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孫振耀—“改變”是永不變化的職場進化法則 (1)(3 / 3)

我給自己兩年的時間,希望能夠體驗這些東西,最終再決定應該做什麼。如果我發現我有這個天分,做製定戰略和資本運營的工作,我就會選擇繼續下去。但是如果我發現沒有這個天分,我就會乖乖地回來做一個職業人士。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是創業過程還是企業成熟的過程,大家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的管理者要有什麼特質,你應該具備什麼能力。我想用一些比較“工程”的方式表達。我剛剛提到“管理、運營、策略、資本”,這是企業一把手應該具備的能力。或者如果你自己沒有具備,你也必須找人幫你做你不足的地方。因為企業經營這四個都需要,資本運作、製定戰略、管理製度、運營,四個缺一不可。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要求,領導力等於哪幾個參數的組成呢?假如說四個:資本運作能力、製定戰略能力、管理能力、運營能力。你會發現,天底下沒有一個人的這四個能力都可以考100分。這跟考大學不一樣。在企業的每個階段,這幾個能力的要求強度都不一樣。創業階段資本運作跟製定戰略是最重要的。我這兩年挺有感觸的。要真正創業的基本條件,是你對某種行業、某種業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直覺,你覺得這樣做是有機會成功的,而且你願意投入,那就是某種戰略的感覺。這個強度要很高,如果是一到十分,這兩個起碼要八九分。管理和運營在企業創始階段隻要及格就好了。

但是如果你的戰略已經成熟了,成為可行的商業模式,而且是可以獲利的,接下來你最需要的就是把管理和運營做好。所以,企業的發展永遠在這裏麵交錯。

可是我們的能力是沒有辦法交錯發展的。比如說今天我管理很強,明天我戰略很強,這很難。所以,我想你在每個階段都要知道,哪個階段企業最需要什麼。你評估一下自己,如果你的能力和特質跟這有差距的時候,你回頭看你的團隊,裏麵是否有人可以幫你彌補這些差距。整個團隊可以做到四個都100分。

我在惠普公司25年,經過19個老板,經過惠普公司7次重大戰略變革。從電子儀表公司,一直做到軟件,我自己服務的部門也經過很多變革。加上我這兩年時間的體會,我覺得今天做什麼工作應該具備什麼核心能力,我們要很清晰地去認知它。同時,認知自己的能力和要求有什麼差距,根據這個差距來尋求合適你的團隊跟你一起配合。

我在幫一些公司做顧問之前,做過一些研究:從1995到2006年,公司的一把手CEO因為績效問題被強迫離職的比例增加多少?增加了318%。一方麵有很多人在探討領導管理的問題和研究,寫了很多書,開發很多訓練課程;另一方麵,作為一把手,失敗的比例在提高。這一定是研究不對,或者是我們的人性本質有問題。

我覺得人的能力是可以有線性變化的,但是人的能力沒有辦法懸崖式地變化和提升。環境的變化有時候可能不是線性,那麼,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在變化的過程裏麵,我們的核心能力,這四個基本的能力跟環境的要求沒有配套。我們不知道這個差距在哪裏。

更麻煩的是,即使我們知道差距在哪,但我們沒有用合適的人來彌補這個差距。對於企業的CEO為什麼失敗,我做了一個調查,有70%是因為用人不當所造成。為什麼用人不對?創業的人,創業是朋友或同事一起創業,等到公司進入成長期和成熟期以後,同事就不一定是合適的同事了,因為有很多因素讓你不願意調整你的團隊,這是公司經營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