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溝通技能自我測試
1.我能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提供合適的建議或指導。
2.當我勸告他人時,更注重幫助他們反思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
3.當我給他人提供反饋意見,甚至是逆耳的意見時,能堅持誠實的態度。
4.當我與他人討論問題時,始終能就事論事,而非針對個人。
5.當我批評他人或指出他人的不足時,能以客觀的標準和預先期望為基礎。
6.當我糾正某人的行為後,我們的關係常能得到加強。
7.在我與他人溝通時,我會激發出對方的自我價值和自尊意識。
8.即使我不讚同,我也能對他人的觀點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興趣。
9.我不會對權利比我小或擁有信息比我少的人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
10.在與自己有不同觀點的人討論時,我將努力找出雙方的某些共同點。
11.我的反饋是明確而直接指向問題關鍵的,避免泛泛而談或含糊不清。
12.我能以平等的方式與對方溝通,避免在交談中讓對方感到被動。
13.我以“我認為”而不是“他們認為”的方式表示對自己觀點的負責。
14.討論問題時,我通常更關注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而不是直接提建議。
15.我會有意識地與同事和朋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私人會談。
“評價標準”
非常不同意/不符合:1分
不同意/不符合:2分
比較不同意/不符合:3分
比較同意/符合:4分
同意/符合:5分
非常同意/符合:6分
“結果分析”
80~90分:你具有優秀的溝通技能。
70~79分:你略高於平均水平,有些地方尚需要提高。
70分以下:你需要嚴格地訓練你的溝通能力
活動二:情景訓練
請兩位同學來模擬人力資源部經理與兩位員工的離職約見,這兩名員工中,一位是公司希望離開的,另一位是公司希望留用的。
參考文獻
1.邵守義、高振遠:《演講學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2.李元授、鄒昆山:《演講學》,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
3.郭千水:《實用口語訓練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4.陳翰武:《演講與口才》,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5.《演講與口才》曆年期刊。
6.《交際與口才》曆年期刊。
7.李正堂、蔣海心:《語言的魅力——演講訓練指導》,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年。
8.王宇紅:《朗讀技巧》,北京:中國廣播出版社,2002年。
9.李元授:《交際學叢書》,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0.李元授:《人際交往精粹叢書》,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1.謝伯端:《實用演講與口才教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
12.張嚴明:《演講與口才藝術教程》,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劉建祥:《演講與口才應用知識大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張弘、林呂:《演講與口才》,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
15.顏永平:《演講藝術與實踐》,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年。
16.尹立新:《演講與口才》,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3年。
17.王黎雲:《演講與口才》,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18.李元授、李軍華:《演講與口才》,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年。
19.曾湘宜:《演講與口才》,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
20.錢奇佳:《演講與口才》,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21.楊國良:《大學生演講與口才》,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22.何書宏:《演講與口才知識全集》,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