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文化——羅元,四川大學

在新世紀裏,國與國的競爭不僅體現在科技上也體現在文化上。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沒有這個國家古老文化的積澱,就談不上對這個國家有深厚感情,也就談不上奉獻,在人才的競爭上,也會吃很大的虧。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我們有著豐富的文化財富,在新的世紀、新的挑戰、新的機遇下,我們更應該好好利用它。這對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國家凝聚力,都有極端重要的作用。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中華文化博大、深沉、睿智、進取。首先我們要繼承好中華文化,在學校專門開設中華文化課,從中國曆史、文學、思想等方麵深化教育,使學生真正成為中國人,教育工作者應擔負起這項使命。媒體方麵、出版界等也可做大量工作。我們還應融合西方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關於建設藥品批發市場的建議——孫連科,公安部沈陽消防科學研究所

建議在全國各省會城市建設專門用於批發中西成藥、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的大型批發市場。這個批發市場既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的藥品批發站,也不同於目前廣泛存在的業主各自為政的批發市場,而是一種新型、封閉式、超大規模的綜合批發市場。其管理方式是由國家公務人員使用計算機網絡係統,對藥品的交易、出人庫進行有效管理,編纂有關藥品的相關資料並在網上公布,以方便客戶在網上查詢和交易。市場將麵向全國所有的中西成藥、保健品以及醫療器械生產廠家招商,隻要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一律可以進場交易。

同時堅決杜絕經銷商、批發商的二次批發行為。

該市場由兩個主要部門組成:一是交易大廳,二是中轉倉庫。在交易大廳設有超大屏幕,滾動播出各種藥品的名稱、產地、價格、加價率、批準文號、存量等相關信息。並設有多部電子自助查詢台,具備完善的網上交易功能,使客戶不出門就可以把藥品買回來,極大地方便客戶的需求。由於一切程序都由計算機統一完成,不僅效率高、準確無誤,而且能有效防止各類貪汙犯罪的發生。我認為,該市場將有九大優勢。

符合黨中央“三個代表”的要求,使全體人民都得到實惠,為徹底解決“看病難”“買藥貴”等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於藥品批發價格普遍較低,並且不允許二次批發,將對藥品經銷商產生極大影響。同時,由於藥品豐富、價位合理,將極大地改善老百姓的用藥狀況。

各級醫院將全部從該市場采購藥品,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在藥品采購中大量存在的貪汙腐敗、經濟犯罪等行為,並將免去所有的采購程序,大大降低醫院的支出。

藥品生產廠家可以省去大量用於公關、促銷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徹底擺脫經銷商的控製,一心一意搞生產和新產品開發,進一步滿足社會需求,同時增加自身的效益。

長期以來,零售商隻能從經銷商、批發商手中進貨,不僅價位高,質量也不能保證。現在可以在幾萬個品種中任意選擇,價位合理、質量放心、深受百姓的歡迎,理順了藥品的流通渠道。

為開展國際間的藥品流通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促進加快國際間互利互惠的交流,進一步豐富我國的藥品市場。

從長遠講,可以促進醫院改革,為醫和藥分家創造條件,進而促使醫院走高科技、國際化的道路,徹底擺脫“以藥養醫”的窘況。

增加了國家稅收。以前由於暗箱操作、多次批發造成稅款嚴重流失,藥品交易正規化、透明化以後,稅收得到了保證。

由於藥品全部來源於正規生產廠家,且處於封閉狀態,對藥品的檢查和監督非常有利,也可以有效地保障藥品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社會預警梘製和重大信息披露製度——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法學院項目組

社會預警機製和公眾知情權釋義社會預警,是指預先警告社會,指出這個社會有可能發生什麼問題或者什麼時候發生問題,它主要是進行中長期的預測。社會預警機製建立的目的,是保障社會公眾的利益不受可能遭到的侵害或盡可能地減小侵害造成的損失。這個機製作用的途徑,就是把那些可能發生的社會問題、公共危險和危害,通過一定的渠道及時反饋給社會大眾。

通過傳播途徑的不同,我們可以把社會預警區分為公力預警和傳媒預警。公力預警包含了國家通過立法手段規範和引導政府行政機關建立專門機構負責預警工作和媒體在預警信息傳播過程中所應發揮的作用和承擔的義務,也包括政府直接調撥資金,組織人力建立預警機構和開展相關的調查和宣傳工作。傳媒預警也是社會預警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指在公共危機即將來臨或處於萌芽狀態之時,大眾傳媒以社會預警為直接目的進行信息的采集和處理工作,並將采集和處理後的信息傳播出去,以起到防患於未然、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的活動。

所謂知情權,就是公民對於國家的重要決策、政府的重要事務以及社會上當前發生的與普通公民權利和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件,有了解和知悉的權利。從法律的角度講,知情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對知情權的保障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具體說來,知情權包括行政知情權、司法知情權、社會知情權以及個人信息知情權。享有知情權的公民有權要求政府及其部門公開有關的信息並享有在法定範圍內獲取各類信息的自由。

建立社會預警係統的方式探討社會預警係統是對每一個公民生命財產、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其中包括了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正所謂未雨綢繆防患未然,麵對頻繁發生的各類危機,建立包括傳媒預警在內的社會預警機製應成為當前我國優先製定的國家戰略。我們認為,這個機製的運行基礎在於立法完善,而載體則是媒體信息披露即傳媒預警。由於我國在信息披露尤其是立法上缺乏經驗,不妨先看看國外在這方麵已經擁有的一些成績。

1966年《美國信息自由法》規定,政府一切活動必須公開、私人生活不可侵犯是美國立國的兩大原則。1974年和1986年該法進行了兩次修訂,要求聯邦行政及獨立的管理機構在《聯邦登記》上公布各種指標,並向任何索求者提供不屬該法特別規定的、免予披露範圍的文件和記錄。如行政機關不提供,必須說明理由,公民可以就此起訴至法院。而行政機關不提供信息的情況要被如實報告國會。

又例如,德國法律規定,公民具有廣義的知情權: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依法享有要求公開一定情況的權利,以及不違法溢用獲得各類信息的自由。《聯邦議會議事規程》規定,公開是其義務。議會提出的決議案、草案要先公布見諸報端,或專門印發小冊子。

歐盟成員國丹麥、芬蘭、愛爾蘭、希臘早就製定了政務公開、信息自由的法律,比利時、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荷蘭、盧森堡、西班牙、瑞典等都在本國法律中確認了公民獲取公共信息的權利。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委員會宣布將要優先製定一部有關信息自由的法律,1999年10月組成了專家小組對此進行研討,擬定《信息自由法》草案建議稿。此外,歐洲人權法院也積極地以判例確認公民的信息自由權。

對於我國立法的一些建議我國的相關立法應該分為兩個層麵,第一是宏觀原則指導性立法;第二是具體到操作層麵上規範性的立法。

從宏觀指導性立法來說,我國應該盡快製定《國家和社會危機管理法》和《國家緊急狀態法》,把各種突發事件的管理納入到其統一的程序和製度中,以作為在麵臨和試圖解決重大危機問題時,我國政府和全社會遵循之根本法律。

從具體規範性立法來說,可以製定《大眾傳媒信息披露和社會預警法》,以立法的形式使社會預警成為傳媒的戰略任務與法定職責,盡快組建全國傳媒預警網絡。關鍵是要認識到媒體在信息披露和社會預警機製建立中的巨大作用。

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廣西民族學院中文學院

杜絕對文化資源的不合理、破壞性的開發現在的一些曆史戲,內容既庸俗低下又不符合曆史,在社會上造成篡改歪曲曆史的惡果,還有抱著牟利目的、專為迎合庸俗淫樂的消費心理而粗製濫造的垃圾文化;許多快餐文化、網絡文化的質量也極其低下。國家應該建立健全文化審核製度,對質量低下、內容庸俗的文學、影視、音樂作品嚴格審核,剔除那些造成社會汙染的作品。

對卷帙浩繁的傳統文化作品做一個有機的、精細的整理,糾正“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人們對傳統文化懷有的各種偏見“五四”時期人們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特定曆史條件下的產物,我們不能以此否認孔子,以儒家文化為首的諸子百家中都存有許多有益的、創造性的見解,對後世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教誨。因此,在對傳統文化做整理的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我們不能以完整地保存古籍、修改古書中的一些錯誤等作為衡量該項工作的標準,而要在這個基礎上加以發展,提出新的、合理的觀點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