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凡夫是什麼呢?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都假裝好像一個很有修行的修行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人家和顏悅色,人家哪一句話冒犯了他,他馬上跳起來三丈高,馬上就原形畢露了。為什麼?因為你平時沒有照亮你的心,人家的話就打破了,從外麵打破了你的平衡,然後你就死掉了。什麼死掉了?你的智慧命死掉了,不是說你的生命死掉了。你的智慧命被破壞了,你的智慧命,你當下那一下你沒有智慧了,你失去智慧了。失去智慧以後,你才會暴跳如雷。所以一定要記得:不要被無常的世界,從外麵打破你生活的平靜。不要被無常的世界所發生的突發事件,打破你的心的平衡,內心的平衡,內心的平靜。這個是修行。不然的活,你的心一直無法安,你知道嗎?
怎麼安心呢?這個是無上的安心法門。一定要記得,就是不要被無常的世界發生的突發事件打破你的心的平衡,打破你生活的平靜。那怎麼辦?你既然不能夠被動防禦,你就要主動出擊。怎麼辦?你主動每一天都去打破。每一天都主動去打破你外麵的這個能量壁壘,每一天都主動去打破你的思惟方式的局限。當你智慧很廣大的時候,任何事情發生在你麵前,你都能夠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那依靠的是大智慧、大魄力、大膽識。
你想想人生的大境界一定從大智慧、大膽識、大能量而來。如果你沒有的話你能成功嗎?就算你暫時成功,那也是水麵上的浮萍啊!所以一定要知道,要主動地從裏麵去打破平衡,照亮自己的心。從內在主動地打破就是新生命,所以我們要主動去改變。怎麼個主動改變法?四個方法:欣賞,好奇,信任,尊重。
欣賞,你對任何萬事萬物你都抱著欣賞的態度,不要去評價它,不要去給它貼標簽。就像那個赤子之心一樣,小孩子三歲以前看到一切他都用欣賞的態度,用好奇的態度。每一刹那都是全新的,每一點都是具足智慧的,每一點都用盡你全部的智慧和能量去活在當下。
你看這個“惡”字怎麼寫呀?亞心為惡。就是你的心沒有用完整,你隻用了一點點心,你用一個很輕慢的心,很懶散的心去麵對事情。你總認為那個事情很重要,你要全神貫注去做它。你認為這個事情不重要,你隨便應付過去了。而當你隨便應付的時候,你就是亞心,亞心就是惡。
大自然怎麼教我們?它會用盡全部的能量來製造一個你,一個生命。它也會用盡全部的能量,去製造我們眼前這一片葉子。它不是說這是一片葉子不重要,我不要用那麼多能量。不是啦,要學習宇宙的方法,要學習天地的力量。它也是用盡全部的能量來成就了這片葉子。
正如它平等地用全部的能量來成就了你一樣。所以在任何一個點上,你都要活得具足能量,具足智慧,具足慈悲。要活得完整,活得圓滿無缺,活得恰到好處。當你能夠這樣的時候,你就是覺悟的人。
所以人生百年,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其實又差異大了去了,有些人他用這個短短的幾十年,他就能夠成就巨大的輝煌的事業,而且同時他還夠明心見性,像王陽明一樣。王陽明到臨命終時,弟子們問他有什麼交待,他就說了一句話:“此心光明,夫複何言。”你知道那是什麼境界嗎?參禪的人會知道,此心光明的境界就是破了初參的境界,雖然他沒有究竟大徹大悟,這個已經很了不起了。在世間成就那麼大的事功,而又能夠同時並不會被這個社會的染缸所染汙,並不會變得越來越麻木,而到臨命終時還能夠做得了主,還能夠此心光明,這個了不起。我們要向他學習,要做一個像他一樣的人。
那麼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其實人生是不同的。有三種人生:平麵的人生、立體的人生和圓滿圓融無缺的人生。什麼是平麵人生?我們看這張紙,看到了嗎?對不對,那這張紙能夠立起來嗎?立不起來,我需要怎樣?我需要弄一個撐子把它撐著,好不容易這張紙就會立起來。這個是大部分人的狀態,他就是這麼一個平麵的人生,他的生命是需要一個撐子的,也就是他生命的支點,也是他最關注的地方。
有一些人他認為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事業的成功,所以他為此可以廢寢忘食,為此可以犧牲跟妻兒、子女在一起的時間,為此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就要追求事業的成功。因為那是他生命的支點,不然他就立不起來,他認為他的生命沒有價值,他就沒有自信心。你看我們大家都讀了書對不對?我們大家都從學校畢業出來,畢完業以後,我們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我們開同學會的時候,大家討論什麼?討論某某人現在是億萬富翁,某某同學他做到廳長、副廳長,起碼也是一個正處。你有沒有發現他討論的都是外在的東兩?他從來沒有討論某某人他很幸福、很快樂,討論那個嗎?不討論。某某人他開悟了,那當然如果真開悟了,還是會被討論的。但是你可以發現大家關注的還隻是這麼一個撐子。
還有一些人說,這個事業成不成功無所謂,我賺多賺少還不也就是吃三餐,睡一張床?所以我最高興的,我最喜歡的是什麼?是能夠找到一個知己,或者能夠找到一個好的理想的婚姻伴侶。所謂的“願得一心人”啊!希望能夠跟他,所謂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的。很多人的生命支點,他是另外一個支點,他就是要依靠這個把他撐起來。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也是無常的。你這個事業是無常的,有一天你這個撐子可能會斷掉,你今天是億萬富翁,明天就可能變成那個負而的負,負翁。你看香港那些新聞,經常會有人事業失敗以後就跳樓或者燒炭。
我就想這些人怎麼這樣呢?他竟然這麼決絕,這麼勇敢。敢於把汽油澆在白己身上,然後用打火機點燃。他為什麼不敢於穿透他心的痛苦呢?為什麼不敢於去學禪呢?太沒有智慧了。就是你看你走投無路的時候,你起碼還有一條路,你能夠去學禪。這個禪,就能夠足以幫助你超越一切困境。對嗎?所以人生都是無常的,你不曉得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是我聞到彈的智慧以後,我就安心多了。我知道在一切路都走不通的時候,我起碼還有一條路,我可以找師父去學禪去。那不也是很安心嗎?對不對?
還有就是什麼?婚姻也是靠不住的。你今天山盟海誓,明天他可能就變心了。變心了,你又能怎樣?你還是不能怎樣。是不是?所以其實婚姻是什麼?我們前一段時間講了一部經,叫做《佛說玉耶女經》。那其實就告訴我們,怎樣在親密關係裏麵修行,怎樣在親密關係裏麵覺醒。那裏麵就講到了,女人實現人生幸福的十大原則。那後續大家應該可以看到,可以讓他們傳到這個土豆視頻上去。就是說,這些東西都靠不住。
你看,你的人生你的生命價值怎麼立得起來呢?還有一種方式就講到了,比那個高明一點就是立體的人生。大家看到這個杯子,這個杯子你看,我不用找撐子,它自己能夠立得住。為什麼?因為它有多個支點。你的生命是平衡的。你的人生它是多種價值,是個多麵體。你看,這一條是你的事業成功。這一條是你的婚姻美滿。這一條是你的身體健康。這一條是你的兒女孝順成材。這一條是你的社會責任,盡得好,受大眾讚歎,你很有影響力。這一條是你樂於做慈善。這一條是你樂於修禪修行。你看,當你有了無數個支點的時候怎樣?你就能夠立在這個地方,對不對?所以立體的人生是什麼?你不要看立起來了,它不是簡單的加法。就像一張紙,你如果你疊五十張紙隻有這麼一點點厚。但是如果這個世間有一張巨大巨大的紙,它足以讓你一直疊下去,有一張疊一疊,變成兩張,再疊變成四張,一直疊一直疊,你疊五十次的時候,你知道這張紙有多長嗎?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是這一張紙折疊以後的長度。所以你看看,你的生命是不是更豐富了?你的視野是不是更開闊了?你的智慧是不是更廣大了?所以由平麵的人生到立體的人生,這是個巨大的超越。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而是按照多少多少的立方,這樣來多少次立方來計算的。這個是巨大的人生境界的飛躍。但是這個夠嗎?還是不夠。
世間能夠成就大事的那些天才,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任何領域他能夠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河之中留下足跡。他一定是讓他的人生成為了立體的人生。但是還不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就有圓滿的圓融覺醒的人生。圓融覺醒的人生是什麼?打個比方,我眼前有個水晶球,那水晶球你放在這個桌子上怎樣?你任何一個點都是圓滿無缺的。你任何一個點都是恰到好處的。而它需要的接觸麵非常小,最小的。所以讓你的生命成為一個圓融無缺的人生,圓融覺醒的人生,就像這個水晶球一樣。在任何一點上,你都能夠展現你全體的生命智慧和能量。而且還有一個好處有沒有想到?這個立體的人生像這個杯子一樣。你看,你一推它就倒掉了。一個水晶球你怎麼推它,它還是在滾動。它不會倒對不對?它永遠都不會倒。所以如果你能夠成就圓融覺醒的人生的時候,你的人生永遠都不會倒,永遠都不會失敗。在任何時空因緣中,你都會不斷地走向覺醒,走向開悟,走向成為聖人!所以這個又是在立體人生的基礎上更加地飛躍了一級。所以這一切的由平麵人生到立體人生,由立體人生到圓融無缺的人生。像一個圓球一樣,圓球任何一個點,它散發開來是覆蓋了整個球。同樣的,我們遇到任何一個事情,我們不是一點點智慧,一點點方法去應對它。我們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辦法。所以這個是非常有智慧的人生。這個就是聖者的人生。那麼他活在世間的意義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覺醒,幫助一切眾生幸福、快樂、覺醒、解脫。所以這個是我們運用廣大智慧觀以後,我們能夠成就的圓滿人生。圓滿無缺的、恰到好處的。這樣我們就把這個菩薩五種觀。你要知道觀音菩薩智慧無量。我們能講出來的隻是海水裏麵的一滴。但是我們時間有限,還必須要繼續往後麵講了。
接下來就是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悲觀和慈觀。悲觀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垂頭喪氣的那個悲觀。悲觀是悲能拔苦,看到眾生苦感同身受,願意幫助他離苦。慈觀是願意給予他快樂,讓他得到幸福快樂和財富自在,乃至於解脫的快樂。那麼這是我們講悲觀和慈觀。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就是指我們要快樂學習,開心工作。要在美滿婚姻親密關係之中修行,在快樂學習裏麵修行,在開心工作裏麵學習,在美滿婚姻裏麵修行。去修什麼?修拔苦予樂。巴菲特有一次在哈佛大學應邀去作演講。演講到最後,學生們給他提問,就問他說:“能不能夠請你用一句話歸納人生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巴菲特是股神,我們都知道,對不對?但是他並沒有提到財富。他這麼回答的,他說:“當你們到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就會知道,人生成功的標準是,世界上有多少人真正的關心你、愛你。”不是看你占有多少資源,那個不是成就你成功的標準。而是看你有多少人真正關心你、愛你。其實這個就是幸福的標準了。有很多人真心關心你,那其實你就很幸福。有沒有看到巴菲特的提升?他由物質世界提升到了精神世界,由物質世界的成功提升到了精神世界的成功,由物質至上轉成了幸福至上,這個是一個巨大的飛躍。所以人與人之間互相友好,互相關愛,這個就是幸福。我們內心一直覺醒、清明,這個也是幸福,這個就是菩薩的五種觀。
那麼慈悲心能夠提升幸福指數,我們看《觀無量壽佛經》上麵說佛心是什麼?大家看了南懷瑾的書,總會記得一句話“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很多人就會誤解,以為到處去拈花惹草這個是多情、這個反而是佛心。這個就非常迷了!這個是歪解了!什麼是多情乃佛心?對眾生有大慈悲心,這個是多情乃佛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有大慈悲心,你任何時空都是幸福快樂的,能夠當下提升幸福指數。
我們也講一個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的故事好了。在《六度集經》第三卷裏麵,講了一個釋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薩的時候,他怎麼去幫助眾生的故事。菩薩有一世做一個大富長者。他是個很成功的商人,積財巨億,就賺了很多錢。有一天他經過一個市集。看到人家捉了一個很巨大的一個鱉。他看到那個鱉看著他流淚。他這個慈悲心生起來了,馬上就問那個賣的人說:“這個要多少錢?”
那個賣的人一看是他,很有錢的人,本來賣二十萬錢,他馬上就故意要抬高說:“賣一百萬錢。”
那菩薩也沒有跟他討價還價,馬上就說:“好!”
生命是無價的。馬上他就花了一百萬錢,把這個大鱉就買下來。就拿到一個大河邊、大江邊去放這個鱉。放的時候,他就發菩提誓願說:
“願我不單單是能夠救這個鱉的生命,我能夠幫助更多更多的無量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得到幸福和快樂。當幹旱的時候,我願意做甘霖;當眾生生病的時候,我願意做醫生護士和療病的藥物;當眾生在海裏麵漂流,失去方向的時候,我願意做一個島嶼。當五濁惡世,其他人不願意在那個裏麵去成佛的時候,我願意去成佛度眾生。”
看到菩薩發的菩提心菩提願了嗎?這個都是很形象的。這個心就很了不起了!那他放這個鱉的時候,發了這麼一個大的菩提誓願。十方諸佛都在空中現身來讚歎他。
隔了大半年,有一天這個大富長者正是睡得香的時候,後半夜淩晨兩三點了。突然之間他聽到“嘣,嘣,嘣!”有人在敲門。奇了!怪了!後半夜誰來敲門呢?而且敲得門很奇怪,像咬什麼東西,像在咬他家的門一樣。怪了,什麼人呢?有一點變態咬我家的門呢?咬了好久。他還是要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一打開門,發現是大半年前被他放生的那個鱉又回來了。是那個鱉很著急在咬他家的門。這個鱉就開口說話,就告訴他:“洪水將至了,大的洪災將要來了,我們在水裏生活,所以我們會提前知道。因此希望恩人你趕快準備一條大船。洪水來的時候,你可以逃命,可以逃生。”並且它又說:“你準備好船,洪水真正來的時候,我來給你帶路,把你帶到安全的地方。”
這個菩薩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就很感謝這個鱉。第二天早上,他並不是單單想到自己,也不是單單通知自己的親友。他馬上跑到王宮去了。他知道國王是最有威力的,馬上告訴國王準確情報:洪水將至。所以請求國王趕緊通知全國的人民,找安全的山跑上去避過這個洪災。國王當然就馬上通知了。這個大富長者也準備好了一艘大船。準備好了船的時候,洪災很快就泛濫過來了。果然那個鱉就出現了。它就遊到這個大富長者的船的前麵來,去給他帶路,把他往安全的地方帶。在那個滔滔洪水裏麵,在劃這個船的時候,遇到一條蛇。這個蛇在水裏麵遊了很久沒有地方停,也累死了。它就馬上請求菩薩來把它渡上船救它。那菩薩就說:“好!”
那這個鱉也很讚歎說:“可以!”就把這個蛇弄到船上去了。又繼續往那個前麵劃槳的時候,又遇到一隻狐狸。這個狐狸也是沒辦法,在洪水裏麵掙紮,這個菩薩看到以後,也起慈悲心,願意把狐狸救上來。
這個大鱉也說:“好!大善!好事!善事。”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就遇到一個人抓著一塊木板,在水裏麵掙紮,大聲大聲喊救命。看到這個船劃過來了就叫得更凶了,這個菩薩馬上就想,就跟這個鱉商量,說:“我們要遊到那頭去,把那個人也救上來吧!”
這個鱉說:“恩人,你要謹慎一點哦!我看這個人的心很虛偽。”
這菩薩就不樂意了,這個大富長者就不樂意了。動物我都能救,跟我同類的人我反而不救,怎麼可能?不行。我一定要把他救上來。就不顧這個鱉的反對,就把這個人也救上來,把他拉上船了。終於好不容易到了安全地帶。筋疲力盡了,這個大鱉、蛇、狐狸,都感謝恩人以後,都各自散去了。那這個在水裏麵被救上來的那個漂流的人,他沒有地方可去,他就跟著菩薩。
這個狐狸就一心想報恩,怎麼去報這個救它命的恩人的恩。狐狸是以打洞為生的,它就在一個山上去挖洞。想給自己找一個巢穴。挖下去以後,它的善心所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挖下去以後發現什麼?發現那裏麵有紫磨黃金一百金。這個孤狸高興死了,馬上就跑到菩薩麵前來說:“恩人呐,我自從被你救上船以後,我一直心心念念想的就是,我是一個動物,我要報你的恩,恐怕要到來世了,我沒辦法報你恩。真是被我善心所感。我去挖個洞。結果挖出一百斤黃金來。我願意把這個黃金送給您。並且的話請菩薩放心,這個黃金是無主物。”
因為佛教徒一定是要清淨財才可以收的。如果你是偷來的錢是不可以接收的。那印光法師也是如此。印光法師有一年在普陀山的時候,晚上黃昏的時候,有一個人從寧波坐船過來。送了兩百個銀圓給他。那時候銀圓很值錢。他晚上看不清,也沒細看,他也收了。第二天一清早做完早課,印光法師馬上讓侍者把昨天送錢那個人叫過來了。把那兩百個銀圓退給他。為什麼呢?那個人很納悶。印光法師說:“你詳細看看,你那個銀圓有一些裏麵是有一點點血絲的。所以我就知道,你肯定是從事屠宰行業的。”
那個人撲通就跪下來說:“弟子很懺悔!確實是,我就是殺豬的。殺了很多年豬。我希望說積一點功德,所以特地來供養法師。”因為這個是有點問題,殺生得來的錢,所以就把那個拒絕了。
那這個狐狸怕菩薩不收,它就明確告訴他說:“請您放心哦!我狐狸會打洞,但是我不是去偷那些人家的富貴者的那些墳墓,不是從那墳裏偷來的,也不是我搶來的,也不是我偷盜來的。你放心好了。這個是清淨財。所以請菩薩接受,這個是我精誠所至所召感的。”
那菩薩很有智慧,他想,也好。現在這個洪水滔天,正需要用錢去救濟災民。他就發心說,把這個一百斤黃金都去幫助那些災民。那個漂人一直跟著他,他看了以後,他就說:“不行,你全部分給人家不行,見者有份。狐狸帶你來看到,我也同時看到了,所以見者有份。你有五十斤,我應該你也分給我五十斤。你那個五十斤怎麼用是你的事。我這個五十斤要歸我支配,不能夠給你。”
那菩薩一想說:“這樣吧!我就給你十斤黃金。其他的我要去救那些災民,要去買糧食幫助他們,要去設粥場。”
那個漂人就威脅他說:“不行!不給我五十斤,我就去官府告你去偷盜人家的一百斤黃金。”
菩薩就不讓步,堅持要救災民。所以那個漂人果然就忘恩負義,去那個官府告他。馬上這個菩薩就被抓起來了,關到監獄裏麵去了。關到監獄裏麵去了,這個蛇和狐狸很快知道了,它們就很著急,趕快一起過來開會,商量怎麼辦。這蛇就說:“我想了一個計策。我可以幫菩薩。”它馬上就銜了一種藥草,遊到那個監獄裏麵去。半夜的時候,趁那個獄卒睡覺的時候遊進去了。就對菩薩說:“菩薩呀,明天我會去咬傷太子,其他醫生都治不好。你就可以把這個藥去獻給國王。太子一敷,這個病就會好,這個毒就會解。”
果然如此。蛇把這個草藥銜到菩薩麵前,馬上就遊到皇宮去了。第二天一清早,太子出來散步,一腳在草地上就踩到這個蛇,這個蛇就咬他一口,馬上就腫起來了。整個國家的禦醫都來治療,沒辦法治,認為是劇毒。看看就腫起來腫起來,腫到這個膝蓋了。這個醫生告訴他說:“要趕快找,想辦法,趕快張榜去求賢,不然如果是過了這個膝蓋以後就很難治了。”
這個國王就急死了。自己就一個兒子,這個太子是心肝寶貝。馬上就張榜求賢,說誰如果能夠找到方法救好我的兒子,治好我的太子,我就封他做宰相。那這個消息傳到監獄,這個菩薩馬上就跟這個獄卒說:“請你轉告國王,我可以毛遂自薦,可以治好太子的病。”
果然那個藥草一敷,太子就好了。這個國王覺得很奇怪,你關在監獄裏麵,這個藥草從哪來呀?這個監獄裏麵不可能有一棵草,而且不可能有棵新鮮的藥草。奇了怪了!就問他到底怎麼回事。於是菩薩就一五一十把這個來龍去脈全部都說清楚了。
這國王就很慚愧說,自己責備自己:“我真是很昏了頭。我連這麼了不起的菩薩都關到監獄來了。我怎麼這麼迷啊!”所以就向他道歉,下令大赦天下,菩薩就應邀請做了這個國王的宰相。為他說佛法,以佛法來治國,以佛法來治太平,達到了太平盛世。
這個故事,是佛陀他在因地這一生的故事。最後他就開示說:當時的大富長者就是我的前身,我就是這樣來行菩薩道,來幫助眾生實現幸福和快樂的。哪怕人家忘恩負義,我都會去幫助他,不會怨恨他。當時的國王就是現在的彌勒菩薩;當時被我放生的那個大鱉就是現在的阿難尊者:當時被我救上船的那隻狐狸就是現在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當時被我救上船的那條蛇就是目犍連尊者;當時被我救上船的那個漂泊的人就是提婆達多。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知道幸福的真諦了。怎樣像觀音菩薩一樣來修慈悲心,來修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成為眾生瞻仰的對象、效法學習的對象?就是要知道,像釋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薩一樣,幸福是在幫助眾生中求。這個就是幸福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