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論孝(2 / 2)

由於是小鱔魚,力氣沒有那麼大,小販也沒有掄起來砸暈,隻是雙手壓著鱔魚的腦袋就往釘在木板上的尖釘上摁,鱔魚翻騰著身體,怎麼動也掉不下去。小販拿起小刀就割開鱔魚腦袋的正下方,割出深深地傷口,再麻利地一刀橫著從頭拉到尾,隻聽見刀片與骨頭摩擦的哢哢聲,鮮紅的血水順著刀片往小販手心裏淌。

我清楚地看見鱔魚的嘴巴還一鼓一鼓地,似乎有話想說,又像是想嘶喊卻喊不出來。小販把鱔魚的肚子展開,平攤在砧板上,刀片又準又狠地擱在脊梁骨上一壓,脊椎哢嚓一聲就斷了,順著脊椎嘩地一刀剔了骨頭,再回來一刀刮去所有內髒。

一條小生命就隻剩一堆肉了,不,應該說是不成形狀的屍體了,扔在塑料袋裏。整個過程不超過十秒。手起刀落,劊子手酣暢淋漓。

想到這裏,思想便天馬行空地開始遊離。

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在人被腰斬和砍頭的時候,是在那一瞬間就死了還是得先受到痛苦的折磨才死去?

史書中找到了答案。

?????在明朝時,朱棣的靖難之役成功後,於南京稱帝,請名揚四海的大學士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而方孝孺偏偏就不給麵子,不僅披麻戴孝地走上金鑾殿,而且還順帶著難聽刺耳的哭聲。

朱棣逼迫他當場起草詔書,方孝孺寧死不屈,憤然在紙上狂草四字“燕賊篡位”。擲筆於地,邊哭邊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見方孝孺寧死不屈,威脅他說:“你不怕被誅九族嗎?”方孝孺義無反顧地回答:“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方孝孺從嘴角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滿臉是血,仍忍痛怒罵不絕。

朱棣一怒之下,把方孝孺的門生和朋友算作第十族,連同其九族在方孝孺麵前一一誅盡,被殺者共達873人,謫戍荒者更逾數千。方孝孺始終沒有屈服,被腰斬於南京聚寶門外。傳說腰斬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蘸血連書十二個半“篡”字才斷氣。

據說腰斬廢除是在清朝雍正年間。俞鴻圖是一次科考的考官,未料他的小妾與仆人串通,收取賄賂,其妾把考試材料貼在俞鴻圖官服背後補褂之上,俞鴻圖穿出去,仆人輕輕地揭去授給應試者,而他一點也沒覺察到。

事發後,雍正皇帝將俞鴻圖處以腰斬極刑。因未給劊子手些許賄賂,於是劊子手在行刑時落刀的地方故意偏了一點,在行刑之後,俞鴻圖被痛苦折磨地麵目猙獰,慘狀曆曆,在地上連寫七個“慘”字方才斷氣。雍正聽說這樣的慘狀實在不忍心,下旨自此廢除腰斬這一刑罰。

在地球的另一麵,法國。著名科學家拉瓦錫受到法國大革命的牽連,在1794年被送上斷頭台。拉瓦錫絕對是一個忠實的科學家,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對劊子手提出了一個要求:“我反正是要死的,我想用我的生命來做一個科學實驗。人被砍頭之後應該還能維持一段時間的意識,我被砍頭後,我會對著你眨眼睛,直到我失去意識。幫我算算人能維持意識的時間。”

於是,劊子手照做了。手起刀落,一顆人頭滾落在地上,周圍布滿了血液,劊子手跑上去看著拉瓦錫的眼睛,拉瓦錫果真在對著他眨眼睛,據說,眨了十一下。

人在死的時候會遭受極大的痛苦,那麼鱔魚呢?在開膛破肚剔骨的時候,它可是在一直受到疼痛的折磨。到底有多疼,我想象不到。

“現在時刻淩晨三點整。”

鬧鍾機械地報時,拉回了我的思緒。手電筒的燈光更加昏暗了,帳篷裏師兄的麵龐更加模糊了。

“我也曾好多次勸他們改行,可是已經殺鱔魚殺了幾十年,其他的東西都不會,畢竟年紀大了不是說改行就能改行的。”師兄歎了口氣。

我說:“怎麼樣才能讓自己贖回這些罪惡呢?”

師兄說:“有很多方法,最簡單的就是誦經了,就像我們每天早晨起床念經那樣。我出家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追求自己內心的夢想,另一方麵就是想為父母消災減禍。我想用我的行動去彌補父母過去幾十年犯的罪惡。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平平安安。”

聽到這裏,我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一種力量讓我僵在那裏,我能做的隻有沉思再沉思。

帳篷裏很安靜,帳篷外麵也是很靜很靜,靜地隻能聽到嘩嘩的溪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