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學習型組織(一)(3 / 3)

學習型組織的理論是一個宏觀的、人類共創、共識的現代管理理論,同時又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理論。我們在認真學習和領悟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更新我們的觀念並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情況應用和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理論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一、學習型組織理論和實踐將給我們一個全新的環境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一個時代的管理理論必須具有時代感和超前性。而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提出和實踐。為我們盡快適應新時代、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環境。21世紀組織學習變得特別重要,知識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知識已經成為首要產業,這種產業為經濟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產資源。而學習型組織將給人們一個全新的、具有巨大潛力的活動空間。

二、強調工作與學習密不可分

高度信息化的組織是一個學習機構,它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識不是學術意義上的知識本身,而是使組織怎樣更有效率的核心。學習不再是在教室裏或者上崗前的孤立的活動,學習就是工作的核心。學習與效率是同義詞。學習將是勞動的新形式。而工作也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工作,工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要善於學習。一是強調“終身學習”。即組織中的成員均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形成組織良好的學習氣氛,促使其成員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即組織的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都要全心投入學習,尤其是決策層,他們是決定組織發展方向和命運的重要階層,因而更需要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即學習必須貫徹於組織係統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學習型組織強調邊學習邊準備、邊學習邊計劃、邊學習邊推行。四是強調“團體學習”。即不但重視個人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更強調組織成員的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組織智力)的開發。學習型組織通過保持學習的能力,及時鏟除發展道路上的障礙,不斷突破組織成長的極限,從而保持持續發展的態度。

三、人力資源的深度開發

江澤民總書記在倡導創建學習型社會時強調“要充分認識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的意義,把它放在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在實際上,人力資源同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也是邏輯地聯係在一起的。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時代裏,人的素質是諸種因素中最為首要的,學習的目的就在於提高人的素質並使之得到發揮。人力資源開發主要在兩個方麵,一是進行教育和培訓,提升人的能力;二是通過一定的經營管理製度和手段,使人的潛力得到充分利用。一個人力資源得到充分開發的組織或社會,必定是能夠迅速發展的。

四、“地方為主”的扁平式結構

“地方為主”的扁平式組織,是指這種組織會盡最大可能將決策權延至離“最高”階層或公司總部最遠的地方。在過去傳統的組織中,高層管理者思考,而基層人員行動。這種僵化的等級權力控製的組織結構阻礙了學習,不能發揮全體成員的熱忱、能量與知識,也無法適應大環境的改變。例如: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目前的管理層次已由9層減少為4層,隻有這樣的體製,才能保證上下級的不斷溝通,下層才能直接體會到上層的決策思想和智慧光輝,上層也能親自了解到下層的動態,汲取第一線的營養。隻有這樣,企業內部才能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學習、整體互動思考、協調合作的群體,才能產生巨大的、持久的創造力。

五、自主管理

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自主管理”是使組織成員能邊工作邊學習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方法。通過自主管理,可由組織成員自己發現工作中的問題,自己選擇夥伴組成團隊,自己選定改革進取的目標,自己進行現狀調查,自己分析原因,自己製定對策,自己組織實施,自己檢查效果,自己評定總結。團隊成員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能形成共同願景,能以開放求實的心態互相切磋,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進行創新,從而增加組織快速應變、創造未來的能量。

六、組織的邊界將被重新界定

學習型組織的邊界的界定,建立在組織要素與外部環境互動關係的基礎上,超越了傳統的根據職能或部門劃分的“法定”邊界。例如,把銷售商的反饋信息作為市場營銷決策的固定組成部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隻是作為參考。

七、員工家庭與事業平衡

學習型組織努力使員工豐富的家庭生活與充實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學習型組織對員工承諾支持每位員工充分的自我發展,而員工也以承諾對組織的發展盡心作為回報。這樣,個人與組織的界限將變得模糊,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界限也將逐漸消失,兩者之間的衝突也必將大為減少,從而提高員工家庭生活的質量(滿意的家庭關係、良好的子女教育和健全的天倫之樂),達到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

八、領導者的新角色

在學習型組織中,領導者是設計師,仆人和教師。領導者的設計工作是一個對組織要素進行整合的過程,他不隻是設計組織的結構和組織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設計組織發展的基本理念;領導者的仆人角色表現在他對實現願景的使命感,他自覺地接受願景的召喚;領導者作為教師的首要任務是界定真實情況,協助人們對真實情況進行正確、深刻的把握,提高他們對組織係統的了解能力,促進每個人的學習。

學習型組織有著它不同凡響的作用和意義。它的真諦在於:學習一方麵是為了保證組織的生存,使組織具備不斷改進的能力,提高組織的競爭力;另一方麵學習更是為了實現個人與工作的真正融合,使人們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學習型組織的基本理念,有助於組織的改革、發展和創新。人們可以運用學習型組織的基本理念,去開發各自所置身的組織創造未來的潛能,反省當前存在於整個社會的種種學習障礙,思考如何使整個社會早日向學習型社會邁進。或許,這才是學習型組織所產生的更深遠的影響。

第三節 構建“學習型城市”實例

——大連“學習型城市”概述

21世紀是強調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世紀,“學習型社會”的大廈,必須有許多“學習型組織”的基石才能建成。根據江澤民“構築終身教育體係,創建學習型社會”的主張和世界各國建立“學習型組織”的實踐。大連市委作出了建立“學習型城市”的決定。

一、學習型城市的目標模式

根據《決定》精神,大連市委製定了模式:

(1)具有將學習和接受教育作為社會的基本生存狀態和運行準則、作為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和生活第一需要的理念。

(2)具有不受時空製約、把社會的發展和每個人潛能的實現乃至全麵發展作為目的的教育觀。

(3)具有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把學習行為轉化為創新行為的廣泛的社會載體。

(4)具有構成社會的所有部門均能向學習者開放並為之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的共識。

(5)具有一個自由開放,便於信息交流共享和知識傳播的快捷、平等的信息平台。

(6)具有能保證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由地取得學習、訓練和培養自己的各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