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以言相感(3 / 3)

10.8該向下屬道歉時就道歉

鬆下電器是聞名全球的電器公司,其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先生,更是有“經營之神”之譽的企業家。這美名不僅是因為他親自創辦了鬆下電器公司,還因為他是一位駕馭人才的高手。在他的有生之年裏,他的經商術和用人術廣為流傳,到目前為止,對世界的商業領導人士還有著巨大的影響。

鬆下幸之助是一位脾氣火暴的人,訓人是他最常用的方法,當時日本甚至出版了《鬆下幸之助罵人方法研究大全》的書。雖然鬆下幸之助有這種習慣,但他總是能夠適時恰當地向對方道歉,由於適時及態度誠懇,那些被斥罵的部屬不但沒有怨恨之心,反而工作更加積極。

鬆下幸之助訓人十分嚴厲,有一位叫俊藤清一的部屬由於處理公事不當,深諳老板脾氣的他有種大禍臨頭的感覺,但他還是心存僥幸地自認是公司的元老,鬆下先生應該不會對他怎麼樣。

鬆下幸之助知道這件事後,直接走進俊藤清一的辦公室,俊藤清一當時正和一位親戚談論事情,鬆下幸之助走進來後,氣衝衝地對他說:“明天晚上到我辦公室來一趟。”俊藤先生的那位親戚見事態不妙,馬上出麵講和,可是盛怒之下的鬆下幸之助,並沒有消氣的跡象,隻見他突然抽出一支彎曲的鐵棒,直逼著俊藤清一說:

“你把這根鐵棒弄直了才準回家。”俊藤清一一聽到這句話,直覺得自己遭到了奇恥大辱,頓時頭昏目眩,暈倒在地。見此情景,鬆下幸之助馬上叫秘書開車送俊藤清一回家,並打電話給俊藤先生的太太,囑咐她勸阻俊藤清一不要尋短見,等體力恢複後再來上班。

第二天,俊藤清一提前來到公司,沒想到剛進辦公室,鬆下幸之助就打電話來,語言非常溫和,與昨天判若兩人。鬆下幸之助在電話那頭說:“俊藤君,你的身體好點了嗎?我為昨天的舉動感到萬分抱歉,請你不要介意,你的心情還好嗎?要不要再多休息幾天?”

俊藤清一本來懷著一肚子怨氣,但聽完鬆下幸之助的這番慰問後,怨氣頃刻之間就消失了。他回想起鬆下幸之助昨日發脾氣的樣子,覺得他真是不可思議的人物。

身為企業的領導者,批評員工時不能一味仰仗權力。如果隻知道一味用頭銜壓人,無論頭銜多大,都不能使部屬心悅誠服。指責應該根據事實,就事論事,要有充分的理由,而不是依據你的職位高低。聰明的領導者不會犯下這種錯誤,他們最高明的管理技巧是善於運用既含有強製意味又深藏不露的語言,這樣的用人術才能令人折服。如果遇到部屬不接受你的意見,甚至故意和你作對,此時,若用“這是命令”等強製語言壓製對方,即使奏效,部屬的心裏也肯定不會愉快,時間一久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培養企業的團體精神和融洽的工作氣氛。懂得駕馭人才的領導者是不會這樣做的。處於這種局勢時,你要從權力的寶座中走下來,以平等的身份、友好的態度,和氣地解決問題。如果你以一種以上壓下的態度對待員工,哪怕是平時對你言聽計從的部屬,也會背地裏對你充滿怨言。碰上性情剛直的部屬則會立刻和你作對,讓你處於難堪的境地;即使性格溫順的人,也會口服心不服。

所以對領導者而言,在用人時,一定要把握語言的尺度,尤其在分派艱巨任務或批評部屬時,千萬要謹慎措辭。

10.9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

一個賢明的領導者,必須有容忍部屬犯錯的雅量,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是不犯錯的。有一部美國電影,劇中的一位父親對他就讀中學的兒子說:“我希望你犯錯誤。”這句話讓人感觸良多。犯錯誤的人若能夠記取教訓,對生活的體驗及追求就會更加豐富多彩,其應變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如果一輩子兢兢業業地在規矩、原則中生活,盡量不讓自己犯錯,在害怕犯錯的心態下,便會失去創造力、想像力及麵對錯誤時的處理應變能力。

高明的領導懂得把握部屬的心理,在批評了某個職員後,總會補上一兩句安慰、鼓勵的話語,或用行動表示關心,這樣既達到了批評效果,又不挫傷部屬的尊嚴。小王在報社工作,他的總編領導非常嚴厲,對職員的要求近乎苛刻,但同仁們卻非常尊重他。究其原因,是此領導極了解部屬的心理。比如有一次,小王負責編輯的一篇專題出現錯別字,將“部署”寫成了“布置”,那位領導批評他“影響報紙的聲譽”,並斥責他是沒有責任感的人,要扣除他的獎金,甚至當著大家的麵說:“你到底是怎麼搞的?出這樣的錯誤?”

小王生平第一次被人這麼嚴厲地責罵,心裏相當不愉快,幾天下來,工作情緒相當低落。

不久,小王家裏準備整修廚房,需要一些材料,正當他為材料和載運的事宜發愁時,他的領導不知從哪裏得知這個消息,馬上告訴小王,讓他到總務科那兒去,表示他已和科長談過了,材料和運輸工具都由報社支付。此舉令小王十分感動,因為他根本沒有要求過領導,可是領導卻幫他安排好一切才告訴他。可見,聰明的領導必須要能抓緊部屬的感情,批評歸批評,關心歸關心,並不因為工作方麵曾有失誤而對部屬產生刻板的不良印象。

任何人在遭受批評之後,心理上總會難以平衡,不管自己的錯誤有多麼嚴重,批評者的位子有多高,總會認為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不僅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對日後的工作失去信心,短時間內總覺得提不起高昂的熱忱投入工作,而且心中難免會想:“我給領導添了這麼多麻煩,以後我不會有好日子過了。”這種心態下的部屬一定會自暴自棄。此時,領導者就要適時地講幾句關心的話來安慰他,或者用行動來表示關切。

在你批評了某位部屬的工作態度後,別忘乘機表揚一下他另外的優點,如配合度高、有正義感等,或者事後有意無意地讓他了解你,“我看他是個人才,所以才嚴格要求他”的用心。那些受批評的部屬聽了這些話後,必會深深體會到領導“愛之深,責之切”

的用心,就會理解領導“恨鐵不成鋼”的苦心。日本的“經營之神”

鬆下幸之助,便經常在痛斥部屬後,當晚打電話到部屬家中,再給予一番鼓勵和安慰。因此,受到批評的部屬會心存感激地認為,他雖然嚴厲地批評了我,但其實是為我好。如此一來,部屬對於自身所犯的錯誤就會加以改正,而對工作會更積極,更熱愛。

但是,身為領導者必須要明白一點,關心和鼓勵的內容一定不能與批評的內容相抵觸。也就是說,你所表揚和肯定的內容並沒有否定你剛才的批評,不能讓部屬覺得你是因為批評錯了而向他賠禮道歉。如此一來,批評就失去意義,這和有些父母體罰孩子以後再買玩具哄他們開心一樣。及時安撫部屬是為了鞏固批評的效果而不是為了否定批評。

10.10善於對下屬家人的讚美

一個公司不僅是由一天到晚忙於事務的同事組成,事實上他們的家人也加入其間了。盡管家屬不參與具體的事務,但他們的態度和言行會影響你的下屬在公司的表現,家屬們對你的印象會影響你與下屬的關係。因此,你不僅要與在“一線”的人搞好關係,而且還要注意與部下家屬之間感情的交流,尤其是對那些與你關係十分密切的共事者。

與員工家屬增進交流的辦法主要表現在一些細節上。比如,在與員工平日的交往中,可以在與對方不經意的談話中,記下其家庭成員的狀況,比如生日、特殊紀念日等,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表現一下。比如,“今天是你千金生日吧!”“你兒子今年要進小學了嗎?”諸如此親切而細心的話題,或許隻是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然而在日常交談中不時寒暄幾句,絕對有助於營造溫馨的氣氛,使彼此的談話更為投緣。

當對方興致勃勃取出家人照片給你看時,此時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詞,諸如“可愛”、“聰明”等等用詞,盡管是一些十分普通的話,但也會讓對方倍感高興,對你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