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係的建議——曲堂清,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完善城鎮及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體係是中國國情的需要,是保障老百姓利益的需要。伴隨目前的家庭小型化、住房單元化、人口老齡化、生活現代化、服務個性化及信息網絡化等趨勢,建立較為完備的社會醫療保健體係,日益成為創造“無憂家庭”和保障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工作,成為醫療衛生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當務之急,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
建議整頓社區衛生醫療經營秩序,規範服務價格和社區衛生服務場地的“標準化”建設(包括麵積、環境、設施等),無論特許經營的個人或企業都要達標,否則沒有經營資格。這樣才能使衛生資源合理地流向社區。
建議社區醫療衛生機構以“連鎖店鋪”等方式,與企業的“連鎖藥店”共同投資,組建區域性的“社區衛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或以醫院集團為背景組建二級法人企業,以符合現代企業製度的公司化組織形式運作。
建議將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納入社會醫療保險定點範圍,由政府對承擔完善社會保障機製職能的企業給予財政和稅收上的支持,理順服務價格體係,使該行業的經營者處於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中。
搭建必要的培訓平台和渠道,使大量的在崗和轉崗的人員得到必要的終生學習的機會,使全科醫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建立社區衛生服務與大醫院之間的定期巡診、會診製度,對有必要監測的一些病種建立轉診聯係單,及時溝通病人情況。有條件的大城市可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遠程醫療,由社區配合落實。
積極鼓勵醫學院校畢業學生經過2~3年的相關專業執業培訓,實踐在“社區創業”,避免醫學行業長期以來論資排輩所造成的人才浪費。拓展醫學生的就業渠道,吸引優秀人才向社區流動。
最後,傳承我國文化的中醫藥以其廉價、保健等特點,在社區衛生醫療保健服務領域中應占有一定的地位。
關於看病貴的解決方案——張晉渝,雲南省昆明市棕樹營小區丹平裏18-2-201
看病貴已經成了返貧致窮的三大因素之一(另外兩個因素是自然災害和失業失地),為解賊一問題,本人建議如下。
由國家專門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全國的藥品的規格、標準、名稱、價格進行統一管理,並予以公示,凡公示以外的禁止醫院采用。
大力推廣社區醫院,減少不必要的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費,並對社區醫院醫生實行聘用製,比照公務員管理。
對3歲以下70歲以上人口實行免費醫療,或由國家給予一定補助。
解決中低收人人群住房問題的根本辦法——李新凱,河南柴油機集團
當前,產生中國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過去的指導思想有誤。過去有這樣一種說法,住房要寬敞,環境要優美。而實際上中國人多地少,根本做不到這一點。錯誤的指導思想迅速消耗大量的土地,使剩餘土地價格飛漲,同時房子供不應求,價格不斷上漲,這就是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產生的根源。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以後大量建造小麵積住房,大約在40~60平方米之間,且必須強製執行!對大麵積住房收取重稅。現在,許多居民都有閑置房,要引導教育群眾把它們廉價租出去或賣出去,這也是解決問題的補充辦法。
應重點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張錕,黑龍江省黑河鐵路工務段
老百姓看病難和看不起病的問題,是我們國家和領導人十分關注的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醫院的問題。我國現在醫療改革是失敗的,既然失敗了,就應該勇敢地麵對,盡快地改正。這次醫改失敗的直接原因就是過早地把公立醫院推向了市場。要降低患者的看病費用,就不能讓醫院搞創收。但如果沒有創收,醫院怎能養活那麼多職工,怎麼發工資,怎麼發獎金?目前即使是非營利性醫院大多也因地方財政很少撥款或不撥款,不得不走自謀生計的道路,在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這種醫院實際上成為“逐利”醫院。因此我認為國家應該對公立醫院全額撥款,解除醫院的後顧之憂,將利益最大限度地返還給患者。
醫保問題也必須解決。現在的醫療保險分三六九等,行政職務級別越高,得到的報銷越多。現在有很多的企業退休職工沒有醫療保險,特別是企業已破產的,生病沒人管。而他們恰恰是社會低收入人群,跟很多農民一樣,他們“小病忍,大病挺”,看不起病。我個人認為,國家在未來五年應當將關停破產企業的退休職工納入醫保範圍,甚至更大範圍地擴大醫保納入範圍。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問題。有病得到治療是每個人的權利,應該人人平等。
建議加大農村醫療改革力度——韓進鋒河南省平頂山市委黨校
當前農村看病難問題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村居民收入低,來源單一,就業渠道有限,收人增長緩慢,如不很好解決就醫看病問題,則會成為農村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障礙。因此建議:一是中央加大對地方醫療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解決農村地區就醫問題;二是國家加大對藥品市場的規範管理力度,切實解決藥價虛高問題,同時避免劣質藥品進入廣大農村地區;三是盡快完成部分地區醫療改革試點,本著邊實踐邊完善的改革精神推動廣大農村地區醫療體係的完善。
重塑中國醫療的公共形象——段軍,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
我國當前醫療方麵的問題和原因很多,不過,我想最主要還是在於我國醫療的公共性質出現了實際意義上的淡化。具體體現就是醫療費用居高不下、醫風醫德不強、醫療改革難以進行。因此,重塑中國醫療的公共形象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要重塑中國醫療的公共形象,就不能將其完全市場化,國家必須對醫療係統進行統籌財政,對這些公共產業進行相應的持續支持。
中醫發展方麵的建議——陳漢雙,武漢工業學院經管學院
在開辦醫療機構的市場準入上,對中醫西醫分別看待,降低中醫機構的市場準人條件,促進中醫技術的繼承與發展。
對各地醫政部門加強管理,衛生部門向社會公開相關政策,符合條件的盡快辦,杜絕暗箱操作,強化社會監督與法製監控。
衛生部門對於有問題的違法經營的機構應該隨時處以重罰或予以取締,使對社會起負作用的低水平機構盡快淘汰。
對醫療機構在從業中發生的醫療事故與風險問題,應形成統一的立法與行業慣例,形成健全可操作的醫療糾紛解決機製。
成立國家層次的中醫技術投資基金,專門負責對中醫技術(包括已成文的專利技術和大量未成文的民間技藝)的收集投資、技術合作與技術轉讓。
減輕賺負擔的兩個策略——朱春業,山東省萊州市中醫醫院
目前導致患者看病貴的原因之一是醫院負擔過重引起的,而導致醫院負擔過重又是非衛生技術人員過多湧人造成的。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不正,有不少人通過走後門、托關係進入了醫院。這就造成了醫院經濟危機,無法正常運轉,赤字連年增加。這是造成目前醫院生存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兩個建議:一是盡快分流醫院內的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二是後勤人員社會化,與醫院脫鉤。
醫藥衛生事業不能簡單地推向市場——張明,湖北省漢川市人民醫院
1.醫藥衛生服務不能簡單商品化如果將醫藥衛生產業當作一種商品,它的消費對象同一般商品的消費者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對於一般商品消費者可以量力而行,商家也可根據不同階層的消費者劃分高中低端的服務等級,並設定相應的價格。而對於健康,所有人群的期望值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把病治好。目前采取“將常規疾病的治療價格降低,提升高端治療的價格”可能會增加部分患者的經濟負擔。我們提的高端治療,除了“減肥、美容”也包括“心髒搭橋、幹細胞移植”這些一般老百姓可能躲不過去的疾病的治療。