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學會對欲望說“不”(1)(1 / 3)

真正的淘金人

兩個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了一個河汊分了手,因為一個人認為阿肯色河可以掏到更多的金子,一個人認為去俄亥俄河發財的機會更大。

十年後,入俄亥俄河的人果然發了財,在那兒他不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碼頭,修了公路,還使他落腳的地方成了一個大集鎮。現在俄亥俄河岸邊的區茨堡市商業繁榮,工業發達,無不與他的拓荒和早期開發有關。

進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沒有那麼幸運,自分手後就沒了音訊。有的說已經葬身魚腹,有的說已經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後,一個重2.7公斤的自然金塊在區茨堡引起轟動,人們才知道他的一些情況。當時,匹茲堡《新聞周刊》的一位記者曾對這塊金子進行跟蹤,他寫道:“這顆全美最大的金塊來源於阿肯色,是一位年輕人在他屋後的魚塘裏撿到的,從他祖父留下的日記看,這塊金子是他的祖父扔進去的。”

隨後,《新聞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記。其中一篇是這樣的:昨天,我在溪水裏又發現了一塊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塊更大,進城賣掉它嗎?那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擁向這兒,我和妻子親手用一根根圓木搭建的棚屋,揮灑汗水開墾的菜園和屋後的池塘,還有傍晚的火堆,忠誠的獵狗,美味的燉肉山雀,樹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贈給我們的珍貴的靜謐和自由都將不複存在。我寧願看到它被扔進魚塘時蕩起的水花,也不願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切從我眼前消失。

一生的道理:18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開始創造百萬富翁的年代,每個人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可是,這位淘金者卻把淘到的金子扔掉了,這位陶金者是一位真正淘到金子的人。

放下就是快樂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遠處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了千山萬水,也未能尋找到快樂,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一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請問,為何沒有快樂呢?”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快樂也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負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總怕別人暗害,整日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接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為懷,這樣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嚐到了快樂的味道。

一生的道理:“放下就是快樂”是一味開心果,是一味解煩丹,是一道歡喜禪。隻要你心無掛礙,什麼都看得開、放得下,何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鳴,何愁沒有快樂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沒有快樂的白雲在飄蕩,何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

最富的時候

一位打工仔,16歲外出闖蕩,睡過街頭,揀過垃圾,挨過打,賣過血,挖過馬路,扛過水泥,最後終於闖出一片天地,成為資產超千萬的房地產開發商,前不久還被南方某大城市評為有突出貢獻的外來打工者。

當一位曾與他一起打工的兄弟流露出羨慕之情時,他說,你認為我富了,是嗎?這真是個錯覺。其實,我最富的時候是20年前,那時我在廣州打工,幹了一年,最後領到150元工錢,用這150元,我給我母親買了一條真絲裙子。回到家,我口袋裏雖然空無分文,但是一家人的感覺是富有的。現在我雖然什麼都有了,但卻再也找不到原來的那種富有的感覺了。

一生的道理:什麼是富有?有時我們認為,富有就是有錢,最富的時候就是錢最多的時候。假如僅以數字而論,這也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最富有的時候卻不見得是在錢最多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