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熊曉鴿—超級 VC ,賭的是智慧 (3)(2 / 3)

(3)能力準備。不要放棄長項,去做自己能力應付不了的事情。 (2)

所以,當2008年金融危機在全球肆虐時,連紅極一時的華爾街風險投資商也開始麵臨“融不到錢”的危險。更糟的是,這些投資者手中的項目也可能因為股市的慘淡而麵臨砸在手裏的風險。熟知海外市場的熊曉鴿,知道很多風投機構目前基本已經停止項目投資,“他們現在都去打高爾夫球了,等待機會”。

國內一些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活躍在國內的中外風投,與往年同期募資額相比已經下降了83.7%。

不過,與眾多身陷僵局的風險投資商不同,熊曉鴿先人一步,早已準備好了“過冬糧草”。他說:“做好準備,就不會驚慌失措,就怕你沒有做任何準備。”

早在2007年,次貸危機剛剛爆發之時,熊曉鴿就預料到即將麵臨的處境。從那時開始,為了融資,他和他的團隊四處奔走。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短短幾個月間,他成功融得3隻基金,總額高達15億美元。“當金融危機爆發,所有人都捉襟見肘的時候,隻有手裏有現金的人才能成為‘王中王’。”熊曉鴿的觀念並不僅僅局限於投資領域,他是在告誡企業家,尤其是在經濟低穀時創業的企業家:要想成為“王中王”,現金流是製勝的關鍵。

現金流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製,經過一定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從產品的市場調研到售後服務的整個過程,任何環節都與企業的現金流交織在一起。 現金流管理是現代企業理財活動的一項重要職能,並且現金流量管理,可以保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包括現金等價物,加強現金流管理是企業生存的基本要求,加強現金流管理,可以保證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還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現金流管理中的現金,不是通常所說的手持現金,而是指企業的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還包括現金等價物。每個企業都處在不同發展階段,所以現金流的特征也不盡相同。根據企業在不同階段經營狀況的特征,企業管理者應該采取相應措施,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的生存和正常的運營。

在熊曉鴿看來,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懂得現金流的重要性。現金循環有兩種表現,一是短期現金循環,另一種是長期現金循環。無論哪一種,當產品價值實現而產生現金流入時,都要重新在新一輪循環中參與不同性質的非現金轉化,由於存在這樣的過程,企業現金流往往是不平衡的。假如收入是流水性、以天為單位的,支出是間斷性的,幾天、幾個月才支出的話,企業的日子才能好過。

第三步,熊氏鑒模式:成功的企業模式都很簡單。

熊曉鴿擔任《贏在中國》評委之後,越來越認可這樣一個道理:成功的企業模式都很簡單。

《贏在中國》節目中,給選手陳述自己項目的時間隻有短短2分鍾。參賽者眾多,要想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吸引觀眾的眼光,吸引投資者的眼光,過於複雜的陳述不僅不現實,也是毫無意義的。

熊曉鴿後來指出,《贏在中國》其實就是創業者拉風險投資的“實戰”。在熊曉鴿的投資過程中,曾遇到不少創業者講自己有一個特別好的主意,但怎麼說也說不清楚。就衝這一點,熊曉鴿已經能夠做出判斷了:一個連自己企業的企業模式都講不清楚的創業者,他的企業肯定是不能管好的。

在熊曉鴿看來,任何一樁生意都不可能隻靠一個人去做。創業者需要把他的主意告訴很多人,然後說服別人跟他一起做。這個時候,表達和溝通就顯得很重要。西方有這麼一個說法:主意隻占2%,其餘的是溝通。

溝通的關鍵體現在CEO身上,《贏在中國》的評委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很能說,也很會說。但熊曉鴿認為,溝通好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企業的模式要簡單。馬雲之所以能夠拉到那麼多的投資,不僅在於他的溝通能力,更重要的是阿裏巴巴的模式很簡單。馬雲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解釋自己的企業模式。在熊曉鴿看來,這才是馬雲成功的根本所在。

簡單、有效,這是熊曉鴿最認可的企業模式。事實上,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也都很簡單。在熊曉鴿看來,如果企業讓大家搞不明白是個什麼狀況,企業的產品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話,那這個企業一定不成功,不成功的企業當然不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