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截和篇——創新是被激發出來的(4)(2 / 2)

今天的年輕人,若想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就要去努力冒險,不要害怕自己成為創始人。一味地順應自己父輩的做法是極愚蠢的,因為大自然賦予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一種特殊的品質。每一個人都應該給世界一個不同的麵貌,如果去抄襲他人,呆板地遵從現有的規則,更是對自己天賦品質的拋棄,是對自己生命的褻瀆,是對天賦職責的背離。

站在時代前沿的青年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新奇的思想與做法,但卻不一定會帶來成功;惟有有效的冒險,才能成功。世界上有無數人,常常在追尋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可是並沒有因此而聞名,原因是他們的新奇思想或者不切實際,或者沒有付諸行動。

在再造世界的過程中,還需要有堅強的個性與麵對一切的勇氣。青年人一般都有冒險意識,但最終隻有少數人改變了世界,就是因為來自世俗與權威的嘲笑與排擠嚇倒了缺乏勇氣的懦弱者。這時,也許你需要從敢於創新的先輩那裏獲得勇氣與力量,想想吧,世界上的一切,有哪一件事物不應歸功於古往今來的先例的破壞者昵?世界曆史中沒有他們,還有誰願意去讀這曆史昵?

對於冒險,精明的人會算出冒險的係數有多大,此外做好應付風險的準備,則可以勝算。

勇於冒險求勝,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風險的過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變成激動人心的探險經曆,這種經曆會不斷地向你提出挑戰,不斷地獎賞你,也會不斷地使你恢複活力。

美國地產商人希爾頓在他的自傳《希爾頓冒險》裏指出:致富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譬如說,地產市場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好,我能發大財;反之,我看好,別人看壞,事實證明是壞,我便要受大損失,甚至破產;如果大家都看好,我也看好,事實證明是對了,則也僅僅能糊口而已。

當你在前往目標的途中遇上了看起來無法逾越的困難時,那要祝賀你了,因為你是站在一個重要發現的邊緣上。曆史上,許多重要發現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而發掘出來的。

自我思維的革命

創意的本質是打破陳舊的思維,推出全新思維。創意是一種自我思維的革命。

創意的實質並不神奇,不過是一種思維而已。隻不過冒險創意這種思維,跟別的思維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推陳出新。創意的思維之所以能推陳出新,是因為它打開了我們自身的寶庫,釋放出潛意識的神奇能量。

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蓋哈德·卜思帕爾教授認為:未來的高等院校應是研究密集型大學,必須精心培養學生具有富於批評性的追根究底的冒險精神。

這種現代綜合性思維的特征在於把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人的智慧和才能與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料及信息基礎設施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跨越層次界限解決開放的複雜巨係統問題。(所謂複雜巨係統,就是指結構非常複雜,而且是對外界開放的係統,如社會係統)與此相應的思維方式,是開放的、動態的。這種整體性、綜合性的思維方式不同於以往,很重要的是因為它是非線性的、多維互補的。網絡化的世界縱橫交織著錯綜複雜的聯係和關係,它們是動態的、過程性的。

日本的鬆下幸之助非常佩服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因為福特“經常思考不合常理的新觀念”,“經常突破常理”。

亨利·福特於1863年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西南的迪爾本村。他從小就對這個世界棄滿好奇,希望能自己去探究事物的結構與奧秘。小學的時候,福特經常把一塊懷表帶到學校,在那些無聊的老師講課時,他就偷偷地在課桌裏擺弄著懷表,拆了又裝,裝了又拆。福特經常在上課時埋頭於他的“手藝活”,因此還得了個“小鍾表匠”的綽號。不僅如此,福特還經常拆家裏的和鄰居家的農具。隻要誰家的農具被搞得散落一地,人們就會說:“一定會是亨利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