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火花
美國現代大畫家路西歐·方達(LucioFontan),早年畫油畫時受到挫折,心情大為惡劣。有一天在畫布前竟一筆也畫不下去,他生氣地拿起一把刀把畫布割破了。在畫布破裂的一刹那猶如電光石火,他馬上有了一個靈感:“割破的畫布算不算一種創作呢?”於是把另外的畫布拿來,一一割破,然後公開展覽,竟使他創造了新的藝術觀,成為一代大師。
當然,像他們這樣在失敗中求取成功的人,曆史上不可勝數,我們可以把這種失敗稱之為“打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因為他們被失敗的蘋果擊中,才碰擊出成功的火花。
一生的道理:那些在人生後半段成功的人,是由於他們在人生前半段的失敗中找到了成功的靈感。惟有在失敗中成功才不隻是形式與事業的成功,而是連心靈也成功了。
誠信的履曆
一位朋友應聘一家集團公司,一路十分順利,最後進入麵試。
當他走進人事經理辦公室時,經理開門見山隻提了一個問題。
“在你的簡曆中,為什麼有一年是不銜接的?”
他脫口而出:“是嗎?可能是我疏忽了。”
人事經理皺起了眉頭,草草問了幾個問題,便讓他走了。他走出人事經理辦公室的一刹那就後悔了,這一句話斷送了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其實,他一直在回避那一年。那一年是他一生中最痛苦從來不願提及的人生經曆。之前,他是一家國營企業技術科副科長,之後是一家日資公司技術主管,中間這一年,是他下崗、失業在家無所事事的一年。他在填寫履曆表時,不經意間把這一年忽略了。人事經理問起時,他又下意識地回避了。
一生的道理:這個世界本來不會引申那麼多的意義,但現在是一個激烈競爭的年代,不容許我們有任何一個細節的忽略。
彎腰
一個挪威的青年男子漂洋過海來到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考試的時候,盡管他竭力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但主考官還是沒能看中他。
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的一條繁華的街上,勒緊褲帶,在一棵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的人駐足聆聽。饑餓的男子最終捧起了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錢放入琴盒。
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掉在了地上。”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必須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給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現在我的錢掉在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
無賴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
圍觀者中有雙眼睛,一直在默默關注著青年男子,就是剛才那名主考官,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
這個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有名的音樂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一生的道理:當我們陷入生活最低穀的時候,往往會招致許多無端的蔑視;當我們處在為生存苦苦掙紮的關頭,往往又會遭遇肆意踐踏你尊嚴的人。針鋒相對的反抗是我們的本能,但往往會讓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們不如理智地去應付,以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展示並維護尊嚴,那時你會發現,任何邪惡在正義麵前都無法站穩腳跟。
一粒種子的信念
有一個女孩,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
結果,上課還不到一周,由於講不清數學題,被學生轟下台,灰頭土臉地回了家。母親為她擦眼淚,安慰她說:“滿肚子的東西,有的人倒得出來,有的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找找別的事,也許有更合適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又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出外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轟了回來,原因是裁剪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別人一天可以裁製出六七件,她僅能做出兩件,而且質量也不過關。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的,別人已經幹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了。”說完,便為女兒打點行裝,準備讓她到另一個地方去試試。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次女兒失敗而又沮喪地回來的時候,母親總是安慰她,從來沒有抱怨的話。
30多歲的時候,女兒憑著一點語言的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一位輔導員。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自己的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又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是一個擁有幾千萬元資產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向已經年邁的母親問道:“媽,那些年我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非常渺茫,可你為何對我那麼有信心呢?”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種不好的話,撒上些蕎麥種子也許能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會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總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