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和牌篇——超凡能力決定一切(1)(2 / 3)

再次,完成任何一種活動單憑一種能力是不夠的,而需要有多種能力的結合才行。為了順利地完成某種活動,多種能力的獨特結合,稱之為才能。如教師的才能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材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敏銳的觀察力等。根據研究,音樂才能應具備三種基本能力,即曲調感、音樂的記憶和表象、節奏感;數學才能必須發展三種特殊能力,即對數學材料進行分類、對材料之間的關係進行迅速而廣泛的概括力、從正運算過渡到逆運算的靈活性。

能力的高度發展並得到最完備的結合,使人能創造性地完成多種複雜的活動,這就稱之為天才。天才人物往往是各種科學領域的專家。例如,達·芬奇不僅是大畫家,而且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他在物理學的各種不同領域中都有重要發現。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由於社會曆史發展的要求,以及個人的勤奮努力,在優異的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能力是怎樣煉成的

能力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昵?

1.動機的激勵

高爾基說得好:“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揮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成功人士,都是在一定的目標推動下,奮發進取而獲得聰明才智的。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作為新世紀“可愛”的中國人,應該以怎麼樣的原則去選擇自己的奮鬥目標昵?郭沫若在這個問題上曾作了很有啟發性的發言,他說:“個人的興趣,應該服從和服務於革命事業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離開事業來孤立地強調個人的興趣,就缺乏正確的目的,就不容易得到多方麵的鼓勵,就不容易激發持久堅韌的信心,最終也不會有突出成就的。”我們應該像郭沫若那樣把祖國的需要及大眾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在與祖國需要或大眾利益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來開拓生活道路。

2.培養對事業的熱愛和旺盛的求知欲

對事業的熱愛,對工作的迷戀,是一切活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是能力表現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熱愛的產生是與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活動的理解以及對它的社會意義的認識有關,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情感可以使一個人產生旺盛的求知欲,對工作抱有積極的態度。在這種狀態下,人對事物觀察具有敏感性,對所接觸的東西留有深刻的印象。

科學上的發明、創造都不能缺乏熱情因素。被稱為“計算機之父”的馮·諾伊曼,他的成功除了源於個人的天賦外,還來自他對創造工作的瘋狂和執著的情感。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第一個貢獻是研究出以二進製為基礎的計算方案;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第二個貢獻是發明了內部存儲器。“計算機之父”之稱,他的確當之無愧,因為他的發明直接影響以後計算機的發展。諾伊曼對創造工作充滿熱誠,廢寢忘食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小事一件,他就像有無窮的精力,去研究,去思考,去克服困難,去排除幹擾,勇往直前,決不回頭。英國優生學家高爾頓曾讚揚熱情對智力的作用:“我認為不存在沒有熱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沒有智力的熱情。如果沒有勤奮,也不存在熱情與智力的結合。”俄國生物學家巴甫洛夫也曾說過:“要有熱情,你們記住,科學需要一個人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來說還是不夠的。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希望你們熱情地工作,熱情地探索。”

3.勤奮與刻苦

人的能力發展不是靠一時的興趣或一時爆發的靈感,而是需要堅定的目的性、果斷性、勇敢精神、自製力、頑強性和獨立性,這些品質都是一切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的。

王永民,河南省南召縣一個山村裏走出來的農民兒子,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科研開發工作。改革開放之初,西方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開始引入中國,但一下子就遇到了難以跨越的障礙,漢字如何進入隻有26個鍵位的現代計算機,被稱為舉世難以解決的難題。王永民決心攻克漢字輸入電腦這一舉世稱難的“癌症”,認真研究語言文字、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等多種學科,經過多少個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的奮鬥,他的研究成果“五筆字型”於1983年8月29日通過鑒定,正式問世了。有一位老專家激動地說:“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方同日而語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被稱為天才發明家的愛迪生,才華超群,智慧非凡,可愛迪生在評定自己的成就時,他認為自己不是什麼天才。他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而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要想成就任何一番事業,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凡有成就者,都有一部堅持不懈的奮鬥曆史,成功的經驗中都離不開勤奮、耐心和刻苦。

4.高度的責任感

對工作持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也是嚴於律己的人。真正有才幹的人,為了對工作負責,任何時候都不滿足於自己的成績。他們善於評價別人的能力和自己所創造的產品,經常向自己提出新的和複雜的任務;使自己去尋找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形成有效率活動所必需的品質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