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銷管理製度
銷售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企業的市場經營觀念,從生產導向轉變為市場或顧客導向。企業的銷售管理也從簡章的銷售發展到市場營銷,即包括市場調查、預測、產品決策、銷售、定價、廣告、推營、服務等一係列活動。企業須綜合各部門的力量,整體地運用各種策略,最終達到企業的目的。現代營銷管理有四個基本環節,即產品決策、定價決策、銷售渠道和促銷策略。
產品決策(product)是企業為市場需要,在產品上所作的各種決策的總稱。包括商標、包裝、服務等方麵的決策和產品組合決策。
定價決策(price)是銷售管理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定價方法層出不窮。多數企業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法,即在生產成本基礎上加以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和稅金,得出一個初步價格,然後再用市場需求、競爭、國家規定價格等因素加以修正,得出定價。
銷售渠道(place)是產品從生產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或用戶所需經曆的路線和環節。
促銷策略(promotion)的工作內容包括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係等四個方麵。
2.生產管理製度
生產管理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有效控製。生產是將原材料變為產品的過程,現代生產不僅包括有形的勞動過程還包括設計、計劃、行銷等無形勞動。現代的生產管理製度必須適應規模大、效率高以及產品向高精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特點。
3.財務管理製度
財務管理是依據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運動的規律,利用價值、貨幣形式,通過計劃、指揮、協調與監管,對企業的資金、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管理。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的財務、會計的法律規定。按規定按時繳納稅金。
財務管理的任務有: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合理的資金需求,提高資金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盈利水平;分配企業純收入,正確處理國家、企業、職工三者關係;實行財務監督、維護財政法紀。
財務管理要遵循的原則有:計劃管理原則,經濟換算原則,統一管理與歸口分組管理的原則,物質利益原則。
4.信息管理製度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息經濟。宏觀、微觀決策,資源配置,生產經營都離不開信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企業更需要了解國際信息。因此,現代企業必須努力開發信息資源,強化采用現代化技術,積極開拓信息市場。大力發展企業的信息網絡係統,並且注意同外界信息服務業,信息渠道的合作,擴大企業內外的信息利用和共享水平。
除此以外,還有研究開發,人力資源等方麵。我們將在以後的章節中,圍繞這些方麵,對現代企業管理製度的具體內容進行更深入、細致的探討。
製定出完備的管理製度
1.建立企業管理製度的內容
通過前三章對企業管理製度的了解,我們要建立的企業管理製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建立以參與國際競爭、占領國際市場為目標的經營戰略體係。
(2)建立企業職工培訓、考核、獎懲製度。
(3)建立現代企業技術改造與科研製度。
(4)建立集中管理與分散經營相結合即集分權相結合的運行機製。
(5)建立企業的民主管理製度。
(6)建立現代企業的文化生活製度。
當然,還應建立起一係列配套的營銷管理,研究與開發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等具體製度。
2.製定企業管理製度的原則
建立和製定企業管理製度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製度要健全,要力求完備,以便處理問題時有根有據。
(2)管理製度的製訂必須堅持領導與員工相結合的原則。企業內部規章製度的製定涉及廣大職工的生產經營行為及各種利益,因而絕不能把它當作簡單的文字性事務工作來對待,而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經過充分討論,按有利於員工貫徹執行的原則來進行製訂。
(3)製度的製訂要根據實際需要,以能發揮實際效果為目的。不訂無用的製度,不訂空洞無物的製度,不訂不切實際的製度。
(4)製度的製訂不能與國家法令相抵觸,要考慮人性和風俗。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性大市場的形成,企業勢必要與更多的國家、地區、更多的人群打交道,跨國企業、多國企業在這方麵更是如此。因此,企業管理製度的製訂必須考慮國家法令,當地風俗習慣、人們的文化教育水平、宗教習慣等等。
(5)製訂的製度要形成完整的體係,彼此相互配套,避免重複和相互矛盾。由於企業管理製度是一個由許多方麵內容組合而成的體係,各方麵的配合與銜接就顯得相當重要,一套不完整的企業管理製度或是互相衝突的管理製度隻能使企業中的人員更加無所適從,管理更加混亂,而不可能實現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
3.製定管理製度指導思想
製定管理製度要堅持六條指導思想:
(1)領導與員工相結合的原則。製定管理製度既能體現領導集中統一管理的要求,又要反映出普通員工維護製度的願望。企業廠部領導應統一負責組織擬定,在製定中要堅持走員工路線,及時總結員工經驗,從員工中來,到員工中去。
(2)實事求是的原則。製定管理製度要堅持從企業本身的具體情況和條件出發,務求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3)相對穩定原則。所製定的管理製度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考慮發展,要避免朝令夕改,保持相對穩定。
(4)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有利於實行集中統一指揮,有利於有效地組織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是製定管理製度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5)為員工服務的原則。製定管理製度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護員工身心健康,方便員工工作生活。要尊重以人為本的原則,訂出的條例要有人情味。社會主義企業的管理製度不是對工人“管、卡、壓”,而是自覺性和紀律性的統一。建立規章製度是員工的要求。這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區別。
(6)先立後破的原則。在新的管理製度沒有生效以前,原有的製度應該繼續執行,以免使管理陷入混亂狀態。
管理製度的依據和程序
1.製定管理製度的依據
製定管理製度的主要依據有三個方麵:
(1)實際生產力水平,即要把生產經營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作為製定管理製度最重要的依據。同時還應考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帶來的生產力發展。製定的管理製度要切合實際,既反映出生產過程的客觀規律,又反映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2)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成功的經驗用製度加以肯定,讓人們照著做;失敗的教訓用製度加以否定,禁止人們重蹈覆轍,保證事故不再重演。使製定的製度是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的結晶。
(3)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管理製度既反映生產過程的客觀規律,又適應生產關係的客觀要求。因此,製定管理製度,必須符合國家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管理製度既反映生產過程的客觀規律,又適應生產關係的客觀要求。因此,製定管理製度,必須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為依據,使製定的製度符合黨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2.製定管理製度的程序
製定管理製度的過程,是領導同員工相結合,反複進行調查研究的過程;是總結本企業的經驗,總結曆史的經驗與學習成功企業的先進經驗,探索企業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的過程;同時也是從員工中來,到員工中去,發動員工進行自我教育、參加民主管理,提高企業素質的過程。製定規章製度應該遵循的基本程序是:
調查—分析—起草
討論—修改—會簽
審定—試行—修訂—全麵推行
也就是說,管理製度的製定,要經過充分調查,認真研究,才能起稿。草稿形成以後,要發到有關職能部門的基層單位反複討論,斟詞酌句,縝密修改,並經過有關部門會簽和領導審定,然後在小範圍內試行檢驗。對試行中暴露出的問題和破綻,要認真進行修改。重要的規章製度,還要提交總經理或者董事會通過。隻有遵循上述基本程序,製定出的管理製度才能切合實際,具有權威性和合法性,才能順利貫徹執行。
尋求製度與個人的平衡
製度不能代替感情,感情也不能取代製度,如何在不違反製度的前提下照顧員工的感情,是領導者需要認真思索和考慮的一大問題。
美國國際農機公司創始人,世界上第一部收割機的發明者西洛斯·梅考克,人稱“企業界全才”。他幾十年的企業生涯,曆盡滄桑,沒有一條道路是平坦的,但是他以自己全才的素質,在市場上屢屢成功。梅考克雖然掌握著公司的大權,有權左右員工的命運,但他卻從不濫用職權。他能經常為員工設身處地地著想,在實際工作中,既堅持製度的嚴肅性,又不傷員工的感情。
有一次,一個老員工違反了工作製度,因酗酒上班遲到。按照公司管理製度的有關條款,他應當受到開除的處分。管理人員做出了這一決定,梅考克在決定上批複表示讚同。決定一公布,這個老員工立刻火冒三丈,他委屈地對梅考克說:“當年公司債務累累時,我與您患難與共,3個月不拿工資也毫無怨言。而今犯這點錯誤就把我開除,真是一點情分也不講!”聽完老員工的敘說,梅考克平靜地對他說:“你知不知道這是公司,是個有規矩的地方,這不是你我兩個人的私事,我隻能按規定辦事,不能有一點例外。”
後來,梅考克了解到這個老員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了兩個孩子,一個跌斷了一條腿,一個因吃不到媽媽的奶水而日夜啼號。老員工是在極度的痛苦中借酒消愁,結果誤了上班。了解到這個情況,梅考克十分震驚,他立即安慰老員工說:“你真糊塗,現在你什麼都不要想,趕緊回家去,料理你老婆的後事,照顧孩子們。你不是把我當成你的朋友嗎?所以你放寬心,我不會讓你走上絕路的。”說著,從包裏掏出了一遝鈔票塞到老員工手裏。老員工對老板的慷慨解囊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哽咽著說:“我想不到你會這樣好。”梅考克認為,比起當年風雨同舟時員工們對自己的幫助,這事兒簡直不值一提。他囑咐老員工說:“回去安心照顧孩子們吧,不必擔心自己的工作。”
聽了老板的話,老員工轉悲為喜地說:“你是想撤銷開除我的命令嗎?”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梅考克親切地問。
“不,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了規矩。”
“對,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會適當安排的。”
事後梅考克安排這個老員工到他的一家牧場當了管家。
一方麵是個人感情,另一方麵是公司製度,梅考克很巧妙地在這兩者間取得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