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沈南鵬—把自己變成別人的“黃金人脈” (2)(3 / 3)

可見,合作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的優勢拿出來,強強聯合,將資源整合的價值最大化。在合作中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的優勢,根據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能量,讓合作取得圓滿的成功。

附錄:大學生如何進入名企

現任Google中國區總裁的李開複博士在他寫給中國學生的信中說,從大學的第一天開始,你就必須從被動轉向主動,必須成為自己未來的主人,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學業和將來的事業。無論身處名校或是非名校,大學生都應該積極地規劃大學四年的生活,因為任何規劃都將成為你某個階段的終點,也將成為你下一個階段的起點。

500強企業並非高不可攀,對於有心人而言,捷徑就在腳下。

1.爭取名企獎學金

包括通用電氣、諾基亞等在內的不少跨國公司均有在高校設立獎學金計劃的傳統。通過獎學金計劃,這些跨國公司早早地在大學生心目中塑造了“好雇主”的形象,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高校中最優秀的學生名單。目前大多數高校采取學生自主申請和院係推薦相結合的方法,由設立獎學金的公司安排甄選、考核、頒獎。

2.加入早期人才團隊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有“西門子學生圈”、摩托羅拉公司有“摩托營”,都是跨國公司專門為優秀的高校大學生“潛力股”設立的“早期人才”團隊。與實習不同的是,進入早期人才團隊的大學生是經過麵試、實習挑選出來的,相當於跨國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不過,想加入跨國公司的早期人才團隊,得先闖過實習關。

3.參加各類職業、商業大賽

微軟、歐萊雅公司等都把舉辦各類競賽作為招聘方式之一。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參加跨國公司舉辦的各類職業、商業大賽,除了可以近距離接觸跨國公司的招聘人員外,還是學習、鍛煉、檢驗自我才藝的絕佳機會。

大學生應積極主動報名,充滿自信地迎接挑戰。另外,不要把進入舉辦大賽的跨國公司作為唯一目的,參加此類競賽更是了解職場、了解自身優劣勢、積累工作經驗的好途徑。

4.應聘實習生崗位

招聘實習生,在3~6個月的實習期考查其表現,挑選優秀者留下來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這樣的招聘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使用,並成為其挖掘“早期人才”的戰略之一。對於學生來說,實習是了解職場、鍛煉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為將來踏入職場積累競爭力。

5.積累實踐經驗

畢業於南昌大學的小劉拿到了5個名企的OFFER。他在簡曆中,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自己在校期間的實習經曆:華碩電腦銷售實習生,撰寫銷售分析報告,被評為最優秀實習生;蘇寧電器江西有限公司銷售實習生;農夫山泉江西有限公司銷售管理培訓生。

小劉說,這些實習經曆不僅可以給自己的簡曆加分,重要的是也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打動了名企的招聘者。

6.曲線前進

500強企業中有不少員工都是通過n級跳才到達目前的位置的。楊小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公關公司做項目助理。一年之後,她漸漸適應了職業狀態的她跳槽到北京一家時尚都市類媒體,同樣是做公關,業績不錯,還組織策劃了幾次大型活動。又過了將近一年,她再次跳槽,轉投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某日本汽車公司的公關部。據楊小姐說,這家公司看上的正是她做過具體公關案例,有媒體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