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熊曉鴿—超級 VC ,賭的是智慧 (2)(3 / 3)

(3)能力準備。不要放棄長項,去做自己能力應付不了的事情。 (1)

(4)人脈準備。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很多時候,單槍匹馬成不了事。

第三,持續專注。在這裏所講的“持續專注”主要包括兩個方麵:首先是對於主要的目標專心致誌,並且敢於在困境中堅持,善於在順境中專注;其次是對於次要的、不必要的行動目標和事務學會放棄。

總之,做到這些,就可以馬上行動了,哪怕是“賭明天”也總有贏的機會。

勤奮+巧幹=出色

熊曉鴿開始代表IDG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進行投資,是從負責主管亞太地區出版物開發事務的董事長業務開發助理做起的。到1992年9月,熊曉鴿用自己的成績說明了自己的實力——連續賠了7年的新加坡市場開始贏利,連續賠了2年的馬來西亞市場開始贏利,連續賠了8年左右的中國港台市場開始贏利。到1993年,熊曉鴿無可爭議地成為IDG的亞太區總裁。

這中間還有一段小插曲。

隨著IDG越來越注重開發中國市場,麥戈文決定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的事務進行一次總體研究。

當時IDG負責亞洲事務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駐中國香港的總經理,主要負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還有一個是美國人,住在中國台灣,是亞洲地區的總負責人。麥戈文在考察完後,讓熊曉鴿和這兩個負責人各寫一個方案交給他。

1992年12月中旬,沒幾天就要過聖誕節了。熊曉鴿又一次咬緊牙關,開始努力。他準備了很多材料,也為此放棄了聖誕休息和新年休假。熊曉鴿一直記得1993年的元旦,他是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度過的。那天他在辦公室裏寫著報告,而樓下是歡度新年的熱鬧人群。熊曉鴿在心裏對自己說:“我這麼努力,一定能夠寫好!”

1993年1月3日,熊曉鴿將一份新穎獨特的企劃案放到了麥戈文的辦公桌上。隨後,他跑去紐約好好地放鬆了一下。到1月6日,熊曉鴿再次見到麥戈文時,後者告訴他:“你的方案很好,我們就照你的辦。”熊曉鴿很高興,不過他還想看看另外兩個負責人的方案,好學習一下。結果,麥戈文哈哈大笑,他告訴熊曉鴿,那兩個人正忙著度假,企劃案都還沒交過來。

熊曉鴿的勤奮與刻苦,讓他深得麥戈文的信任,也讓他走到了亞太總裁的位置。這給公眾的一個錯覺,很多人認為熊曉鴿就是一個勤奮的人,隻知道靠努力行事的人。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他不僅僅勤奮,還是很會找方法進行巧幹的人。在做新的企劃案的時候,他先找到了很多材料,對找到的材料進行細致的分類處理,然後挑選出最有創意和實用的地方標上記號,以備後用。這免去了重複工作的時間,擠出更多的時間在企劃書的創意構架上。唐駿與李開複也都曾有意義深遠的企劃案作品,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一個人的內功和潛能,就是憑創意、技巧顯示出來的。

在我們開展工作前,首先應考慮如何用最簡單、省力的方法去獲得最佳的成效。對一個人來說,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美國船王丹尼爾·洛維格獲得的第一桶金,乃至他後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和他善於尋找方法巧幹息息相關。

當他第一次跨進銀行大門,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襯衫領子,又見他沒有什麼可做抵押的東西,自然拒絕了他的申請。

他又來到大通銀行,千方百計見到了該銀行的總裁。他對總裁說,他把貨輪買到後,立即改裝成油輪,他已把這艘尚未買下的船租給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給的租金,就用來分期還他要借的這筆貸款。他說他可以把租契交給銀行,由銀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取租金,這樣就等於在分期付款了。

許多銀行聽了洛維格的想法,都覺得荒唐可笑,且無信用可言。大通銀行的總裁卻不那麼認為,他想:洛維格一文不名,也許沒有什麼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可靠的。拿著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錢,這自然十分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