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孫振耀—“改變”是永不變化的職場進化法則 (2)(1 / 3)

在這篇文章中,孫振耀告訴我們:作為一個領導,不管你多麼優秀,總會有自己不能做的事情。當你遇到自己能力不能達到的事情的時候,就要善於讓別人來幫助你實現自己的期許。在這個世界上,人無完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用他人的優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圓滿地實現自己的規劃,有效地完成一項任務和工作。

會用人的領導,先放棄“天然期許”

對於領導來說,知人善任是一種能力,在用人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激發他人的潛在能力,讓自己的團隊變得團結,才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此外孫振耀還表示,在用人的過程中要克服人性中的一個障礙——“天然期許”。人與人之間一旦確立彼此的某種關係,人對人的期望就會自然調整到與該關係相關聯的思維模式,並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對於一個團隊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人對人的“天然期望”與彼此之間的關係直接相關。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符合“天然期望”,效果自然好,但如果不符合“天然期望”,必然事倍功半。

孫振耀很喜歡談“天然期許”這個詞,在孫振耀看來,用人的過程中對所用的人要有一個正確的期許。根據所用人的能力和素質派遣給合適正確的工作,他認為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智慧的CEO在用人的過程中,重要的是你要能看到他的優點和缺點,讓其發揮優點來彌補你工作上的不足。

實際上,“天然期許”不但適合於領導用人,還適合職場中的每一個人。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領導,與領導相處的關鍵是,要培養一套必要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領導不滿意,其實是自身的天然期望在作祟,往往自己主觀認為上級應該“了解我、關心我、支持我、善待我、合理要求我,甚至是容忍我”。

職場中的每個人都要學會適應不同的老板,一個人很難始終跟著一位領導或一位經理。你可以選擇公司,但是不可以選擇領導,隻有成為一個好的追隨者,日後你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不管是領導者對於屬下,還是屬下對於上級領導的“天然期許”,都不能主觀,這樣才發揮每一個人的能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惠普和康柏合並工作接近尾聲時,新公司不但凍結招聘,還要裁撤10%的人員,每個級別的領導必須親自取舍他下麵的團隊。對於普通員工而言,隻是10個裏麵走一個的問題,但孫振耀麵臨的是二選一的艱難抉擇:新管理層的每一個職位隻有一個人選,要不來自老惠普,要不來自康柏,惠普的原則是:沒選上的必須走,甚至擔任副職都不行。

康柏是被兼並方,老惠普的高管大多是孫振耀的老部下,用熟不用生,用旁人的眼光看,這是常理。但孫振耀給出的答案是看工作業績和工作方法,不僅要看具體的數據,而且要由至少三位同級做出評測結論,盡量避免人為的主觀因素。

總之,在這個合作的時代,作為一個企業和公司的領導,我們要善於用人,知人善任,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從而為企業和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效益。不管是領導還是公司的下屬,我們都要以客觀的眼光去發現對方的優點和不足,讓其發揮長處,避免並改正缺點,最終在團隊中使個人價值最大化,這樣才能打造優勢團隊,提升業績和效益。

逃離職業經理人的尷尬——自己做東家

2009年8月,孫振耀從惠普退休隱居兩年之後,又悄悄搬回了北京。這一次,孫振耀將作為海輝軟件的董事長正式出山。

2009年9月4日,穀歌中國向全體員工發出內部郵件,宣布穀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複正式辭職,並將於9月中旬離開穀歌獨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