塵禪心》的主旨,主要的綱要。一定要知道它實踐的方法是什麼?大家有沒有發現我一直強調要應用,要去做。你聽了以後,現在覺得還好,好像領悟了一點佛法,懂得一點禪智慧。但是明天,你睡一覺起來,明天可能忘掉了百分之八十了,再過七天可能就無影無蹤了。所以我一定要強調,你要怎麼去做,它的用的功夫,你怎麼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