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立威講方法1(1 / 3)

俗話說:“正人先正己。”無論“正人”,還是“正己”,都須體現一個“嚴”字。“嚴”即是嚴格的要求,這一點是管理者樹立威信的第一要素。隻要在員工中樹立了一定的威信,做好管理工作並不難。“嚴師出高徒”正是道理所在。

3.1嚴格要求才會樹立威信

俗話說“正人先正己。”無論“正人”,還是“正己”,都須體現一個“嚴”字。“嚴”即是嚴格的要求,這一點是管理者樹立威信的第一要素。隻要在員工中樹立了一定的威信,做好管理工作並不難。“嚴師出高徒”正是其道理所在。

1威信從點滴積累

作為管理者,能夠樹立威權,發號施令,使員工言聽計從,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能夠立權樹威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隻有從小事做起,在管理工作中注意細微小事,點點滴滴地樹立自己的威信。

要求部下必須遵從,就必須具有足以讓員工心服口服的理由才行,這樣的威信隻有靠平時一點一滴才能樹立起來。

經過一番奮鬥,你終於脫穎而出,覺得“自己總算苦盡甘來”,同事和公司領導承認你的能力,對此,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要做到以威信服人,而不能搞以權壓人。

假若你的能力與職位存在差異,無法完成基本任務,就應該坦白相告,如果說些喪氣話或埋怨公司,則不可能樹立威信,長期以往,隻能令上級領導無法忍受而被棄用。當然,如果這隻是一時的情緒,還是可以原諒的。平時不妨試著愉快地抿嘴唇,盡量放鬆心情,千萬不可一上任便威風八麵,這樣不但不能立權樹威,反而會逐漸喪失人心,失去支持,成為孤家寡人。

作為一個管理者,雖然常有泰山壓頂之事,你也要做到泰然自若,坦然麵對,這本身也可以產生一種威權。

2保持與員工的合理距離

管理者與員工保持距離,具有許多獨到的駕馭功能:可以避免員工之間的嫉妒和緊張,減少員工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可避免對自己所喜歡的員工的認識偏頗。

“近則庸,疏則威”。作為一名管理者,要善於把握與員工之間的遠近親疏,使自己的管理者職能得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有些管理者想把所有的員工團結成一家人似的,這個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現在正在做這方麵的努力,勸你還是趕快放棄。事實上,與員工建立過於親近的關係,並不利於你的工作,反而會帶來許多難題。如,在你做出某項決定要通過員工貫徹執行時,恰巧這個員工與你平常交情甚篤。你的決定恰巧與他有關,為了支持你的工作,他放棄自己暫時的利益去執行你的決定,這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但是,如果他是一個不曉事理的人,就會找上門來,依靠他與你之間的關係,請求你收回成命,這無疑是給你出了一個大難題。

收回成命必然會受到他人非議。不收回,就會使你與這位員工的關係惡化,他也許會說你是一個太不講情麵的人,從而遠離你。所以,請你記住這句忠告:“城隍爺不跟小鬼稱兄弟”。

3保持良好的上下級關係

作為管理者,你對員工應采取民主的方式,隨時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意見。也許你會非常器重某一位員工,經常帶他出入各種場合,但你們之間的關係應嚴格局限於良好的上下級關係中,而不能讓別人誤以為你們是鐵哥們,否則,會在其他員工心目中造成不良影響。

作為管理者,你兼顧的是整個公司和全體員工的整體利益,需要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協助你工作,為全公司的利益服務。當你與某一員工成了哥們以後,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小集團,極可能會遭到更大集團的抵製。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時,會不利於你順利地開展工作。

而且,這種關係也不利於你這位員工能力的發揮。一方麵,他手握著你的尚方寶劍,可能會恃寵而驕,辦事不周,盡管他是處處為你著想,卻不一定有利於公司的效益。另一方麵,和你的關係太鐵,會影響到他與其他同事的關係。

因此,上下級就是上下級,成了鐵哥們,並不是件好事。

4不要淡化管理者的身份

管理者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在無形中造成員工對你的尊敬之意,會為你的工作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管理者跟員工在一起時,要適當表現自己的“身份”。

在辦公室裏與員工相處,別人應該一眼就能瞧出,誰是員工,誰是領導。如果你不能表現出這一點,甚至給人的印象正好相反,那麼,你這個領導就是失敗的。

你雖然不必過於矜持,但要讓你的員工起碼意識到,你是領導。這樣,即便是活潑、輕佻的職員也不至於去拍你的肩膀,或拿你的缺點肆意開玩笑。他在你麵前會小心謹慎,會看你的臉色行事,當你們一起離開辦公室時,他會恭恭敬敬地把門打開,讓你先行。

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講話方式。在辦公室裏跟員工講話,一般說要親切自然,不能讓員工過於緊張,以便更好地讓對方領會自己的意思。如果對方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可以明確給予否定,如果員工之見對公司有利,也不要急於表態。在公開場合講話,如麵對許多員工演講,作報告,要威嚴有節,有震懾力。

但不管在哪種情況下,管理者講話都要一是一,二是二,堅決果斷,切忌含糊不清。

多思考少說話,也可以“讓我仔細考慮一下”或“容我們研究、商量一下”來結束談話。這樣,在回去之後,員工不會沾沾自喜,反而會更加謹慎,無形中增加了你的權威。

行為有時比語言更重要,管理者的身份權威,很多時候往往不是由語言,而是由行為動作表現出來的,聰明的管理者尤其如此。

5“喜怒不形於色”

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聰明的管理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下屬就難以鑽空子了,特別是麵對一些複雜的局麵,管理者駕馭局麵更需要這種“靜若止水”的功夫。

“喜怒不形於色”,也即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優秀的管理者。

6言行舉止要莊重

很多員工與上級領導有工作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多,他們都是通過你平時的一舉一動,來對你的形象進行判斷。你平時的裝束,你在大會上的發言,你與員工打招呼時的態度,你的上下班時間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把你的信息傳達給了每一位員工。行為是無聲的語言,好的管理者應深諳此道。

7言傳不如身教

管理者表現自己的權威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做出更大的業績,用業績說話,以業績來樹權立威。我們平常所說的“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就是這個道理,隻要有真才實學,隻要有能力做出大成績,何愁沒有權威呢?

王經理上任伊始,一改前任領導人做事拖泥帶水的風格,決心整頓公司內部秩序,並且製訂出相應的對策,首先自己帶頭遵守公司的新規章,但效果並不理想,經過了解,才知公司員工對王經理有一種觀察態度,不太信任他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鑒於此,王經理決定親臨第一線,與銷售人員一道奮戰,一個月後,公司業務量大增,效益也大為改觀,員工內部讚歎聲一片,從此,大家也以王經理為榜樣,勇於承擔責任,工作積極主動幹,公司發展前景光明。

在管理整個公司或一個部門時,可以先製訂一個總體規則,然後明確任務,自己帶頭執行,並在一些具體實際的工作中做出榜樣,以自己做出的業績說話,同時也讓員工們明白,在公司裏,上下級關係並不是完全靠職務或權力,主要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為公司所做的貢獻大小來評價。

管理者如果嚴格要求自己,雖然多受一點苦,為員工多負擔一點工作,但做出一些舉措來給大家看,用自己的行動幹出實績,員工們就會自然而然心服口服。俗話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員工最討厭的就是光說不練,隻要管理者注意從實際業績方麵多做一些,給員工做個榜樣,權威自然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