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失敗”竟創造了“成功”聯想到一句西方的幽默:“所謂垃圾,就是放錯了地點的好東西。”而既然放錯了地點,就不妨重新找個地點放,誰找準了這個地方,誰就能讓那些“垃圾”大放光彩。
在美國的聖路易斯市,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假醫藥陳列館,被“揪出示眾”的全是坑人騙人害人的玩意兒。參觀者睹物反思,受到了一次極其深刻的打假教育,並在感慨萬千後切實提高了識別假貨的能力。有位記者訪問了一所名牌中學的7位高考單科狀元,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共同點是他們都能從失敗和錯誤中吸取營養、滋潤成功。甚至有4人不約而同地拿出一個本子,隻見封皮上工工整整寫著三個字:錯題集。
打開本子一看,原來他們把作業或考試中做錯的題都收集在裏麵了,用鉛筆標出錯的地方;然後認真做一遍,把正確的解答寫在錯的下麵;最後用簡明的語言歸納出錯誤的類型和失敗的原因,為的是提醒自己注意,他們把這個過程叫做改正錯題的“三部曲”。
一生的道理:有位哲人說:“失敗的味道挺苦,包含其間的道理卻是甜的。”可見經營“失敗”就是一種“高明”。關鍵是,你必須別出心裁,另辟蹊徑。
和田一夫不把失敗當恥辱
“阿信之子”和田一夫曾被譽為企業神話締造者,他1962年入主“八佰伴”打理家族生意,就開始增辟生產線,並積極拓展海外業務,20多年間總共在16個國家開設了400家分店,成為了百貨業和超市業巨子。
但好景不常,在日本泡沫經濟爆破下,“八佰伴”生意大不如前,在中國又麵對激烈競爭,加上公司業務增長過快,導致資金周轉不靈並欠下巨債,1997年9月申請破產保護令,後來再遭日本股票市場除牌,“阿信”神話終告破滅。
就在“八佰伴”1997年9月倒閉半年之後,和田一夫決心東山再起,他旋即開設了一家規模小的顧問公司,及到今年1月再在福岡縣南部偏遠的飯家市,成立一家名為“國際管理學會”的網上顧問公司,擔當名副其實的“公司醫生”。
和田一夫之所以選擇在飯家市開公司,是因為那裏有一群年輕企業家,夢想在附近工程學院幫助下,將這個古舊的煤礦鎮變成亞洲矽穀。和田被他們的想法感動,認為自己的成功經驗,有助於他們實現夢想。和田一夫說:“我破產後身無分文,生活陡然像由天堂跌落地獄,現在僅靠養老金維持生活。不過,我認為我的經曆是獨一無二的,應該將之好好利用,為其他受到金融危機打擊的企業提供建議。”
此外,作為一名商界風雲人物,和田一夫憑著在商場的豐富經驗,推出了一係列有關管理的書籍,而今年3月底推出的《學習失敗、從零管理》,出版第一個月已賣出了2萬本。出版社負責人矢穀友說:“從失敗中學習一類書在日本很受歡迎,但和田以如此高齡再作新嚐試,實在更叫人感興趣。”
一生的道理:和田一夫不屈不撓的精神,成為了當代日本人的典範,一改失敗就是恥辱的老套思想。和田笑言:“我預期人們不會歡迎我,覺得自己會變成傻瓜。但時移世易,自從崇光等比八佰伴還要大的零售集團也破產後,人們對我的看法已經明顯改變。”
永不放棄
她從小就夢想成為最著名的演員。18歲時,在一家舞蹈學校學習三個月後,她母親收到了學校的來信:“眾所周知,我校曾經培養出許多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著名的演員,但是我們從沒見過哪個學生的天賦和才能比你的女兒還差,她不再是我校的學生了。”
被退學後的兩年,她靠幹零活謀生。工作之餘她申請參加排練,排練沒有報酬,隻有節目公演了才能得到報酬。但在她參加排練的每個劇目公演前,人家總是把她叫到一邊,對她說:“你沒有天賦和才能,不能參加。”
兩年以後,她得了肺炎。住院三周以後,醫生告訴她,她以後可能再也不能行走了,她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了。已是青年的她,帶著演員夢和病殘的腿,回家休養。
她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夠重新走路,經過兩年的痛苦磨練,無數次的摔倒,她終於能夠走路了。又過了18年——整整18歲!她還是沒有成為她夢想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