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搜索引擎的頁麵上突然跳出一個尋人網站,詞條上沒有任何關於賈琳娜的顯示。我很好奇為什麼會突然提供給我這樣一個網站,順手就點了進去。
這個網站一看就比較老了,網站首頁的設計風格似乎還停留在WINDOWS98上。網站被分割成三個部分,已解決的、有線索的和毫無進展的尋人啟事。一眼看去,滿屏幕都是尋人對象的照片和名字,如果想看具體信息就點照片,總之十分的簡單粗暴,像是局子專用的在逃嫌犯通緝係統。這個網站的最上麵還有一個搜索欄,我不抱任何希望地輸入賈琳娜的名字,結果還真的跳出來那麼幾個同名同姓的中國女人。
我非常自然地把網頁向下拉去,拉到一半,我突然愣住了。
在這十幾張照片中間,有一個人長得明顯和其他人不一樣,高鼻深目,是個外國人。我把照片和我腦海中的印象一比對,認定這個人就是我要找的賈琳娜。
我心道一聲奇了怪了,迫不及待地點了她的照片。
隨後網頁迅速跳轉,我心如擂鼓,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尋人啟事裏賈琳娜的照片仍舊是黑白的,但要比我手頭上的黑白照片來得更為生動,某些細節更加清晰。這張照片裏賈琳娜仍是齊耳短發,我可以看到她眼角的細紋——看來這個時候賈琳娜已經不再年輕了。這張照片下麵大致敘述了賈琳娜的相貌和一些基本信息,上麵寫著賈琳娜是1921年出生的(我心裏一寒,因為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賈琳娜現在還活著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最後有人見到她是在黑河邊境。這則尋人啟事發布於1999年,正是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興起的年代,至今已過去十多年,仍是沒有任何回應。
我繼續往下看,在這則尋人啟事的下麵,額外加了一句話:“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新一輪的計劃正在啟動,請把書交還給我們。”
這就是尋人啟事的全部內容,我看完以後,背後不自覺地冒出了冷汗。這則尋人啟事的發布人是誰?“新一輪的計劃”是什麼?他言及的“書”是不是就是前半卷《考工記》?如果是的話,那麼尋人啟事會不會是我爺爺?不可能,我立馬在心裏否決掉了這一想法,曲琪說我爺爺從來就沒想要追回《考工記》,何況他那樣的老古董,要找人肯定是用最傳統的方法,不會想借助互聯網。
想來想去,我就是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我盯著電腦裏賈琳娜的黑白照片,感覺她那深邃而憂鬱的眼睛似乎又多了一絲撲朔迷離,脊背發涼的感覺愈甚。
這時,門外突然連續傳來幾聲有力的敲門聲。在那種氛圍裏,這幾聲叩門聲著實把我給驚到了。我還以為是韓冬瓜,但一看表,他才走了不到半個小時,不應該回來得那麼快啊?酒店服務人員?也不應該啊,清潔工一般會在客人不在的時候打掃房間,我也沒有叫什麼其他的服務。
那又會有誰?我心想,我在東北人生地不熟的,有誰會找上門來,難道是小姐?
我合上筆記本電腦,躡手躡腳地走到玄關那裏,隔著門試探性地叫道:“韓冬瓜?韓冬?”
然而門外並沒有傳來任何回答。
之後好一陣子,門外都沒有動靜了。我自我安慰說可能是敲錯門了,剛想回屋去,敲門聲又響了起來,這次比上次更加有力。我嚇了一跳,張口就朝門外喊:“你誰呀?!”
依舊沒有任何人回答我,隻是敲門聲變得更加急促了。一聲一聲地,好像要把客房的木門敲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