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學習型組織(二)(1 / 3)

二、學習型城市的實施步驟

實施步驟之一:建立學習型組織,規範操作程序。建立學習型組織是建設學習型城市的載體,也是實現學習型城市目標模式的重要步驟之一。而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又取決於其操作程序的規範性。所謂規範操作程序,應該有兩個層麵的要求。

第一層麵是,必須有建設學習型組織操作程序指導思想的要求。包括:

(1)必須是嚴格意義上的作為管理模式創新體現的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操作程序,而不是任何形式上的傳統意義上那種學習安排和學習計劃的操作程序;必須是一個對現有組織能進行變革改造的操作程序,而這個程序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自我超越、不斷改善心智模式、不斷係統思考才能實現。

(2)整個操作程序的製定,必須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既要體現能真實地反映一個組織的學習實際,又要體現是圍繞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而展開的。

(3)對操作程序必須有論證;操作程序必須有建設學習型組織各主要階段實施步驟的安排。

第二個層麵是,必須有建設學習型組織各主要階段詳盡的操作程序細則。包括:

(1)輿論準備階段。主要形式既可以是請專家學者或建設學習型組織的實踐者授課,也可以是請有理論準備的各級領導授課,還可以在規定時間集中學習有關理論文章和實踐經驗。

(2)現有學習情況調查研究階段。主要是摸清現有學習意識、學習狀態的底數,從而在此基礎上製定出有針對性的工作方案。

(3)“點”上試驗階段。通過試點,總結如何在“麵”上推行建設學習組織的整體規劃、計劃、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並使之逐步完善。

(4)開展人人是學習資源活動階段。組織成員彼此之間就是最好的學習資源,在進行充分摸底和本人上報經過認可的能力專長的基礎上,普遍建立組織成員資源目錄,從而使彼此的個人才能變成組織資源。

(5)把學習引入工作階段。使學習與工作有機結合,讓組織成員真正感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真正體會到工作中的生命意義。

(6)將組織願景轉化為組織行為階段。不但要求組織成員的個人願景與組織願景能夠有機整合,而且要求必須盡快實現組織願景轉化為現實行為。

(7)係統思考階段。就是要從整體上把握如何使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不斷發展,上水平上台階,真正使組織成為能讓組織成員體會對工作中活出生命意義的組織。

(8)評估階段。既要建設學習型組織總體的評估標準細則,又應該有分步評估標準細則,使學習型組織的建設真正形成組織行為,把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過程視為持續堅持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過程,持續實踐“應變的根本之道是學習”的過程。

實施步驟之二:建立終身教育體係。終身教育強調教育製度應提供個人終身參與組織化學習活動的機會。這種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學校教育、成人教育、社會教育等的疊加,而是用建設學習型城市的理念,對以培養創新精神和現代人文精神為重點的高等教育、以素質教育為重點的基礎教育、以繼續教育和崗位教育為重點的成人教育進行整合。從而使這種教育不再是“學曆至上”,而是“學力至上”;不再是“文憑第一”,而是“能力第一”;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客觀知識,而是主動地提高內在素質。真正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實現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雙向強化、教育社會與學習社會雙重組合。沒有這種終身教育體係的建立、教育理念的形成,建設學習型城市的目標模式就會失去客觀保證。

實施步驟之三:建立終身學習體係。“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終身學習是終身教育的發展,是終身教育要達到的目的。終身學習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側重學習者個人內部的變化,提倡個人應培養終身主動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建立終身學習體係,就是要建立解決社會成員“學什麼”和“怎樣學”等問題的學習體係,這裏的終身學習,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受教育和學習的概念,而是一種社會行為,是人們的一種生存方式,為人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一種新的選擇;這裏的終身學習,不僅是縱向地貫穿人的一生,而且也是橫向地貫穿於學習的各個層麵、各個角落,不僅拓展了學習內容的範疇與時間範疇,同時也拓展了學習的空間範疇。從而,使人的智力、體力、人格、情趣和社會性等方方麵麵得到和諧全麵的發展。

三、學習型城市的運行機製

學習型城市是一個多維交錯的立體網絡,要保證整個係統的有效運作,進而實現城市係統學習功能最大化。從以下7個方麵建立學習型城市的運行機製:

(1)動力機製。其核心就是通過樹立共同願景,來增強組織和個體的學習內動力機製。要在全市以及各個組織中大力倡導樹立共同願景,動員人們為實現宏偉的願景而努力學習。

(2)激勵機製。就是持續地激發人們的行為動機,使心理過程始終保持在激奮的狀態之中,維持一種高昂學習熱情的機製。運用激勵機製,應以精神激勵為主,以物質激勵為輔。主要措施應包括,定期在全市評選學習標兵、學習型先進社區、企業和單位、學習型先進家庭,給予必要的精神物質獎勵,激發人們崇尚科學、奮發學習的熱情。

(3)約束機製。就是要通過一係列的規章製度,規範人和組織的行為,給予一定的外部壓力,以增強人們學習的急迫感,把外在的壓力變成內在的學習動力。

(4)競爭機製。就是要營造競爭的氛圍,引導和迫使人們去學習,通過提高自身素質來積極參與競爭。一方麵各行各業都要推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的辦法,並擴大競爭的範圍。另一方麵要開展一係列豐富多彩的競爭活動。增強全市人民的危機感和競爭意識,不斷強化自身學習和修養。

(5)投入機製。是指各投資主體為各層級學習型組織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投資機理和方式方法。一要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廣泛吸納所有企業和個人投資教育體係建設,尤其要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方式,盡快提高學習型組織的整體素質。二要實現投資領域層級化。在繼續投資學前教育體係和九年基礎教育體係的同時,重點投資普及型的高等教育體係、強化性的在職教育體係和大眾化的繼續教育體係。

(6)互動機製。指促使學習型係統要素之間深度彙談與信息交流,形成互惠共享、啟發互動、共同學習的運行機理和方式。創建學習型組織,一要樹立互惠互動的多維網絡觀念,二要營造有利於學習的互動環境,三要提倡信息反饋和信息展示,四要強調深度彙談和交流共享。

(7)創新機製。指不斷創新各層級組織及成員共同願景、教育體製、教學方式、受教途徑、學習內容的手段和舉措。創新機製主要包括4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目標創新,即適時調整人們的共同願景;二是體係創新,即不斷創新大眾化、個性化的教育體係和教育方式;三是製度創新,即不斷拓展教育領域,建立開放式課堂,普及終身教育等;四是組織創新,即通過不斷學習來創新組織本身,增強組織的創新能力和成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