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各位居士大德:上半場我們已經講到了《紅塵禪心——怎樣成就美滿人生》的第一部分還沒有講完。我們講在物質世界的成功,就是財富自在;精神世界的成功,是幸福快樂;靈性世界的成功,是覺醒解脫。那麼財富自在是大家最關心的。所以講的時間也最長,用了整個上半場都沒有講完,還有一點點。上半場我們已經講到了心理資本和智慧資本。
(3)靈性資本:無我律、因果律
現在我們就接下來講,第三種就是靈性資本——無我律和因果律。靈性資本包含了兩大根本規律,這個就觸及到佛法的核心。兩大根本規律,也就是本體界的無我律和現象界的因果律。無我律是出世間的正見,無我空慧;因果律是世俗正見,業果如理取舍。
財富自在是現象界的圓滿呈現。那麼一定會遵循因果律,也就是說財布施是因,財富具足是果;無畏布施是因,長壽是果;法布施是因,智慧是果。可見,我們類比跟今天的主題融合起來就可以知道:財布施是金融資本,無畏布施是心理資本,法布施是智慧資本。我們運用因果律可以讓我們財富自在。這個是靈性資本裏麵的因果律的作用。
我們可以運用行為反作用力來創造自己的豐富和圓滿。也就是說,你需要什麼你就給出什麼。你需要朋友,你就主動成為別人的朋友。這個就是行為反作用力。如果你悲傷,你就去主動安慰別人。當你內心很富足,你主動地向外給出,宇宙的能量、法界的能量,它就會源源不斷地湧進來。所以當你覺得匱乏。你為什麼覺得你樣樣不如意?身體健康也不夠好,錢也不夠多,事業也不夠成功,婚姻也不夠美滿。你為什麼覺得老是不夠,老是匱乏,老是缺一點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明白因果律。你沒有真正的開啟心理資本、智慧資本和靈性資本。正是因為你沒有給出去,所以內部已經沒有空間了,因此能量流不進來。我們要你需要什麼你就給出什麼。這個是實現財富自在的好方法。
並且來說,按照皮格馬利翁效應:當大家都信任你的時候,你就會更自信。你有心理資本,你有信心。你有信心讓大家更信任你。你有智慧資本,大家也會更信任你。所以外在是財富自在的顯現,內在就必定有什麼?必定有積功累德。
這個宇宙一定是平衡的,有形的呈現,它一定有一個對等的平衡,就是無形的能量,無形的積功累德。所以說外在是財富,內在是功德。如果你德行不夠,功德不夠,你的財富就算現在很大,可能用不了多久,你就沒有了,流走了。
我們看很多年前的三株口服液。當時很火、很旺的時候,號稱為要打造世界第一的帝國,結果怎麼樣?很快就坍塌了。所以就是說一定你要有德行足以承載你的財富。內在是功德,這個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厚德載物”。
我們都知道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八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個是把握了中華文化的精髓。
我們看《易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上說:乾卦的爻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這個厚德載物很重要。有些企業家自強不息,但是厚德載物做得不夠。所以他積功累德還不太夠的時候,他就變成做得很辛苦。
正如孟子所說的:“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你要修天的爵路,你才會得到人的爵路。就是什麼?就是財富。人的爵路是財富,天的爵路一定是功德。“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
你得到財富以後,你很驕縱,很驕傲自滿,很自以為是了。棄其天爵,不再願意謙虛謹慎,不再願意積功累德了。孟子就批評這種現象說是“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那麼修天爵就是積功累德,人爵從之就是財富地位就會隨之增長。但是如果你從此驕傲自滿,那麼德不配位。有一天一個看似很偶然的事件,就會引發企業很快地敗落。所以一定要同時成就內在的積功累德。
這個是從靈性資本上說,從因果律上說。
從無我律上說,那也就是說從究竟義上來說,如果我們證得無我律了,明心見性了。那些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明心見性的聖者,他就能夠神通自在,他就能夠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
我們看《維摩經》上釋迦牟尼佛腳趾一按,整個世界,原來看起來很汙穢很多塵土,馬上都變成黃金為地。所以這個是什麼?神通自在以後,明心見性以後,證得無我律以後,他自然就財富自在,是很輕易的事情。正如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所說的:“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由於時間關係,不展開說了,這是我們略略地把這個怎樣實現財富自在,我們需要的心理資本、智慧資本和靈性資本講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