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本的島村芳雄原先是個小店員,收入微薄。後來他想獨立創業,卻沒有本錢。他決定向銀行貸款。但是,他既沒有資產作抵押,又沒有實力派人士為他擔保,銀行怎麼會借錢給他呢?島村自有辦法:他選定一家銀行,一次又一次提出申請。前後三個月,他共跑了69次,這家銀行終於大發善心,貸給他100萬日元。銀行貸款給他的理由也很充分:一個決心如此堅定的人,幹什麼事不成?借錢給他是很安全的。果然,島村以這100萬日元起步,憑自己的苦幹精神,終於成為一流的企業家。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貴在堅持是成大事必備的手段,需要很強的意誌力。身上要是沒有幾根硬骨頭,也許對方沒垮,自己倒先垮了。所以,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堅持到底的品格是現代社會生存的法寶。
一切著眼於長遠
經營人脈關係,主要有兩種手段,一種是短線投資,一種是長期投資。
所謂短線投資,說白了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你給我芝麻,我給你大棗,一錘子買賣,做一筆是一筆。下回合作,還得單算。
所謂長線投資,就是在利益尚不分明時,在某人身上下本錢。這就需要有一點眼光魄力。比如,呂不韋以萬金助秦太子登上王位,因而高居相位數十年,可謂做成了一筆一本萬利的生意。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那麼勢利,帶著做生意的心情與人相交。有些人確實是出於愛才之念才幫助對方的。春秋時的賢士鮑叔牙就是其中之一。鮑叔牙極看重管仲的才華,年輕時兩個人曾合夥做生意。管仲窮,鮑叔牙富,因此主要是鮑叔牙投資,但在分紅時,卻是管仲得大頭。後來,齊國的王位之爭,管仲幫助公子夷吾,鮑叔牙幫助公子小白——即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結果是公子小白這一方獲勝,管仲成為俘虜。鮑叔牙又向齊桓公力薦管仲為相,自己甘居次席,終於成就了齊桓公與管仲君臣相佐共創霸業的曆史。
無論是出於利益還是出於情義,做長線投資都有點像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能激發對方的報償之情,而且關係能長久維持。
台灣某建築商,專門承攬大企業的建築工程。他發財的高招是舍得在那些大企業的年輕管理者身上下本錢。比如,某位年輕有為的職員一旦得到提升,他立即前往祝賀,奉上禮金,並請對方上酒樓暢飲一番。花費雖不多,卻讓對方誠惶誠恐、受寵若驚。因為對方手中並無實權,根本幫不了什麼忙。但是,若幹年後,一旦對方成為重要幹部,自然會以湧泉相報。這位建築商就是以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手段,建立了一大批穩固的客戶。
你想得到“貴人”相助,趁他顯而不貴或貴而不顯時進行感情投資,是最有力的手段。一旦人家大紅大紫,你再想巴結,還不一定能巴結上昵!那就像俗話說的:正月十五拜年,遲了半個月。
平常人一輩子也得不到“貴人相助”的原因可能是勢利眼在作怪。當他窮窘時,你見了他就躲,生怕冤鬼上身。等他修成真佛,叫他“爺爺”也不靈了。所謂“財福大人三十歲”,叫他“爺爺”的多著昵,哪在乎你這一聲呢。
善於和氣生財
經營生意如同經營人生,也並不總是刀光劍影,很多時候反倒是和氣生財。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窮人經營人生和經營生意也是如此,因為是窮人,我們就少些許霸氣,其實也沒有必要,有時看似低聲下氣卻正是我們窮人的長處所在。
美國大名鼎鼎的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積蓄並不多,也是一個窮人。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他利用為數有限的資本進行投資,與人合開了一家很小的印刷廠。因為印刷廠的規模是在太小了,平時並沒有多少生意可以做。作為合夥人的富蘭克林為了使得印刷廠可以維持下去,他就自己努力去爭取。後來經過努力,他在費城的州議會謀到一份文書辦事員的職位,這樣他就可以把一些要印刷的東西承擔下來,也算是“假公濟私”吧。
在他的努力之下,印刷廠終於有了一點點起色。但是就在這時候,一件不利的事情發生了。議會裏一位最有勢力的議員對富蘭克林產生了厭惡情緒。這位議員不但對富蘭克林非常苛刻,而且有一次還當著眾人的麵斥責了富蘭克林。雖然富蘭克林對這個人的無禮和蠻橫非常的氣憤,但是為了自己的印刷廠和自己的前途,他還是忍受了下來。
就在情況不利的情形下,富蘭克林有了一個好的主意。他使用了—個使得對方高興的手段,使得矛盾得到了化解。富蘭克林知道這位州議員的虛榮心很強,於是就用經常向他請教問題的方法,滿足他的虛榮心。
富蘭克林後來回憶說:“聽說他的圖書室裏藏有一本非常珍貴的書,我就給他寫了一封信,要求借這本書看看。他馬上就派人把這本書送來了,因為他的書得到了人們的賞識,他自己的麵子上也有光。過了大約一個星期,我把那本書還了給他,同時還附了一封信,表示對他的感謝,並對他本人的學識表示非常的景仰。於是,在下一次開會的時候,他竟然打破常規主動和我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