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1 / 2)

太子書房。

侍衛來報:“啟稟太子殿下,那人還守在周先生房外不肯離去。”

太子依舊在扔他的奏折,懶洋洋回了句:“來人,給本太子速將此二人抓起來!不論死活!敢在太子府門前行凶,也太不將本太子當回事了!聖都還有王法嗎!”說起來他就氣,周天跟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掃一眼坐下眾臣,都是不中用的東西。

“遵命,太子殿下!”

“另外,溫將軍護衛太子府有功,本太子會奏明皇上為他請功的。”

“這……”

“有什麼就說,不必吞吞吐吐的。”

“是,太子殿下,”張傑高摸了把額頭上的汗,一點也不想站出來說話,可是沒有辦法,誰叫他是丞相了,“溫博遠將軍率眾護衛太子府有功,這點不假,但是溫博遠是皇上欽封的神勇右驥先鋒,功績有目共睹……”

“說重點。”太子不耐煩。

張傑高把頭壓得更低了,依舊拱手奏請:“是太子,正因為如此,溫將軍更應該在前線英勇抗敵,而不是未經許可擅離職守,太子,未經調令,私回聖都可是大忌啊。”

誰不知道,他不是那邊的人嘛,本太子自然不好出麵,這不正在等你們提出來嗎:“依丞相大人之見,該當如何呢?”

張傑高聞言,抬頭挺胸鄭重其事道:“啟奏太子殿下,依照《大雲律》應當收押處斬。”哼!溫家,想立功,先過我這一關。

這麼嚴重?太子看其一眼,張傑高暗叫不好,太子不會是要拉攏溫家吧?誰人不知朝中三大家,溫家和張家是死對頭,公孫、徐家是姻親,朝中人脈最廣卻也最不管事,大部分時候維持中立,又加上公孫老頭有意退下去,溫家二子在朝中就更沒有可以依仗的了,哼,到時候還不是任自己拿捏?太子看著雖然跟溫家老二交好,但是也不曾怠慢了他張家,他兒子更是太子伴讀,將來定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張傑高想到溫家火氣馬上就上來了,轉念又思及兒子張灝曾警告他的話,“知天易逆天難”,馬上給旁邊的聶文煥使眼色,兵部尚書聶文煥一看丞相大人朝他眨眼睛,再悄悄瞄一眼太子的臉色,難道是叫他挽回局麵,是,他也覺得丞相大人說的有點過了,溫博遠雖然自視甚高,但是溫博軒溫大人可是太子麵前的紅人,丞相大人現在是不是也不想把局麵弄得太僵,也是,同朝為官難免尷尬,還是由他來做這個和事佬吧:“啟奏太子殿下,微臣認為丞相大人所言極是,但念及溫博遠是由我皇欽封的神勇右翼先鋒,”邊說邊向天抱拳作揖,後又麵朝太子跪地道:“溫將軍在前線的英勇事跡更是壯大了我軍之君威,後又為我皇加封‘雲衛’,實乃我軍將領之典範,這邊疆軍事稍息,若此時便朝廷要將其斬押,實在不慎穩妥啊。”

太子聞言,停下了繼續扔奏折的動作,挑眉問道:“哦,那依聶大人之見該做何處置呢?”

聶文煥彎腰磕頭:“求太子看在溫將軍為朝廷做出的貢獻,功過相抵,免去溫將軍收押處斬之刑罰吧。”

“求太子饒了溫將軍吧。”眾臣遙相呼應,求情聲此起彼伏。

人群中獨留張傑高一人站立,太子看其一眼,忍不住嗤笑,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愚蠢。

“這麼齊心,還真是少見了,莫是因為知道某人要回來了?本太子還是那句話,在本太子這裏,隻有本太子講的話才是真理!散了!”太子劈手甩了手中的奏折在戶部尚書公孫玉身上便揚長而去。

人群目送太子離去的背影之後,紛紛搖頭歎息,太子真是愈加不受管束了,什麼叫他說的話才是真理?那皇上了?這是要致吾皇於何地啊?十三王爺啊,您還是快點回來吧?哪怕就是缺胳膊少腿隻要有人能震懾太子,他們這些人才能不用隨時擔心這項上人頭不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