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和牌篇——超凡能力決定一切(1)(3 / 3)

20世紀70年代初期,世界各國紛紛仿效美國製定了限製汽車排放廢氣的法律。這對各大汽車生產廠家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本田公司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敏銳地感覺到,這也許是超越強勁對手的一次機會。1972年10月,經過反複研製,本田成功開發出符合法律要求的低公害發動機——CVCC發動機。本田公司的成功,比福特、豐田、日產等超一流廠家均搶先了一步,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而且,由於CVCC發動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公司在銷售方麵也就獲得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成功,使本田宗一郎收益匪淺,他總結到:“這次的成功,不是企業間競爭的成功,而是一種神聖的社會責任感的成功。”有了高度責任感,本田宗一郎提高了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把危機變成了轉機。

5.實行持久的能力訓練

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神賜的,而是靠平時實際的訓練獲得的。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通過實驗,發現管理人員經過創造力的專門訓練,靈活性和創造力一般可提高60%~100%,這說明訓練與不訓練大不一樣。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人們隻要實行持久的能力訓練,就能使自己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加強、提高及發展。

被人們稱為“書聖”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7歲時開始練字,熟讀前代書法,遍遊大山名川,結識書法名家,博采眾長。幾十年如一日,刻苦練筆從不間斷。他在紹興蘭亭臨池學書法時,因每天洗筆硯,使清水池變成了“墨水池”。正由於此才練出“入木三分”的筆力,形成豐富多彩的書體,真是筆筆剛健、字字飛龍,終於成為劃時代的書法大家。後來他的兒子王獻之向他詢問學習書法的秘訣時,王羲之指著家裏的18缸水說:“秘訣全在這些水缸裏。你把18缸水寫完,答案就知道了。”

能力是成功的基石

美國女博士米凱爾曾調查過1000名包括發明家、科學家、企業家、創新者在內的事業上的成功者,發現他們至少有十二項共同特征:(1)熱愛自己的工作;(2)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充滿自信心,他們從未想過自己不會成功;(3)能從不愉快的經曆中發現自己的實力;(4)有決斷力和自製力,他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並選擇最佳方式去追求目標;(5)正直誠實,願意幫助他人成功;(6)堅持不懈,直到成功;(7)有冒險精神,失敗後能很快振作起來;(8)善於與人溝通,遇到問題能主動聽取別人的意見;(9)能團結人,會用人;(10)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懂得合理安排與利用時間;(11)不以自己的成功而傲視一切,他們在獲得成功時會說,是因為抓住了機遇;(12)有目標感,並希望對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從上述對成功者共同點的調查中可見,取得成功有多種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力因素。可以這樣說,沒有能力,就沒有成功。獲取成功的能力構成主要包括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認識能力是指在取得成功過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它們是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學習力。實踐能力是指心身並用去完成實際工作的能力,包括預見力、決斷力、組織力、執行力、應變力、競爭力、創造力、表達力、交際力以及自製力、意誌力等。這些能力對於獲取成功都有重要的作用。

猶太民族被公認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民族。1400萬人口的民族卻執當今思想界、科學界、政治界、經濟界、藝術界之牛耳。美國的百萬富翁當中有20%是猶太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中有20%是猶太人。如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從簿記員、管理員低職位做起,憑借他的智慧,終於成為億萬富翁。哈同初來中國時,身無分文,隻能做個看門人,但是短短幾十年,他靠自己的智商,變成了擁有億萬資產的大亨。

麵對能力主義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能力的基石是學識素養一具備創造性和實幹的能力,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定是源於嚴格的科學訓練、持續的學習進修。隻有完備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的工作方法(法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曆史、地理、認識論、自然科學常識、係統論、管理學),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構想的實現和潛力的發揮。

能力的最終體現途徑是實踐一能力即“能夠為之”之力。能力的最終體現途徑是實踐,在實踐中解決了問題,達到了目標,就是能力的最好體現。具體化之就是: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發現和抓住問題症結的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新思路和新對策的能力;作出決斷的能力;進行執行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