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時候,你終於會說話了,我高興地抱著你又哭又笑。這麼多年的辛苦總算沒白費。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我開了個博客,叫“愛的小屋”,我要把這段特殊的經曆記錄下來,作為一份禮物送給你。
我的第一篇博文這樣寫道:
寶貝,無論你是怎麼樣的我都永遠愛你。如果說母愛是一條河,我願意為你靜靜地流淌,流成愛的汪洋大海;如果說母愛是一棵樹,我願意為你撐出如蓋的濃蔭,為你遮風擋雨。我“愛的小屋”為你而開。小屋雖小,但是有愛就是歡樂的天堂。我的愛,我的文字陪你慢慢長大。
三、智力測試
寶貝,我下午帶你到市保健院檢查。
自從雷教授診斷你為自閉症後,我一直在谘詢有關專家,上網查閱這方麵的有關資料。我拿你的情況跟自閉症作比較,覺得你不像自閉症,周圍的人也說你不像這種症狀。從始至終,我都不相信寶寶你是自閉症,對教授的診斷持懷疑態度,盡管雷教授在這方麵是權威。寶寶你要記住,有時權威也會犯錯誤,不要迷信,更不要盲目崇拜。
聽說濱海市保健院的兒童行為中心在治療兒童自閉症方麵很有研究,我帶你前去就診。
跟我約好的黃主任臨時有事沒上班,她叫一個姓李的醫生幫你檢查。李醫生初步判斷你不是自閉症,有可能是多動症。說你是多動症,這點我相信。寶寶,你的確是好動,除了睡覺,看你愛看的動畫片,玩遊戲,玩玩具,極少見你能安靜下來,每次從外麵玩回來都變成泥猴子。而且不大理睬別人,比較固執。
“先給他作個智力測試吧。”李醫生說。
我們進了測試室。測試室布置得像幼兒園教室,牆上畫著畫,天花板上吊著各種鮮豔的花,房間裏還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李醫生和測試員在等我們。
測試的第一組題是常識類的東西。例如,人有多少個胃?胃的位置在哪裏?工具和汽車有什麼區別?……貓捉什麼?前幾個問題你全都回答不出,幸好你看過動畫片《貓和老鼠》,要不這組就得0分。這都是我的錯,這些知識我全沒教過你,我以為幼兒園老師已教你了。第二組是看圖指出圖片中所缺少的東西。每張圖中的人或物都缺少某樣東西,如手、腳、鼻子、耳朵等,這組題應該是考觀察能力和基本常識。
李醫生這樣問你:“圖片缺什麼?”口氣就好像問大人,而且很嚴厲。你大概不懂“缺”是意思,所以一臉的茫然,小屁股也坐不穩了。
我一看就急了,趕快說:“缺就是沒有的意思,這小女孩臉上沒有什麼呀?”我這麼一提醒你馬上能正確指出來缺什麼了。
“缺鼻子!”你得意地大聲說。
“你不要提醒他,讓他自己回答。”李醫生警告我,她顯得很不高興。
這一組你的得分也不高。第三組是玩積木,這是你的拿手好戲,家裏的積木堆積如山,變形金剛之類可以拆卸的玩具你玩得得心應手,連我都自歎不如。醫生拿出四塊正方形的積木,每塊有六麵,每麵的顏色不一。要你在規定的時間內搭出跟所給的圖片上的圖形一樣。前幾個圖形你搭得又快又準確,旁邊的小護士紛紛誇你聰明,還小聲說她自己也不會這麼快搭得出來。這組你得分比前兩組高得多。
寶寶,我在開發你智力方麵確實做得不夠。我總覺得你身體不好,跟別人不同,隻要你能健康成長就足夠了,對你能學到什麼從來沒有太高的要求。這是我教育的誤區。
根據這次智力測試結果,李醫生診斷你是多動症。
兩個兒童行為方麵的專家,一個說你是兒童自閉症,一個說是多動症,我都不知道應該相信誰了。雖然求醫的道路漫漫且艱辛,但我還是樂觀地麵對。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你。
自從有了你,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感激。就算你得了這種病,我仍然心存感激,感激上天把你給了我。我甚至因此原諒你父親的出軌,接受他在外麵已有女人的事實。我對他隻有一個要求,一個星期至少有兩天在家陪你,讓你感受到父愛。因為,你的病最不能缺乏的就是愛。
測試完回到家,已是晚上六點多鍾了。你父親在家,他這時在家真是奇跡。他見我們母子倆人回來,一句話不說就出去了,肯定又是到外麵吃喝玩樂了。晚上12多鍾才回來,那時我還在收集你病情方麵的資料,整理博客。
他對我說:“玩夠了沒有?玩夠了就給我玩。”對你的檢查情況隻字不提。我離開電腦後,他就開始玩你平時玩的遊戲,很投入。上次我獨自去醫院取ct檢查結果,他也是如昨晚一樣不聞不問。今天亦如此。他明明知道我今天帶你去作感覺統合訓練的。你是他的親生兒子呀,怎能如此冷漠?對你的病情竟然不言不語。就算他怎麼跟我無言,都不該對你無語。
“爸爸,給我玩。”你也過來搶電腦。你喜歡在網上看動畫片,喜歡玩遊戲。
“走開!我要玩遊戲。”他一巴掌打在你的屁股上。你哭起來了。見他還是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腦,你用手抓自己的臉,打自己的頭,還用頭撞牆壁。“我死了算了!”你瘋狂的舉動把我嚇呆了。你極度發怒時就用頭撞牆,或是撞地板,把自己的臉抓破。
“有你這樣當父親的嗎?”我抱住你,不讓你繼續自殘,厲聲斥責他。
“還不是你縱容的結果!孩子都是你害的!”他摔門出去,一宿不歸。
寶貝,你始終會長大的,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我記錄這些是要讓你有一天知道,在你成長的過程中,這個世界,你的親人之間並非全都是陽光,有時還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惱人的陰翳。這個世界並非都如天上的白雲純潔無瑕,有時還有烏黑密布的時刻。你要知道挫折,學會麵對挫折。
我看過一本書,書裏寫一對生物教授,他們怕自己的寶貝受環境汙染、細菌感染,於是把孩子放在一個無菌狀態的環境下生活,處處設防,時時保護,孩子成了真空人,他除了接觸過父母,其他人幾乎沒有接觸過。他長大後離開了那種無菌環境,結果無法融進社會,生存能力低下,如同低能兒,情商更是接近零。這對夫婦後悔不迭。
兒子,我不想看到你成為那樣的人。
四、感覺統合訓練
兩家權威醫院得出不同的結論,我不知應該相信哪個好,但有一點媽媽是堅信的,那就是要給你最大的愛,你特別怕我們不愛你。我曾問你為什麼要打自己,你說怕我們不愛你,你作出瘋狂的自殘目的是引起我們的注意。
李醫生建議我帶你來婦幼保健院兒童行為中心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目前濱海市隻有這醫院有這種訓練。附屬醫院是三甲醫院,在粵西地區是權威,在配置、醫生威望等方麵都遠勝於婦幼保健院。但是給你看病的雷教授對這方麵好像無能為力,否認了公立醫院有這方麵的訓練,她給我提供了幾個社會力量辦的訓練機構的電話,我打了好多次都無人接聽,不知是什麼原因。她也否認了藥物治療的可能。我上網收集資料就看到相關報道說,“利他林”這種藥可以治療,李醫生也推介這種藥。多動症這種病情跟神經、大腦等有關,既然如此,那藥物治療肯定是少不了的,連我這個門外漢都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住的那個小城鎮離市婦幼保健院有一百多公裏。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為了省錢,又找了一個最便宜的旅館住下。
兒童行為中心感覺統合訓練中心在六樓。室內布置就像一個兒童遊樂園,孩子看到就會有種心理認同感。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采用滑板、吊纜、平衡板、萬象組合等多種種遊戲,在老師的輔導下給予孩子一定量的刺激,使其平衡功能、感覺功能、本體功能、空間知覺功能等在訓練中得以良好地組織、加工,讓孩子在訓練中獲得熟練的感覺,改善個人對所獲得的感覺處理能力,增強其自信心和自我控製能力,並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對身體的控製,從而在心理上獲得快樂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