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學會對欲望說“不”(2)(1 / 3)

上大學時,他有一半的消費是自己打工掙來的。他給人擦車、當家教,也給人家買菜、送牛奶。這時他更為明確的是,這一切都是為了明天的好生活所應該付出的代價。

大學畢業後,他沒有直接去找事做,為了好生活,他咬牙考了研究生。4年中,他從國內倒些布料和工藝品在國外出售。他相信好生活總會到來的,隻要苦苦熬著,總會有一天。

一晃就是16年。母親去世那年,家裏人沒有告訴他。後來父親寫信,說那會兒他正在考研,怕誤了他的前程;誤了前程,也就是誤了他的好生活。父親病的時候,他也不知道;父親去世時,家人還是沒有告訴他,同樣是怕影響他奔好生活的步伐。

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他在異鄉的歲月過去了25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然而,這才算剛剛上路,要奔好生活的路依然很長。好在他很努力,也很拚命。又是一個10年,他該有的,差不多都已經有了,大房子、好車子,還有在異國同行裏的地位。但他沒有感到這就是好生活,也沒有實現了好生活的那種興奮。說實話,這在異國他鄉還是算很普通的。

直到過了50歲,他才有了異國人公認的那種所謂的好生活。好生活的標準原來是別人說的,而自己感覺的日子怎麼樣,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一生的道理:他奔了一生,是為了好生活。當“好生活”來臨的時候,他才真正地懂得,自己失去了多少,好生活裏有多少是不值得的,甚至是心酸的代價。

牽著蝸牛散步

有個人講了一笑話: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在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她,我唬她,我責備她,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她,我扯她,我甚至想踢她,蝸牛受了傷,她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上帝啊!為什麼?”天上一片安靜。好吧!鬆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麵生悶氣。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裏的風這樣溫柔。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咦?以前怎麼沒有這些體會?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你找到你的蝸牛了嗎?偶爾出去散散步吧!

一生的道理:我們不必把每天的時間安排得緊緊的,總要留下一點空間,來欣賞一下四周的好風景。如何做一做自己的主人,這才是重要的事。

簡單,但不是苦行僧

某個晚上,一個生活在繁華大都市中的朋友遇到了多年未遇的停電事故,就在這突然來臨的黑暗之中,他意外地體驗到了久違的快樂。周圍是那麼寧靜,他看到了草叢中螢火蟲的身影,聽到了不知名的蟲兒的合唱,還有掠過他麵部的風的歎息,以及頭頂上星星低語——一切皆在這黑暗中得到凸現。從此他迷上了“無電”的生活。後來,他在山上建了一座極其簡易的房子,沒有電源插頭,沒有家用電器,去掉了一切先進科技所帶來的“方便”。不時從繁忙雜亂的現代都市中抽身出來,到這個幾乎原始的自然狀態中生活幾天,他享受到了心靈最深處的寧靜與安詳。

當然,我知道我不可能歸隱於田園,過“沒有電源插頭”的苦行僧般的生活。我想,要“簡”的是“為了從5000元掙到1萬元、2萬元,為了買到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而不惜犧牲休閑時間,甚至健康”這樣無休無止的欲望。我認為所謂的簡單是表現真實自我,按單純明確的目標去生活。

一生的道理: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努力簡化自己的生活,萌生了與自然和解的渴求,發現了最簡單的自然與真實正是世界本來的麵目。這是生活在更高層麵上的複原,不是倒退,而是更人性地向自然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