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吃牌篇——溝通是獲取成功的紐帶(2)(1 / 3)

對手就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對象,在窮人看來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窮人的脆弱,使得我們在與任何人的競爭中都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即使是那些與我們實力相當的窮人競爭對手,也隻能是兩敗俱傷而已。因此,窮人要學會與自己的對手做朋友,你會從中受益無窮的。

《山上寶訓》的作者傅克斯給我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有一名叫做西拉斯的窮人,麵對危機,一時之間沒有好的辦法,差點砸了自己的飯碗。

他在一個小鎮上經營一家小雜貨店,這是他的父親遺留給他的。西拉斯買賣公道,信譽很好,因此他的生意還過得去。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在一天天長大,小店就要有新的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個外鄉人笑嘻嘻地來拜訪西拉斯,情況發生了嚴重的變化。

那人說要買下西拉斯的小雜貨店,請西拉斯自己出個價。

西拉斯怎麼舍得?即使出雙倍的價錢。他也不肯賣他的鋪子,這可是他的命根子,還是他的遺產,是信譽。

外鄉人聳聳肩,笑嘻嘻地說:“抱歉,我已經選定了對麵的那間房子,粉刷一下,搞得富麗堂皇,再進些好的商品,賣的再便宜一點。那時,你就沒有生意可以做了。”

西拉斯看到,對麵的空房子正在粉刷,一些木匠正在鋸呀刨呀,一些漆匠也正在起勁的粉刷屋子,他的心都涼了。他無可奈何地在自家門前貼出一張告白:敝號係老店,一年前開張。

人們讀了,都吃吃暗笑。

新店開張前一天,西拉斯坐在自己陰暗的店堂裏想心事。他真想破口大罵對方一通,好讓自己出口惡氣。

幸虧西拉斯有位好妻子。

“西拉斯,”她低低的聲音緩緩地說,“你巴不得對麵的房子失火是不是?”

“燒了也沒有用,人家保險過了。再說缺德。”

“那你說我該怎麼想?”西拉斯生氣地說。

“你該去祝願。”

“祝願大火來燒?這樣絕不可能!”

“你總說自己是個厚道人,西拉斯,可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塗了。你該怎麼做不是很清楚嗎你應該祝願新店開張,祝願它能取得成功。”

“你是腦筋出了問題吧!貝蒂。”

西拉斯嘴裏這麼說,可是心裏還是決定去一趟。

第二天早晨新店還沒有開門,全鎮人已經等在門外了。大家看著正門上方赫然寫著“新新雜貨店”幾個大字,都想進去先睹為快。西拉斯也在人叢中,他表麵上快快活活,跨到台階上大聲說道:

“外鄉老弟,恭喜開張,祝你給全鎮人添方便。”

他剛剛說完便吃了一驚,因為全鎮人都圍了上來朝他歡呼,還有人把他舉了起來。人們跟著他到新店裏參觀,大家都覺得很公道。那個外鄉人也拉著西拉斯的手,顯得很熱情,好像兩個人是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那樣。

後來,兩家生意都做的非常好。

競爭則兩傷,和睦則雙美。窮人在競爭過程中一般不要運用強硬的手段來與競爭對手競爭,否則有百害而無一利。

成大事貴在堅持

無論是求人辦事還是上門推銷,都是比較困難的事,很容易遭到拒絕。尤其是求人辦事,主動權全在對方手中,你又沒有什麼可以跟他等價交換的,愛理不理,全得看他的臉色。所以俗語中留下了“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的感慨。

找私人辦事,相對來說還要簡單一點,畢竟原先多少有點交情,比較好開口。找不認識的人辦事就難了,遇上不講職業道德的人,他將你當皮球踢,你想開口都不知道找誰。

假如你想提高辦事成功率,需要運用一點手段。一般來說,某件事成與不成,是由某個關鍵部門或關鍵人物決定的,你找準了關鍵所在,然後死死盯住他,比你走東家竄西家靠碰運氣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曰本的坪內壽夫是一位大企業家,年輕時靠經營影劇院起家。有一次,他想建一所新劇院,並向東京建設部提出了申請。他這時既沒有錢也沒什麼名氣,辦事當然不容易。不知為什麼,建設部一位課長特別嫌惡他,壓著他的申請就是不肯批。

坪內壽夫並不氣餒,每天像上班似的準時來到建設部,守在走廊裏,一有機會就向課長申請,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時間一天天過去,建設部的人都對坪內壽夫產生了同情,而那位課長則感到了嚴重的壓迫感,一見到坪內壽夫頭就犯暈。雙方僵持過程中,課長的兒子被車撞死了,肇事車逃逸,坪內壽夫當然脫不了嫌疑。但幾天後,肇事司機被抓住,證明坪內壽夫是清白的。這件事驚動了建設部長,親自出麵幹預,很快為坪內壽夫辦理了審批手續。

據心理學家分析,在求人與被求的過程中,雙方都承受了某種壓力。這一過程每增加一次,壓力便增大一分。次數越多,壓力越大。所以,當你多次求某個人時,對方就會因承受不了壓力而屈服。上例中的課長可能是一個意誌很堅定的人,不然早就抵擋不住了。所以,當你向對方提出某個合理要求時,完全可采用此法。即使理由不那麼充分,此法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