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任務7-1推銷口才理論(2 / 3)

以上的方法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有效的,它隻是為你指引一個大致的方向。大家在日後利用這些方法時要靈活處理,針對不同的客戶而采用不同的策略。

(2)如何接近顧客。

推銷員與準顧客交談之前,有一個接近顧客的過程。接近顧客的境況好壞,幾乎可以決定這一次訪問的成敗,換言之,好的開場就是推銷員成功的一半。推銷高手常用以下幾種接近顧客的方法。

第一,真誠地讚美。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好話,客戶也不例外。因此,讚美就成為接近顧客的好方法。讚美顧客必須要找出別人可能忽略的特點,而讓準顧客知道你的話是真誠的。讚美比阿諛奉承難,它要先經過思索,不但要有誠意,而且要選定既定的目標。例如:

“王總,您這房子設計得真別致。”

“陳經理,我聽精美公司的張總說,跟您做生意最痛快不過了。他誇您是一位守信用的人。”

“恭喜您啊,梁總,我剛在報紙上看到您的消息,祝賀您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

第二,向顧客求教。推銷員利用向顧客請教問題的方法來引起顧客注意。有些人好為人師,喜歡指導、教育別人,或樂於顯示自己。推銷員有意找一些不懂的問題,或假裝不懂地向顧客請教。一般顧客是不會拒絕虛心討教的推銷員的。如:

“龔老師,在計算機方麵您可是專家。這是我公司研製的新型計算機,請您指導,在設計方麵還存在什麼問題?”

受到這番抬舉,對方就會接過計算機資料信手翻翻,一旦其被計算機先進的技術性能所吸引,推銷便可能大功告成。

第三,談錢。做生意是為了贏得利潤。大多數人都對錢不反感,省錢和賺錢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客戶的興趣。如:

“邱經理,我是來告訴您能為貴公司節省一半電費的方法。”

“張經理,我們的機器比您目前的機器速度快、耗電少、更精確,能大大地降低您的生產成本。”

“王總,您願意每年在毛巾生產上節約5萬元嗎?”

第四,提出問題。推銷員直接向顧客提出問題,利用所提的問題來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如:

“張廠長,您認為影響貴廠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產品質量自然是廠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推銷員這麼一問,無疑將引導對方逐步進入麵談。在運用這一技巧時應注意,推銷員所提的問題,應是對方最關心的問題,提問必須明確具體,言語不可不清不楚、模棱兩可,否則很難引起顧客的注意。

第五,向顧客提供信息。推銷員向顧客提供一些對顧客有幫助的信息,如市場行情、新技術、新產品知識等,會引起顧客的注意。這要求推銷員能站在顧客的立場上,為顧客著想。因此,推銷員平時應盡量多閱讀書籍報刊,掌握市場動態,充實自己的知識,把自己訓練成為自己這一行業的專家。顧客或許對推銷員應付了事,可是對專家則是非常尊重的。如你對顧客說:“我在某刊物上看到一項新的技術發明,覺得對貴廠很有用。”推銷員為顧客提供了信息,又兼顧了顧客利益,自然而然地獲得了顧客的尊敬與好感。

第六,提及有影響的第三人。告訴顧客,是×××要你來找他的。這是一種迂回戰術,因為每個人都有“不看僧麵看佛麵”的心理,所以,大多數人對熟人介紹來的推銷員都很客氣。如:

“何先生,您的好友張安平先生要我來找您,他認為您可能對我們的印刷機械感興趣,因為這些產品為他的公司帶來了很多好處與方便。”

“唐經理,您好!您的班主任介紹我過來找您。她告訴我您是一個值得深交的朋友。”

(二)推銷中開好頭的口才

俗話說“小曲好唱口難開”。對推銷員來說,“開好口”就是為了向著勝利邁開一大步。如果見了顧客,毫不考慮對方當時的心情,一開口就向對方說:“請買……”就顯得太不禮貌了;而用“我來是為了……”,“我隻是想知道……”,“很抱歉,打擾您了……”等這樣毫無意義的詞語、拖泥帶水的開頭,也是會令顧客生厭的。人們到餐廳用餐,酒店服務生會先端出開胃茶與瓜子等,雖然你並未點,但服務生卻主動送來,這是因為距上菜尚有一段時間,餐館為免使顧客空腹等待,影響用餐情緒,故先送上一點東西讓顧客品嚐。盡管不知是什麼時候由誰提出來的,但這的確是非常有創意的方法,推銷也應注重這種“餐前預熱”,即開個好頭。

推銷說好第一句話,其重要性不亞於有吸引力的宣傳廣告。顧客在聽第一句話時比聽第二句及以下的話時認真得多。說完第一句話後,許多顧客,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就會馬上決定是盡快地把推銷員打發出去還是繼續談下去。對於某些推銷方式,如走街串戶的上門推銷、電話推銷等,往往開頭一兩句話就能決定推銷員是否有可能把產品推銷出去。

根據中國“常勝”推銷員多年的經驗,就我國國情而言,開口說話最好從寒暄開始。在人際關係中,寒暄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寒暄的方法是否得當,往往會成為與對方關係變好或變壞的一個關鍵。推銷員要善於寒暄,有利於創造自己的推銷業績。

1.寒暄接近的原則

在向顧客推銷商品之前,首先麵臨的是如何與顧客打招呼的問題。寒暄接近的方法是否得當,往往成為與顧客關係發生轉變的一個關鍵。推銷員要與顧客打招呼時更加自然、得體和有效,必須掌握其中寒暄接近的原則,即以下五點:

①熱情、主動;

②準確、得體;

③機智靈活;

④投顧客所好;

⑤不要讓對方說“不”。

2.寒暄的方式

良好的開端,依賴於經過精心策劃的良好的方法。選擇好接近的切入點,往往效果極佳。寒暄接近顧客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問候式,例如:

“您是趙經理吧?您好!您好!”

“聽口音,您是山東人吧?”

“哦,您也喜歡書法?”

通過詢問,了解對方的身份、性格、籍貫和愛好等等,心理學上叫“語言握手”,是探索對方的第一步。掌握了這些就有了判斷的標準,下一步說什麼就胸有成竹了。比如,喜歡書法可以談談書法之道,是山東人可談談山東的風土人情。老練的推銷員能從對方的衣著、字畫,甚至玻璃板下壓的東西判斷出對方的身份、知識水平、性格愛好等,並依此提出巧妙的問題,獲得顧客的好感,從而使談話步步深入。

(2)誇讚式,例如:

“啊,真是氣派,大公司就是不一樣!”

“屋子收拾得這麼漂亮!夫人一定很能幹。”

真心誠意地誇讚對方,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位推銷員到一家飯店去推銷調味品,一進飯店,他就向經理打招呼:“真高興,又見到了您!”這位經理立刻精神振奮,並把他引至上座。在用餐之間,他讚揚了這家飯店的質量,並說自己從來未吃得這麼開心,以後還要帶朋友前來品嚐。用餐之後,他向經理建議試用一下他們公司經營的幾種調味品,經理欣然應允。事實上,他是第一次來這家飯店,然而熱情、誇讚式的寒暄卻為他帶來了一個新的顧客。

但在誇讚式的寒暄中,讚揚不可過分。令人肉麻的吹捧,不僅會降低自己的人格品位,也會令對方反感,拉大雙方之間的心理距離。如對方的房間很淩亂,你還說“屋子幹淨,夫人能幹”,對方不僅會感到難堪,甚至會誤認為你在挖苦他。

(3)描述式,例如:

“你們店生意真忙呀!”

“一家人都在這兒,真熱鬧!”

像這樣用友好的語言描述對方正在進行的工作或全家的團聚,也是一種能使人感到親近的寒暄方式。感情距離一縮短,對話便能順利展開。

(4)言他式,例如:

“今天的天氣真好!”

“這是一幅黃山風景畫吧?”

雙方見麵,談論彼此都不厭惡的事,也是一種寒暄方式。乍看這種寒暄方式對推銷似乎沒有什麼作用,其實不然。例如,一位穿著典雅的女士在首飾店櫃台前看了很久,A售貨員問:“小姐,您要什麼?”“隨便看看。”女士的回答明顯缺乏熱情。此時如果和顧客找不到共同語言,讓顧客開口,進而促生買賣的氣氛,就可能白白放掉一筆生意。於是在一旁細心觀察的B售貨員走上前來說:“小姐,您這種斜紋套裙是在市中心大商場買的嗎?”“當然不是,這是從國外帶回來的。”女士回答時頗為得意。B售貨員說:“是啊,我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別致漂亮的套裙呢。說真的,您穿上真吸引人。”“您過獎了。”女士有些不好意思了。“隻是……對了,您可能已想到了,要是配上一條美麗的項鏈,效果會更好。”B售貨員終於轉向了主題。“是的,我也這麼想,隻是項鏈貴重,我怕選得不合適……”“沒關係,來,我來為您參謀一下……”B售貨員就這樣從言他式寒暄開始,引發顧客說話,消除了顧客購物的警戒心理,從而促使這位女士買下了一串漂亮的項鏈。

有禮貌的寒暄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時不可缺少的因素,同時要注意開口說話不可冗長,應能盡快地進入推銷的主題,這才是好的開場。

四、麵談介紹階段的口才技巧

推銷員在成功地接近顧客後,其言詞不能過多地放在禮節、家常及拉關係上,而應將話題適時轉移到商品上來,進入麵談介紹階段。在該階段,推銷員應運用推銷的各種方式、方法和手段,及時地向顧客介紹商品特點、公司情況,讓顧客的注意力快速轉移到商品身上。這是推銷過程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關鍵性環節,成敗往往在此一舉。

推銷麵談的目的在於溝通推銷信息,誘發顧客的購買動機,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說服顧客采取購買行動。為此,推銷人員需要完成以下任務:

第一,向顧客傳遞推銷信息。

第二,設法保持顧客的注意力和興趣。

第三,激發顧客的需求,誘發顧客的購買動機。

第四,解答顧客提出的問題,取得顧客的信任。

(一)麵談介紹的原則

推銷不僅是推銷商品,更是推銷自己,增加回頭客,開發潛在的顧客群。這就決定了談話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要有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推銷人員針對推銷環境、推銷對象及推銷產品,運用一定的推銷麵談方式、策略和技巧,促使推銷對象采取購買行動以達到自己的推銷目的。因此,推銷人員應該做到五點:

(1)針對顧客顧客的需求,推銷產品的使用價值。

沒有需求,就沒有購買。這裏先講一個事例:

有一種在我國內地聲名狼藉的台灣傘,以其質量低劣聞名。這種傘,有時用不到兩回便不是折骨就是斷線。很多消費者以其這種“特色”,給它起了一個綽號——“短命傘”。

可是,這種“短命傘”在美國卻十分暢銷。原來,美國人出門雖多開轎車,但近年來因交通堵塞,人們短途辦事的話寧可坐地鐵、巴士或步行。於是,雨傘的需求在美國又漸漸抬頭。一旦碰到雨天或雪天,許多人會專門花兩三美元買上一把用幾回就丟掉的傘。因這種傘價錢低廉,需求使用周期短,反而不在乎它是否堅固耐用。

台灣傘商根據美國市場的特點和美國消費者的需要,不在雨傘的堅固、質地上下工夫,隻取其最迫切的需要,在流行色、花樣及價格上做文章。

他們考慮到,美國人穿著風格熱情奔放,他們需要素色傘襯托衣服,而不致讓雨傘喧賓奪主,因此,綠色、黃色、橙色等花色不受歡迎,黑色、深藍色、咖啡色等素色深受喜愛。

他們又考慮到,美國人的收入普遍較高,一把傘2~3美元,對美國人來說不算什麼。他們看中的是方便、便宜,以及“用過即棄”的便利,因而,“質量低劣”正是這種傘的“優勢”。

由於判斷準確、決策正確,台灣傘很快就打進了美國市場。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說到台灣傘,中國人和美國人之所以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是因為中國人需要的傘,是堅固耐用、花色漂亮的,不符合這種需要的傘,人們自然不會喜歡它;而美國人則恰恰相反,所以台灣傘獲得了美國人的青睞。

從台灣傘在中國內地和美國兩個市場的不同命運中,推銷人員可以悟到這樣一些道理:

第一,顧客是有需要的。推銷產品,一定要把顧客的需要放在首位。能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就是好東西,這是現代產品觀。

第二,顧客的需要,是有層次的。不同的顧客,因其年齡、受教育情況、家庭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有不同的需求。一種產品,在甲地可能不受歡迎,但到了乙地則可能供不應求。

推銷人員就是要借助各種渠道,去了解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的不同需要及相同需要。以此為出發點去開展推銷活動,否則,就容易行入“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彎路,在激烈競爭中敗下陣來。

(2)針對產品的特點,推銷產品的優勢。

因生產者和經營者不同,同類產品之間存在著差異,各有特色。顧客在這些特色中進行比較、選擇。推銷人員在推銷時,應強調其產品的差別優勢和特色,以吸引、誘導顧客購買。推銷產品的優勢差別不能僅限於產品本身,還應考慮顧客對差異的認識和理解。

對於試銷商品,介紹時要抓住一個“新”字,其中包括它的新特點、新功能,以及所體現新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例如,對試銷的某品牌防水運動表,一位推銷員是這樣介紹的:“這是×××牌運動防水手表,曾在水下100米深處試驗不滲水;整天工作、休息、運動都可以戴著;計時準確,有利於緊張的生活節奏;還有預撥鬧鍾、小時信號、12/24小時變換等多種功能。”這種誠懇而樸實的介紹,突出強調了×××牌手表的防水性能和耐用性能,同時輔助介紹其他各種新功能,體現了這種防水運動手表的新價值。

對於暢銷商品,要認識到其之所以暢銷,是因為其質量、功能、價值已廣為人知。因此對商品本身不需要詳細介紹,而應著重介紹其暢銷的行情和原因,使顧客不但感到暢銷合情合理,而且產生一種“如不從速購買,可能很快脫銷”的心理,從而爭相購買或提前多買。

對於滯銷商品除考慮到其供過於求、款式偏舊、質量稍次、性能較劣等原因,介紹商品時應突出其價格低廉的特點或某方麵的實用價值,並主要麵向那些年齡層偏高和尋求低廉商品的顧客。可以同時恰當地對照說明其滯銷的某些原因和可取的優點。比如對老年人介紹說:“這種羊毛衣是老字號名牌產品,純毛,保暖性強,經久耐穿,款式大方。就是不夠新潮,所以趕時髦的年輕人看不上它!”老年人自然求之不得了。

總之,介紹商品不要包羅萬象,麵麵俱到,要將其優點、重點突出並反複提及,並且介紹的口吻和方式要針對顧客特點。

(3)針對顧客的個性心理,推銷產品給顧客帶來的利益。

顧客的個性心理是指顧客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比較穩定的心理活動特點的總和。顧客的個性心理各異,同類產品各有長短,推銷人員必須針對不同個性心理的顧客,強調產品能給顧客帶來的綜合利益。

一位電子產品推銷員在推銷產品時,與顧客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

推銷員:“您孩子快上中學了吧?”

顧客愣了一下:“對呀。”

推銷員:“中學是最需要開發智力的時候,我這兒有一些遊戲軟盤,對提高您孩子的智力一定有益。”

顧客:“我們不需要什麼遊戲軟盤,都快上中學了,誰還讓他玩這些破玩意。”

推銷員:“我的這個遊戲卡是專門為中學生設計的,它是數學、英語結合在一塊兒的智力遊戲,絕不是一般的遊戲卡。”

顧客開始猶豫。

推銷員接著說:“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再像我們以前那樣一味從書本上學知識了。現代的知識是要通過現代的方式學的。您不要以為遊戲卡是害孩子的,遊戲卡現在已經成了孩子重要的學習工具。”

接著,推銷員從包裏取出一張磁卡遞給顧客說:“這就是新式的遊戲卡。來,咱們試著操作一下。”

果然,顧客被吸引住了。

推銷員趁熱打鐵:“現在的孩子真幸福,一生下來就處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全麵發展,往往在所不惜。我去過的好幾家都買了這種遊戲卡,家長們都很高興能有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產品,還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係列產品呢。”

顧客已明顯地動了購買之心。

推銷員:“這種遊戲卡是給孩子的最佳禮物!孩子一定會高興的!”

結果,顧客心甘情願地購買了幾張遊戲軟盤。

在這裏,推銷員巧妙地利用了天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需要,一步一步,循循善誘:先是特別強調所推銷的遊戲卡的新穎之處,以轉變顧客對遊戲卡存在的偏見;然後再利用顧客的從眾心理,用“好幾家都買了這種遊戲卡”來進一步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使其產生了購買這種商品的感情衝動,促使顧客采取了購買行動。

(4)針對不同顧客的性格、心理進行推銷。

在介紹商品時做到知人善語,區別對待。比如對待老成持重、一問三思的沉穩型顧客,介紹時應力求周全穩重,穩紮穩打,講話時可以慢一點,並留有餘地;對待自以為是、誇誇其談的獨尊型顧客,介紹商品時不妨先心平氣和地洗耳恭聽其評論,稍加應和,進而因勢利導地做出更正與補充;對待性情急躁、褒貶分明的率直型顧客,介紹商品時應保持平靜愉快的心境,避其鋒芒,以柔製剛;而對待患得患失、優柔寡斷的猶豫型顧客,介紹商品時應察言觀色,及時準確地捕捉其“要害”之處,曉之以理、曉之以利,激發其購買衝動,並步步為營,擴大戰果,以達成交易。

2.要有鼓動性

推銷語要遵循的第二個原則是,推銷言語要有鼓動性。鼓動性是指推銷人員在推銷麵談中用自己的信心、熱情和知識去激發顧客的購買情緒,促使顧客采取購買行動。推銷麵談的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推銷人員能否有效地說服和鼓動顧客。

推銷人員應做以下幾個方麵的努力:

(1)以自己的信心和熱情去鼓舞和感染顧客。

(2)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去說服顧客。一般來說,推銷人員的知識麵越寬,推銷經驗越豐富,說服顧客的能力就越強。

(3)以鼓動性的語言去打動顧客。鼓動性的語言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對顧客具有更大的感染性和鼓動力,也就更易打動顧客的心。

3.要有雙方參與性

參與性是指推銷人員應設法引導顧客積極參與推銷麵談。顧客參與麵談的程度對其購買決策有著直接的影響。顧客的積極參與可促進推銷的雙向溝通,增強麵談的說服力。推銷人員應努力做到:

(1)鼓勵顧客參與。一方麵表現為推銷人員應盡量和顧客打成一片,創造良好的推銷氛圍,提高麵談的效率。另一方麵表現為推銷人員應盡量讓顧客親自操作推銷產品,這樣既有助於顧客了解產品,又能誘發顧客的購買動機。

(2)認真聽取顧客的意見。這是尊重顧客的要求,有利於取得顧客的信任。同時還可以得知顧客的反饋信息,以利於把麵談引向深入。

(3)掌握麵談的主動性。推銷人員既要堅持顧客的參與性,又要注意掌握麵談的主動性,以保證推銷麵談不致因顧客的參與而改變方向。如:

顧客:“你這種型號的機器看上去像個方盒子。”

推銷員:“你看到的是我們的一般產品,先生。請到這邊來,我想聽聽您對我們這種新出的屏障式切斷機的意見。”

顧客:“我認為這才是新的式樣。”

五、消除異議的口才技巧

異議是指顧客對推銷品、推銷人員及推銷方式和交易條件發出的懷疑、抱怨、否定或反對意見。在推銷過程中,顧客有異議是一般情況下都會出現的問題,隻有成功地處理有關異議,才能有效地促成交易。

有經驗的推銷員,都把顧客異議當做達成交易的起點,認為顧客有異議是其對推銷產品產生興趣的標誌,顧客是在爭取有利的交易條件。如果顧客對推銷品看都不願意看一眼,何來異議?所以推銷員應抓住顧客異議這一契機,熱情歡迎其提出異議,並創造良好的氣氛,讓其一吐為快。從心理學講,叫做“排除不滿”或“感情淨化”;從企業生產來講,異議指出的問題,有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從推銷學來講,有助於改進營銷組合與推銷工作。推銷員這時如能耐心地進行說服,有策略地使顧客轉變對商品的認識,及時地給顧客以較為滿意的答複,就可以促使交易達成。

有些推銷員麵對顧客異議心理準備不足,尤其是當一些顧客有意刁難、惡意反駁時,不能心平氣和地耐心說明,而是針鋒相對地憤怒駁斥,即使辯駁得勝,也會永遠地失去了這些顧客。“顧客就是上帝”、“顧客永遠是對的”,這是推銷時的一個原則或一種姿態,而不要當做一個判斷來理解,因為誰都不可能一貫正確。推銷員不僅要做到小事馬虎,大事清楚,還應做到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富有創造性精神的推銷員,都將顧客異議看做是挑戰,是自己施展才華的大好機會。

為使商品推銷成功,推銷人員必須具備豐富嫻熟的處理異議的口才技巧,能夠根據顧客提出的不同異議,采取相應有效的方法與措施。

1.需求異議

這是顧客自稱不需要某種推銷的一種異議。它往往是在推銷員向顧客介紹產品之後,顧客首先提出的一種異議:“這商品對我沒用”、“我的存貨很多,不進了”、“我們不需要”等等。顧客之所以拒絕,也許他確實不需要,也許他不願意直接回答你的問題而編造了借口,也許他存在這需要但他本身並沒認識到。

當顧客確實不需要時,要將重點放在離開的口才上,而不要滔滔不絕地進行“強賣”,也不要顯出一副頹喪落魄的樣子,對方不但不會同情反而會反感,並再也不想見你,所以即使心裏不高興,表麵上仍要鎮定自若,保持和藹可親的神態,禮貌地告辭,走時可說“打擾您,不好意思”、“即使不買,我仍祝您好運”等一類話。這樣一來,你那不氣餒、有理有節的形象會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為下次“繼續訪問”做好鋪墊。

當顧客的需求異議是虛假的或有需求而沒認識到時,處理關鍵是讓顧客相信這商品正是他自己需要的,他能從購買中受益,先讓他動心,再向他推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